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村寨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时间:2022-08-23 10:40:17

少数民族村寨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本文以漳州华安县官畲村畲族传统村寨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村寨自然景观环境与现状探索研究官畲村景观设计原则与规划思路,为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今后少数民族村寨自然景观保护与环境再改造打下基础。

自国家民委颁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传统村寨独具的民族特色和乡村特色正在急速消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村寨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等,因此如何合理对少数民族村寨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一个在保护少数民族村寨特点和文化特色下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景观体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漳州华安县官畲村为例,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具体景观规划措施。

官畲村概况

华安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西北部,是古畲之邦,畲族聚居地。官畲村坐落于华安县中部,海拔470米,是漳州市少数保存着特色的民族语言、民歌、风俗习惯、民俗文化、的村寨之一,是闽南畲族文化的重要据点。

官畲村自然景观环境:

官畲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分,气候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官畲村地形呈陡峭梯田形式(见图1),群山叠翠,生态优美,具有茶叶生产气候、土壤的先天优势。在村落内外,村民根据地理环境及使用需求进行了有规律的植物栽培。官畲村村口,种植高大乔木做为遮掩,形成封闭之势;村中较开阔的活动场地种植几株乔木,便于村民闲时遮阴、纳凉(见图2),后山和村边在不影响日照的情况下,常种植了小乔木。整个村落树木掩映,郁郁葱葱。官畲村依山顺势,采用半封闭式的整体布局,大多数房屋顺山势筑屋如梯状,曲线分布不规则(见图3)。官畲村村内缺乏明显的道路交通体系,只有村民长期的居住习惯走出来的弯弯曲曲的小道(见图4)。

官畲村民居建筑在80年代以前,多住土木结构,累石为基,筑土为墙,以较粗的木料为支柱的瓦房。房屋背田靠山,楼层以两层居多,屋顶为歇山式,屋内外朴实无华,极少装饰品,民居建筑中少见彩画,室内装饰中没有鲜艳的颜色,体现了畲民质朴的审美及朴实的心境。注重墙体的厚实,墙上一般不开窗或开小窗,便于避风防盗。院门因受环境的影响,瓦房开门方式与普通的汉族民居建筑大不相同。汉族民居建筑的正门与厅相对在中轴线上,而畲族的院门正厅前不可能有开阔的场地,有些甚至出门便是邻居家的屋顶,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边,因此院门的朝向不一。比如侧开是适应环境而选择的一种方式(见图5)。宗教祭祀建筑朝圣庙是官畲村供奉大德天师、三代祖师、日月等神明庙堂,建在村落的中心位置,是公共的朝拜场所。建筑在装饰方面较为精致,在用色上用红色、黄色等鲜艳颜色做点缀(见图6)。

图官畲村现状分析

1.自然环境恶化导致村寨格局改变

由于村寨周边土地过度开荒、过度林木采伐导致水资源遭受污染、气候变暖、空气指标下降等自然环境环境恶化,影响村落原有的空间形态及循环系统的平衡。森林面积也因人口的增长不断萎缩,供求矛盾不断深化,官畲村已经无法单纯依靠自然调节循环系统。传统的建筑无法适应气候与环境变化,不再体现其适应性,取而代之的是用新型的现代技术和材料现代化的材料建造楼房。官畲村特有的建筑瓦房在不断新建的楼房中湮没,改变了村寨原有的特色风貌。村寨中的泉水因遭受到村民生活废水污染已无法达到生活用水水质标准,如今家家户户都改用自来水,新的饮用水系统建设改变了村寨原有的格局。高压电线杆随处可见,既破坏了村寨的局部风貌又存在着火灾隐患。

2.社会需求使其空间形态转变

官畲村聚落形态是从三百多年前从漳浦县迁徙至今,不断发展演化而成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必然带来了城镇小区的形式主义倾向,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官畲村的家庭结构、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使其内部空间的分配模式及居住模式发生变化,这破坏了官畲村的原有形态,导致了官畲村渐渐失去原来作为主要居住功能的聚落村寨。越来越多的村民在采光通风、卫生水平、安全措施、现代化家电设施的使用等方面改善生活质量,追求舒适的生活,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板式的现代建筑形式。在村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使官畲村景观在两种文化冲撞下整体显得杂乱,极不协调。

3.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官畲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两者间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

综上所述,官畲村在村寨格局、村寨空间形态、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因时展出现了改造、不适应、被淘汰等多种复杂现象。因此,在保护自然景观和延续村落传统的前提下,规划设计一个具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聚落景观环境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官畲村景观设计原则

1.传承历史,顺应自然

塑造官畲村畲族传统村寨景观,充分考虑其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及特色的村落布局。切忌采用城市的大拆大建模式,应立足现有村落格局,因势利导,将官畲村传统村寨中最具特色的历史人文与景观发展规划相结合,使之持续性的价值和生命力。

2.协调整体性,结合多样性

在官畲村村寨景观人工要素设计时,应从畲族特色建筑出发与原有建筑风格保持基本一致,且建筑尺度适宜、体量得当、错落有致。在不破坏原有官畲村村寨格局的前提下,注重空间形态与整体景观和谐。“乡村景观是由乡村文化景观和乡村自然景观所组成。”同时又呈现形态的多样性。道路与建筑的人工要素与山、森林等自然要素有机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地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官畲村村寨景观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别具一格的村寨格局、悠久的民俗文化等明显的地域性景观特征,这是官畲村地域性景观特色的设计基本要素。充分挖掘畲族民俗文化内涵,将建筑功能现代性与景观乡土性有机的统一,使其得到传承与发展。

官畲村景观规划思路

1.规划改造――建筑风貌和基础设施

官畲村畲族传统村寨景观规划设计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持居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在保持民俗文化传统原生态村落时,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及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在规划设计中官畲村建筑有宗教建筑、特色建筑和居住建筑三个种类。对于朝圣庙的宗教建筑,采用保护与修缮的形式。特色建筑如戏台的建设应与朝圣庙的风格协调;恢复能展示官畲村居住建筑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的原始风貌。居住建筑在维护特色建筑形式的基础上,改善室内使用条件,满足现代居住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卫生干净、节能环保等居住要求。

官畲村村寨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设施条件已经没办法适应现展的需求。例如:村中的道路系统设计,改善了交通网络系统,连接景观设计中各个景点的空间位置,便于村民生活出行。停车场的设置保证了官畲村村民的使用需求,也不破坏村落面貌。高压电线杆林立,通过地下铺设的方式,地下埋设管电线、消除了安全隐患。便捷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排水系统、自来水、供电系统、环保设施、现代通讯、消防、环卫等现代文明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官畲村营造健康、卫生、环保村落环境的重要部分。

2.规划策略

(1)完整性。保护官畲村整体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存的环境,收藏体现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原物,保留不同历史时间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各类文化遗产。(2)延续性。保持官畲村村民社会生活的延续,通过规划设计,提升村落功能,实现功能更新,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3)可行性。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是拯救和保护畲族民俗文化、促进官畲村经济发展的最可行的办法。合理利用和充分展示民俗文化价值与内涵;保护好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村寨整体格局和风貌;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及生活条件;利用古村寨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村寨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势开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业与农业、茶业产业等相结合,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促进官畲村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畲族特色村寨。

结语

随着少数民族村寨建设的蓬勃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存其文化景观的完整性与构建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体系是一个共性问题。少数民族村寨的景观规划研究远不止本文所谈到的这些内容,它需要我们做得更多,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作者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文化艺术创意系)

作者简介:戴瑾瑜(1982-),女,漳州长泰,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文化艺术创意系讲师,艺术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上一篇:颠倒白天与黑夜 下一篇:产业投资基金与产业结构调整: 机理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