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复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11 06:10:58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复述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口语教学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以后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只有口述表达清楚,让别人清楚的知道你所要表达的含义,那么才能算是完成交谈活动。而这种口语表达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所以,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是重要内容之一,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通过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可以达到口语训练的初步目的。

关键词:语文;口语能力;复述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35-01

低年级教材选编了相当数量的童话、寓言。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复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来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了口语训练的目的。从而让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词汇缺乏,常常无法准确运用语言来表达所要叙述的内容,复述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以训练学生的口语为出发点,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复述能力。

一、做好复述示范

开始训练时,如果教师教授的知识点过于复杂,对学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刚开始要要降低要求,只要要求学生能说出部分内容即可。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故事性强的童话、寓言等课文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初学复述,学生往往去背诵课文而不是用自己的话叙述。教师可把课本摆在讲桌上,有声有色的讲述课文,学生合上课本认真听。如教学《称象》,可按曹操听了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后直摇头听到了曹冲称象办法后点头微笑的顺序,借助表情、动作、手势、生动形象的复述给学生听,然后再让学生同桌互相练习复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复述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表,使他们以模仿教师复述课文为乐趣,从而达到培养他们能力的目的。

二、利用插图进行复述

低年级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要求他们复述一篇较长的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能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有效的为复述提示情节发展的顺序,就能收到较好的复述效果。如教学《小猴子下山》,可根据插图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小猴子下山来干什么?②小猴子下山首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最后干什么?③小伙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学生可依据上述问题观察1―5幅图,并按观察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表达连贯,这样的复述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三、实际性复述

理论知识要能够在实际中得到运用才能得到好的释放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战经验。比如说在课堂上展开辩论赛活动,让学生分成几个组,老师拟定一个辩论题目,老师在这过程中只是充当聆听者的角色,让学生们自己去找资料、自己去安排辩手的位置。这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完成。这不仅仅让学生的复述能力有一个实践经验,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性的锻炼;另外,学生的口语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还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得到高效的运转。

四、分角色复述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活泼,爱动不喜欢静,做事缺乏耐心。如果永单一无趣的形式进行复述练习,学生容易厌倦,积极性不高。因此,可选择分角色的表演形式进行复述。如教学《要下雨了》一课,分别让学生扮演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小蚂蚁等角色,让他们表演,复述为一体,这样就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复述不是仅仅能够把老师说的一字不漏的说出来,学习的过程不是复印的过程。复述是让学生在老师说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思考后能将老师说的重要部分知识提炼出来并能在实际中得到运用。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者引导者的作用,应积极的把学生引到一个正确的高度,让他们在这一个舞台上能够自由的发挥,让教学活动能收到好的效果。

上一篇:如何提高幼儿的写字能力 下一篇:幼儿园思维课程材料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