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时间:2022-08-23 02:37:48

谈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摘 要:一、创设自由、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四、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力

关键词:体育;新课程;学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58-01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做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如何立足课堂,实施创造性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重视的重大课题之一。从创设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拓展创新思维空间等方面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如何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创设自由、宽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教学模式是受一定教育思想影响的,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育创造了不少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是“带着”学生走人教材,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新型的体育教学所体现的是成功的、和谐的、愉快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以健康的心态、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体育活动情绪,增强锻炼的信心,学生才会去探索、去创造、去自主训练,从而看到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自己体育水平的提高,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跨越。

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就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产生创新的情感和行动。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认识倾向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动力的激发。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体育场地、器材的设计

体育课和其它学科不同,它是在一个大环境下进行活动、教学的,如果这个环境永远是一样的,学生势必产生一种低落的情绪,这样必然影响到课的质量,也更谈不上创新了,我们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场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激情。

2、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动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必须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要改变以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和习惯,要从传播者转变为指导者,要改变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充满希望,让学生在融洽的、轻松的、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氛围中萌发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教育中鼓励创新,尤其是在对学生思维水平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教育中倡导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多向性、独立性的思维。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作动作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学生以发展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是在教师严格要求和耐心诱导下,坚持反复练习的结果。

四、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里视为目标“不需要教”指的是独立学习能力。因而学生创新还不能停留在“想做”和“敢做”的阶段,我们还必须使学生的创新达到“会做”的阶段,即能达到独立创新阶段。要求学生“会做”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提高学生创新的基本技能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所需的知识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知识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

2、提供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表现,这种心理倾向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自信是有成就的人所具备的第一心理素质,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自己行动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从学生的不同体育基础出发,选择和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不同教学目标,教学难度,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其次要采用激励性教学评价。第三、鼓励和帮助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心理基础。因此,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学中经常采用“问题――结论”;“问题――探索――结论”的方法,增加训练,反复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现在乃至将来终身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技术和技能及必要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 旭.中国教育报.试论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9.8.

[2] 龙之荣.体育函授通讯.试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2008.9. 56-57.

上一篇:信息技术下的课程资源整合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