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3例诊治体会

时间:2022-08-23 06:36:51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3例诊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 R58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15-0077-02

笔者对2005年9月~2008年11月收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伴尿路感染患者43例临床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患者中男11例,女32例,年龄40~79岁,糖尿病病程3个月~26年;尿频21例、尿急9例、尿痛6例、腰痛4例、肉眼血尿2例、发热1例。

1.2 诊断标准 T2DM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尿路感染根据清洁尿标本尿沉渣白细胞≥20个/HP,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并结合临床特点做出诊断。

1.3治疗方法43例患者均完成尿细菌培养+药敏,均予糖尿病教育+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根据药敏结果用敏感抗菌素,治愈(好转)出院。疗程2周,停药2周再次尿培养,检查有无复发。复发者换用其他敏感药物继续治疗2周。治疗并发症。

2结果

43例患者大肠埃希菌阳性者26例,铜绿假单胞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肠球菌3例、白色念珠菌4例、克雷伯菌1例。T2DM伴尿路感染患者女性发病率15.3%(32/209),高于男性发病率4.7%(11/23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 糖尿病并泌尿系感染的原因糖尿病并发感染的发病率为33%~90%,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泌尿系感染\[1\]。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机体防疫机制的减弱: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紊乱严重,机体多种防御功能缺陷,对入侵微生物的反应的各阶段都被抑制,包括中和化学毒素、血清调理素及细胞的免疫功能、杀菌功能、粘附功能等,从而使患者极易感染\[1\]。(2)尿中高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3)微血管病变时尿路黏膜长期慢性缺氧,黏膜屏障破坏,免疫功能紊乱。(4)并发神经病变:神经性膀胱、尿潴留是糖尿病常见的自主神经病变。尿糖增多的糖尿病患者,若同时存在排尿功能障碍,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并极容易逆行感染,导致肾盂肾炎\[2\]。(5)中老年女性患者,因其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泌尿生殖道pH值降低,泌尿道黏膜变薄加上尿道的解剖特点,故易患病。而男性病人则往往因前列腺增生、细菌性前列腺炎致尿液引流不畅,残余尿增多而引起。(6)因免疫功能低下,常应用抗菌药治疗,导致细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

3.2糖尿病并泌尿系感染的治疗(1)及早应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血糖达标后,则免疫抑制状态解除。且糖尿病合并感染时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血中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高血糖因子增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用量须相应增加,血糖控制在8 mmol/L左右为宜。(2)均应该按复杂尿路感染处理,行中段尿培养,且要求严格无菌操作,防治医源性感染。选用敏感药物,联合应用,足量足疗程,疗程不应少于2周,再次尿培养阳性者,疗程应4~6周。(3)药敏结果出来前可选用三代头孢类抗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因可能合并糖尿病肾病不宜使用氨基甙类抗菌素。(4)血糖不易控制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应考虑合并感染尤其是尿路感染可能。

3.3预防重在生活干预(1)血糖控制达标: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尿路内环境。(2)心理指导:宣教尿路感染相关的科普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预防。及时就诊,避免误诊和漏诊。(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加强会阴及肛周皮肤的护理,保持其清洁及干燥。(4)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以起到冲洗膀胱和尿路的作用;对于神经性膀胱的患者则指导排尿训练,多锻炼提肛。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实用内分泌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475-1476.

\[2\] 许曼音,陆广华,陈名道.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34.

(收稿日期:2009-04-27)

上一篇: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下一篇:真空采血法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