中医药治疗产后痹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8-23 09:43:20

中医药治疗产后痹的研究进展

【摘 要】 对产后痹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进行了研究,就十年来中医药治疗产后痹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产后痹;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产后痹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是妇人产后正气虚弱之时外感风寒湿邪所致四肢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的一种病症。即古籍中所提之“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产后中风”“产后风湿痹痛”“产后筋脉拘急”“产后鸡爪风”“产后痛风”等,现多称为“产后关节痛”“肌肉风湿症”或“产后风湿病”,后经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提议,将妇女产褥期及产后百日内所患痹病,统称为“产后痹”[1]。其共同特点是怕冷、怕风、疼痛,疼痛表现多种多样,有酸痛、刺痛、窜痛,或重着、麻木,或兼腰酸跟楚,或兼头痛心烦,或兼自汗盗汗,甚则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精神忧郁,出现症状的时间和轻重也因人而异,或产后立即出现,或在产后数天或数月出现。中医药在延缓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兹查阅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产后痹的文献报道,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王玉明[2]认为,产后风湿症是妇女在产后百天内因产后或术后不慎起居,洗涤过凉,衣被厚薄失宜,睡卧吹风,居住潮湿之地,或室内空调、冷气、电扇使用不当等诱因引起的。马桂琴等[3]认为,本病是以虚损为主,又夹阴、实邪(风寒湿、血瘀)为主的病变。朱丽红[4]认为,产后风湿病的机制为产后失血过多,营血亏虚,四肢百骸经脉失养,风寒湿邪入侵,气血凝滞。若失治误治,症状延续至产褥期以后,当属痹证。李志铭[5]认为,产后痹的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脉络失养,风寒犯宫而致身痛;或者由于产后气血虚弱,外感风寒,脉络瘀阻而致。由此可见,产后脏腑气血失调,外邪侵袭是导致产后痹的关键。

2 治疗方法

2.1 基本方治疗 许多学者在辨证和辨病的基础上,致力于专法专方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袁利[6]运用逍遥散(药物组成:柴胡、川芎、当归、茯苓、白术、生甘草、赤白芍、鸡血藤、干薄荷、大枣、生姜)加减治疗产后风湿证32例,结果痊愈15例(46.9%),有效8例(25%),显效8例(25%),无效3例(3.1%),有效率占 96.9%。吴俊荣等[7]

用八珍汤加减药用黄芪30 g,人参、川芎、白芍、羌活、独活、杜仲、陈皮、阿胶(烊化)各10 g,白术、茯苓、当归、熟地黄各12 g,鸡血藤、秦艽各15 g,甘草6 g治疗产后风湿病47例。临床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3.8%。孙国民[8]以益气补血、温经散寒、壮腰强肾、活血止痛为治疗原则,自拟温经除痹汤(药物组成:生黄芪、炒白术、老鹳草、桑寄生各15 g,当归、桂枝、茯苓、防风、红花、甘草各10 g,白芍30 g,川附片5 g)为基本方治疗产后风湿病39例,45 d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89.74%。唐业建[9]自拟补血通痹汤(药物组成:当归、龙眼肉、白芍、熟地黄、炙黄芪、狗脊、桂枝、天麻、附子、甘草)加减治疗产后痹证28例,连服20~30剂后,临床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2.86%。刘睿[10]运用补气活血药与祛风除湿药配伍,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牛膝各25 g,党参、陈皮、升麻、柴胡、地枫子、千年健、防风各15 g,白术、炙甘草、川芎各10 g,当归20 g,鸡血藤30 g,薏苡仁50 g)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炎60例,结果治愈52例,显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占98.3%。尚福林[11]以益气血、扶营卫、通阳行痹为治疗原则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用黄芪60 g,桂枝、大枣各30 g,当归18 g,白芍45 g,干姜10 g,制附子(先煎)12 g,

人参9 g,川芎、细辛各6 g,全蝎3 g治疗产后痹,证药相应,疗效日进。李维彬[12]在总结王福林教授对产后痹的辨证、遣方及用药经验中指出,产后痹的主要病机为感受外邪或瘀血留滞,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治疗应辨证与辨病结合,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益气之法,自拟扶正祛风汤(药物组成:炙黄芪、当归、鸡血藤、络石藤、威灵仙、羌活、独活、白术、茯苓、丹参、秦艽、白芍、甘草)加减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

2.2 临床研究 在产后痹的治疗上,许多学者专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探索中医药治疗产后痹的治则治法。潘宗秋等[13]将86例门诊产后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

使用自拟方中药汤剂(药用麻黄、桂枝、白芍、防风、羌活、细辛、乳香、没药等10味中药),晚饭后1 h温服,然后盖被发汗,配合蚂蛇散[沈卫药制宇(99) N244-50号]口服;对照组46例单纯运用蚂蛇散,治疗6个月。两组总体治疗结果比较,χ2=10.05,P < 0.01。郭永昌等[14]将62例产后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以补血祛风通痹为法,治以自拟补血通痹汤(药物组成:阿胶、黄芪各15 g,当归、熟地黄、鸡血藤各20 g,桂枝12 g,生姜3片,大枣3枚,黄酒50 mL),

对照组31 例用舒筋活血片治疗。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2个月后观察疗效。除因服药不适和未坚持治疗5例患者(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外,治疗组29例,痊愈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3.10%;对照组28例,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8例,有效率占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

2.3 专家经验 随着近代医家对产后痹的深入研究,许多专家在丰富的临床经验上总结出了一些临床上确实有效的治法方药,挖掘出一个又一个验方、效方,为治疗产后痹做出了巨大贡献。杜双庆等[15]认为,产后痹证患者由于产后血虚,卫外不固,外感风寒,寒邪乘机侵袭机体,客于腰腹,发为本病。产后风湿是典型的血虚夹寒证,治疗上以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四物汤养血,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固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张梅红等[16]总结谷越涛教授治疗痹证经验,指出临床除辨证运用驱风散寒除湿等祛邪治痹之法外,还应重视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同时用药当补益勿过壅滞,风药勿过辛散,祛湿勿过刚燥,用血肉有情勿过滋腻。常采用养血活血、温经散寒除湿的治法,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收效迅捷。常用药物有当归、细辛、桂枝、炙甘草、通草、白芍、熟附子、生姜、大枣。贝新法[17]在辨证论治产后痹时,将其证型分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肾精亏虚,骨节失养;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和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型。分别辨证论治处方,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王海云等[18]通过对产后痹与产后身痛证从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实验室检查以及治则治法等方面辨析,认为轻症产后痹等同于产后身痛,而初始产后身痛也有可能发展为产后痹,应当辨证论治。朱丽红[19]认为,对于产后风湿病,一应当明辨虚实,识其错杂转化;二治疗当重视补益气血;三应结合病位用药,重视虫类搜剔;四要配合针灸治疗,发挥中医特色。临床多选用桂枝五物汤、身痛逐瘀汤、当归四逆汤等加减。陈等 [20-22]总结路志正教授治疗产后痹的经验,指出产后痹发病必有本虚,兼有邪实,情志为辅。治疗应当全面衡量,分清主次,重点施治。路志正教授治疗产后痹多以补益为主,舒畅情志、调肝健脾、调和营卫,兼以祛邪通络,注重攻补兼施。并遵循补益勿过壅滞、风药勿过辛散、祛湿勿过刚燥、清热勿过寒凉、用血肉有情之品勿过滋腻等原则。路志正教授临证组方崇尚经典,善用经方组合,根据症状变化常选防己黄芪汤(生黄芪、炒白术、防风、防己、桂枝、赤芍、白芍等)与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等化裁使用。石白等[23]总结殷海波教授临床辨证论治产后痹经验,认为产后痹辨证治疗当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因产后痹的特征是以正虚为主,气血大亏,百脉空虚,正虚则不能内守,外邪乘虚而入,痹阻筋骨经络,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而黄芪桂枝五物汤功在补益气血,调和营卫,温通血脉;当归四逆汤功在补肝血,通经脉,温血脉,和营卫。两方合用,共奏养血和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效。

2.4 分型论治 虽然目前对于产后痹病机的认识有渐趋统一的趋势,但由于各个医家的临床经验及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对病机认识的侧重点不同,分型各异。张同乾等[24]运用养血通痹汤加减(药用鸡血藤、熟地黄、白芍、当归、鹿胶、炒白术、桂枝、防风、炒白芥子、黄芪、麻黄、地龙、甘草)治疗气血两虚为主所致产后痹82例,结果临床治愈71例,显著好转9例,无效2例

(2例均为病史长且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占97.56%。杨仓良等[25]将310例产后风湿病患者辨证分为内热外寒型(210例)、风邪偏胜型(31例)、湿邪偏胜型(45例)、寒邪偏胜型(24例),分别给予产后风湿康1,2,3,4号胶囊。基本方含细辛、乌梢蛇、生黄芪、当归、秦艽、乳香、没药、香附、丝瓜络、鸡血藤、甘草等药物;1号胶囊为基本方加重楼、赤芍,2号胶囊为基本方加威灵仙、防风,3号胶囊为基本方加防己、蚕砂,4号胶囊为基本方加附子、淫羊藿。每次6粒,每日3次,2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185例(59.67%),

显效60例(19.36%),有效45例(14.52%),无效20例(6.45%),有效率占93.55%。祁志勇等[26]认为产后痹可以分为风寒痹阻型、风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气血两虚型以及阴虚内热型,并以自拟芪归四藤汤(药物组成:黄芪、当归、青风藤、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独活、白芍、甘草等)为治疗产后痹的基本方,在临床辨证中随证加减,强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及时配合心理治疗,注意精神情志的调节,可事半功倍。刘仡[27]总结胡荫奇教授治疗产后痹的临床经验,指出依据产后痹的发病特点,临床上可以分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瘀血痹阻型、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并指出了相应的常用汤剂及中药。贺会利等[28]善用桂枝类方治疗营卫病,对于产后痹中产后卫阳虚者,因不能御风寒,司“卫主熙之”之能,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少加附子(药用桂枝、白芍、生姜各10 g,炙甘草6 g,生黄芪30 g,白术15 g,防风9 g,制附片10 g)治之,临床取得较好效果。

2.5 外治方法 外治法能直达病所,奏效快,给药途径多样,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因此临床上也被广泛运用。冯春阳等[29]用冯氏家传独活艽枝汤制成的纯中药熏洗剂治疗36例产后痹患者,结果治愈33例,显效3例,治愈率92%,显效率12%,无效率为零。时吉萍等[30]则是运用川乌、草乌各15 g,威灵仙、羌活、白芷、川续断各20 g,当归、川芎、乳香、没药各10 g,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产后颈腰痹痛120例,结果临床治愈72例,好转45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7.5%。谢潇侠[31]采用针刺加大蒜铺灸的方法治疗产后身痛85例,有效率占91.80% 。薛坚等[32]运用当归15 g、防风15 g、羌活15 g、宽筋藤50 g熏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关节痛,有效率占96.67%。胡彩华等[33]隔姜蒜灸背俞穴治疗产后痹46例,结果临床治愈18例,显效l6例,有效l0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5.65%。

2.6 综合治疗 陈瑞华[34]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产后痹证60例,其中针刺分为仰卧位(百会、曲池、中脘、关元、足三里、悬钟、三阴交、阴陵泉)和俯卧位(风池、肺俞、大椎、心俞、脾俞、胃俞、肾俞、膈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腹部和腰背部以及疼痛较重部位同时给予艾箱温热灸;口服中药采用益芪八珍汤(药物组成:益母草、黄芪、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加减。10 d为1个疗程,结果有效率占93.3%。张兆国[35]以艾灸关元、气海、血海,以温和灸法每日2次,以达补益正气、祛风通络之效;同时配合具有养血益气、通痹止痛功效的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鸡血藤、薏苡仁、白术、当归、地枫、千年健、炙甘草、陈皮、柴胡、防风、升麻、川芎、牛膝)治疗产后关节痛46例,治疗4周后,痊愈14例(30.43%),显效22例(47.83%),有效9例(19.57%),无效1例(2.17%),有效率占97.83%。温伟强等[36-37]将81例产后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用蜂针合中药熏蒸治疗。其中蜂针治疗采用中华蜜蜂活蜂直刺法,主穴选受损关节周围阿是穴、血海、足三里、肾俞等;中药熏蒸汽化方为:黄芪30 g,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各12 g,鸡血藤20 g,杜仲、续断、怀牛膝、桑寄生、秦艽、防风、独活、海风藤、络石藤各15 g,甘草6 g。隔日1 次 (与蜂针治疗相互间隔)。对照组40例仅选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次 75 mg,每日 2 次,饭后服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5.2%,对照组占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提示内外合治产后痹,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3 结 语

产后痹患者多为正值工作年龄的青年女性,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西药如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缓解病情慢作用药及生物制剂有较好疗效,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也较明显。中医学对产后痹的辨证论治、专法专方、名医专家经验各有特色。但在产后痹的治疗方面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如产后痹的病机认识虽然有逐渐统一的趋势,但辨证分型尚不完全统一,多依据个人经验及认识,缺乏规范性;临床报道样本数偏小,较少采用对照、盲法,缺乏科学性和可比性;疗效评定方面缺乏规范的量化评价指标;临床实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仍不够;传统中医针灸外治等手段和方法的临床研究报道较为少见,以上问题均影响了中医药治疗产后痹的发展。这些问题也提示了今后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产后痹的中医药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因此,应当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产后痹的病因病机,制订统一和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和切合病情的诊疗方案及规范的疗效评价体系,筛选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和单体制剂,并进行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名老中医、知名风湿病专家的临床经验,搜集和验证民间治疗产后痹的单方验方,以便从整体上提高产后痹的治疗效果。另外还要从系统论、信息论及循证医学的角度,从细胞分子生物水平及细胞免疫学的层面,探索中医药治疗产后痹的疗效机制,以便为全面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产后痹的总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产后痹虽然属难治病范畴之一,但现有的研究资料则证实,以中医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及专法专方研究均呈现可喜的形势。若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现代研究方法的结合和引入,相信本病的治疗效果会有更大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86.

[2] 王玉明.对产后风湿症的认识[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54-56.

[3] 马桂琴,顾一煌.运用“根结”理论治疗产后风湿

病[J].中医学报,2009,29(4):399-400.

[4] 朱丽红.产后身痛的中医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8):58-59.

[5] 李志铭.产后风(痹)防治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5):265-298.

[6] 袁利.逍遥散加减治疗产后风湿证32例观察[J].四川中医,2003,21(10):62.

[7] 吴俊荣,吕秀兰,耿为民.八珍汤加减治疗产后风湿病47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24-25.

[8] 孙国民.“温经除弊汤”治疗产后风湿病39例[J].江苏中医药,2005,26(10):49.

[9] 唐业建.补血通痹汤治疗产后痹痛28例[J].新中医,2007,39(9):74.

[10] 刘睿.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炎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8):43.

[11] 尚福林.桂枝系列方临证治验[J].山西中医,2011,27(2):33-34.

[12] 李维彬.产后痹治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3):96-97.

[13] 潘宗秋,王雪梅.中药发汗治疗产后痹40例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2):95.

[14] 郭永昌,鲁会田,曹玉举.自拟补血通痹汤治疗产后痹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2(20):124.

[15] 杜双庆,张海霞,焦荣红.“得温痛减”临床辨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7):796-797.

[16] 张梅红,谷万里,于秀梅,等.谷越涛老中医治疗痹证经验拾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299-300.

[17] 贝新法.产后痹辨治心得[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3):120-121.

[18] 王海云,古洁乃特.产后身痛证与产后痹之辨析[J].新疆中医药,2005,23(5):7-8.

[19] 朱丽红.中医治疗产后风湿病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4):25.

[20] 姜泉,焦娟,张华东.路志正调和营卫治疗产后痹临床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0,29(9):664-666.

[21] 张华东,陈.产后痹的中医治法[N].中国中医药报,2010-08-12(5).

[22] 陈,张华东,黄梦媛,等.路志正教授治疗产后痹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3):187-189.

[23] 石白,张锦花,殷海波.临床辨治痹证举隅[J].北京中医药,2012,31(2):135-136.

[24] 张同乾,吴金平.养血通痹汤治疗产后痹82例[J].陕西中医,2003,24(5):409-410.

[25] 杨仓良,赵伟,曹艳玲,等.产后风湿康胶囊治疗产后病31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5):54-55.

[26] 祁志勇,王江鱼.产后痹证的中医辨证施治[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76.

[27] 刘仡.胡荫奇论治产后痹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741-743.

[28] 贺会利,王小红.桂枝类方治疗“营卫病”举隅[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4.

[29] 冯春阳,曲润霞,南铭森,等.独活艽枝汤治疗产后痹症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3):208.

[30] 时吉萍,强志鹏.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产后颈腰痹痛12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增刊):30.

[31] 谢潇侠.针刺加铺灸治疗产后身痛85例[J].中国针灸,2005,25(6):441-442.

[32] 薛坚,陈群英.中药薰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关节痛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5):445-448.

[33] 胡彩华,欧阳庆义,骆金英,等.隔姜蒜灸背俞穴治疗产后风湿病4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3):3656.

[34] 陈瑞华.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产后身痛60例[J].河南中医,2010,30(2):187.

[35] 张兆国.艾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产后关节痛46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1,18(2):46.

[36] 温伟强,黄胜光,王荣容.三痹汤加味配合蜂针治疗产后痹4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35(8):52-53.

[37] 温伟强,黄胜光,朱辉军,等.蜂针合中药熏蒸治疗产后痹41例[J].四川中医,2011,29(4):114-115.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的文献荟萃分析 下一篇:数字岩心数据库在岩心资料管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