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8-23 07:30:34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对初中阶段英语写作给予了明确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将任务型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本文就任务的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前期任务、任务环、后期任务三个阶段中师生互动情况做了阐述。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英语写作;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34-2

2001年我国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著名英语教育家刘道义认为:任务型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它要求教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可见,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如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关于任务型教学和英语写作

1.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ning)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具有重大影响的语言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就被掌握了。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他们会尽可能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来传达信息,实现交际。这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完成任务。所谓任务就是学习者在获得一定量语言输入之后并完成相应的语言输出的过程,是指通过交际活动中无意识地接触语言从而掌握语言;它强调语言的意义和任务完成与否。它具有以下优点:语言输入的真实性、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理解的真实性、练习活动的真实性和课堂再现社会情景的真实性(Breen,1985)。它通常分为三个步骤(Willis,1996):前任务阶段(Pretask)即教师布置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介绍写作的主题和任务,为学生提供有益的输入,帮助他们熟悉话题,识别新的语言知识,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任务环阶段(Taskcycle)即学生执行任务:明确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写内容进行讨论,并由一人写出提纲或初稿,然后再小组讨论,查找初稿中出现的问题,再定稿,得出讨论结果。语言聚焦阶段(Language focus)即分析任务:这一阶段是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培养学生对句法、短语搭配和词汇等某些方面的意识,帮助学生将他们已经观察到的语言特征系统化,澄清概念并注意到新东西。在英语写作教学课中可表现为呈现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谈看法,分析学生的文章并提出修改的意见,最后学生再修改、定稿。

2.英语写作

听、说、读、写是人类进行语言交际的方式。作为语言的重要交际工具,缺一不可,必须全面发展。写作是用书面语言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重要交际方式,它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学生表达思想的方式之一。在初中阶段,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比较畏惧的技能之一。其实,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准确性。写作和会话一样,都属于语言输出,都需要有充分的语言输入作为基础。写文章要求布局清晰、内容充实、结构合理。前后句联系紧密,语气连贯,而且写好后可以反复修改。练习得越多,语言就会越准确。写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妥善地组织语言材料,得出结论,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分析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写作在英语教学中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初中阶段。2001年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五级)有了明确的要求,加上中考试卷中书面表达的比分逐步增加,由最初的5分到现在的15分,这就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写作教学。《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就突破了传统模式。每个单元一个话题,其中每个单元中的Main Task 部分就是围绕着本单元话题而设计的写作课,旨在发展学生的各种语言技能和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尤其突出训练学生写的技能。

二、关于写作任务的设计

1.任务的设计要以课本为基础。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是一种模仿性写作练习。无论是写提纲还是短文,Main Task 部分都有范参考。因而教师在授课时要以课本的范文为基础,突出词汇、短语、句型的运用,深入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学生在理解范文的语言知识和语篇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并为完成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2.任务的设计要有梯度性和可操作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顺序。学习活动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取得高效。因而在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需注意所设计的任务要有梯度,由易到难。容易的任务有利于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当任务难度增强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

3.任务设计要真实化。写作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任务的设计真实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认知能力。《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就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信息,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任务的设计要密切联系中考及《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书面表达的要求。对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英语写作教学既能使他们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语言的交际运用,又能顺利地通过升学的考核,因此,英语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要紧密结合中考,这样,学生的任务目标会更明确,学习的动力更大,态度更认真,更能提高英语学习中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和量,提高学习效果。

三、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写作能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并尽力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交换信息,从而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以小组活动形式出现的合作学习提倡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中,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共34个单元,涉及了34个不同的话题。猛地一看,会觉得很繁杂,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34个话题归为以下几类:写人,写物,写事。从体裁来看,Main Task 部分所涉及到的体裁以记叙文和应用文为主,应用文主要是各种不同内容的书信和海报设计。下面结合《牛津初中英语》中Main Task部分的教学来谈谈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牛津初中英语》中Main Task部分的内容来看,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大都以表格或范文的形式出现,第二部分涉及到具体的写作内容,这两个部分是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的,具有可操作性。下面以7A unit1中Main Task为例,选择它是因为这是学生进入初中上的第一次写作课,

1.前任务阶段(Pretask)—教师给予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让学生了解Millie和Daniel的自我介绍。前四个问题有关于Millie,后四个有关于Daniel,或者以表格的形式了解俩人的年龄、出生地、居住地、外貌和喜好。

2.任务环阶段(taskcycle)— 学生执行写作任务

(1)任务:老师布置任务:根据PartB所列出的表格,填写出学生本人的有关信息,然后根据你的信息用英语写一篇介绍自己的短文,短文要求达意、连贯,句子正确。学生明确自己所要执行的写作任务。

(2)构想:各小组认真填写表格,然后根据表格给出的信息,按逻辑顺序组织语言材料,进行必要的讨论。表格填写时要注意be good at和 like的使用形式。

3.后任务阶段(Posttask)—对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评价

(1)分析:讨论完毕,各小组选派一名同学报告本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通过记录并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情况,指出不足,并提出反馈意见。

(2)操练: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纠正错误并练习写作重点和难点,在任务型写作教学中,突出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基础的表达,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写作任务。采用任务型教学增加了学生活动的机会。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语言输出也就越多。

如果说写人,写物对于学生来说因为有了一定的框架结构而变得有些简单,那么书信和海报的设计更能够将任务具体化,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创造和想象空间。

上一篇:如何推进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下一篇:巧用激励评价,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