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效课堂的关键一环

时间:2022-08-23 11:05:37

谈高效课堂的关键一环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各地各校都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我们临沂第十九中学(罗庄一中)在市区教研室傅老师鲍老师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教研室“三五五”教学法,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博采众长,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有鲜明罗庄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主要向各位同仁介绍一下高效课堂的关键一环――合作学习。

1.合理划分小组,保证任务顺利完成

(1)合理搭配。采用异质分组法。即每个小组都有男女搭配,学习成绩好、中、差搭配,外向与内向搭配。一般来说,每组由4-6位同学组成。

(2)选好小组长。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应该选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组织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

(3)培训好组长。第一,指导组长必须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有序安排,各司其责、鼓励组员大胆发言;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做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4)制定小组名称、组织机构、组歌、誓词等。中国有句俗语“两军相遇强者胜,两强相遇勇者胜”。可见鼓舞士气是相当重要的。恰当利用小组誓词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缺乏它,教育的任何技巧都无济于事。”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以下原则:

(1)诱发性原则。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是创设教学目标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诱发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并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

(2)三贴近原则。问题情境设计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杜威曾说:学习即生活。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之所在,他们才会努力去学。

(3)与教学目标最大关联性原则。教学情境的问题背景、涉及的知识以及学习的组织形式等必须尽可能与本课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的内容相联系。切不可用大量花哨但与学习内容关联不大的情境,冲淡了主要内容的学习和各维度教学目标的实现。

3.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保证

要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就必须狠抓“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这一环工作。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自主学习,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4.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善于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对小组学习的效益非常重要。因此,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学生的问题具有多解性或争议性,在查病补缺等方面适时适度地组织小组讨论或辩论,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起到解决问题,省时高效。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自学,学会交流,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5.“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制度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凡是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的学生,一定是小组成员中成绩最优秀的那名学生,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看起来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是在一旁看着他说,甚至有的人连讨论也不参加。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让“发言人”轮流担任,不要固定一人,这样,无论是谁,他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通过近几年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从前台退至幕后,从“演员”转变为“导演”,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互教互学、互切互磋、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每位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呈现出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

不过,由于我们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合作学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存在盲目性。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就需要讨论、辩论、模拟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应用。

2.自由放任,缺乏必要的监控和指导,学生缺乏一定的合作学习的技巧。有些教师将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就游离于活动之外,即使是偶尔驻足也只是旁观,不会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使得合作学习无彰可循,出现混乱状态,教师好像若有若无;在课后就更是如此,由于无人监管,容易出现自由放任、散漫、无组织性纪律性的现象。

3.忽视课堂教学实效,教学形式和手段模式化。出于新课改教学的需要,许多教师采用一些新型教学形式和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这是合理的。

4.学校及教师观念陈旧,不能及时进行纠正和重新定位。由于社会及家长给予学校和教师的高考压力太重,因此,每一次的教育教学改革往往会在高考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而显得苍白无力,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学校一方面宣传新课改,也确实打算全面实施新课改的全部精神,但另一方面为了高考升学率又不得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或是以讲为主的形式仍然成为教学的主要模式。

目前,新课改的实施仍处于探索过程中,还将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对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克服教学实践中的浮躁现象,发扬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精神,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让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教学中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开创学生学习的新天地。

上一篇:浅谈文学创作中想象的作用 下一篇:在新课程实践中关注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