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9 04:33:32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78.1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15-0075-02

青少年近视在社会上较为普便,其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教育部和卫生部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1\]。笔者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治青少年近视,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年9月~2008年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近视的青少年,定期复诊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病例86例(共172眼),其中男36例,女50例;年龄7~16岁,12岁以下50例,12~16岁36例。治疗前裸眼视力0.1~0.2者15眼,0.3~0.4者40眼, 0.5~0.6者61眼, 0.7~0.8者56眼;病程4个月~3年,平均2年。眼科常规检查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依次检查眼位、眼球运动、屈光间质、眼底、注视性质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散瞳验光,12岁以下患者采用1%硫酸阿托品眼液或眼膏每日3次,连续3 d,第4天早晨再点1次,共10次。首次验光,20 d后复验。12岁以上患者采用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双眼,5 min每次,共4次,每次1滴,最后1次点完半小时后验光,第2天复验。记录散瞳前裸眼视力,散瞳后的静态屈光度和矫正视力。172眼中,假性近视30眼,真性近视或混合性近视142眼,近视度数-0.5~-3 D,均为双眼。以上病例分为3组,第一组为假性近视(30眼),均点0.2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不戴眼镜;第二组(68眼)验光后只配戴眼镜;第三组(74眼)验光后配戴眼镜同时,嘱患者每晚临睡前点0.2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双眼各1~2滴。3组均经常嘱患者视远处,注意看书距离,每月复查一次视力,每学期散瞳验光一次,所有患者连续观察1年,记录视力及屈光度。

2结果

第一组假性近视(30眼)点眼前裸眼视力为0.65±0.15,点眼后裸眼视力为0.91±0.16,点眼后裸眼视力较点眼前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近视眼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尤其近年来随着青少年、儿童学习任务加重,看电视、玩电脑时间较长,近视不仅发病年龄提前,发生率增高,且发生后呈进展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与近距离工作关系密切。环境诱发近视眼的发生与双眼调节、辐辏功能的变化及调节刺激、调节反应等因素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以影响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2\]。青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眼球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缩性较大,阅读、书写等近距离工作过度时,其睫状肌和眼外肌长期紧张可引起睫状肌痉挛,视力减退,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视力可能改善或完全恢复,称为调节性近视或假性近视。近视的发生可能为假性近视到真性近视的演变过程。假性近视是一种暂时性可逆性的近视现象,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平均14个月,病程在8~17个月之间的占76%\[3\]。这个阶段是治疗的关键期,如果错过时机,就会形成真性近视,随着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增加,睫状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使晶体凸度持续增大,同时调节和辐辏作用可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双眼辐辏时眼外肌紧张收缩会使玻璃体压力增加,久而久之,玻璃体腔深度增加,眼轴延长发生器质性改变\[4\],正常青少年保留有轻度远视度数,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加长,3~13岁之间年龄段每年眼轴大约增长0.1 mm,远视度数逐渐消失,如预防不好,发展成近视。近年在美国、新加坡、我国香港地区及大陆地区相继开展应用渐变多焦点镜片控制儿童近视眼进展的研究,部分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渐变多焦点镜片对控制近视眼进展可能有效果,有些则无明显差异\[5\],预防近视眼的方法中睫状肌麻痹剂点眼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0.5%~1%阿托品眼液被临床证实治疗近视疗效肯定,在国内外均有应用。但是不良反应较大,点眼后如压迫不好易引起阿托品中毒症状:面红、口干、心跳加快等,还有怕光、过敏性结膜炎,瞳孔恢复时间长,影响学习等缺点。0.25%复方托吡卡胺眼液主要成分为托吡卡胺及去氧肾上腺素,具有副交感视神经抑制作用和交感神经兴奋作用,无不良反应,有阿托品样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对睫状肌有较强的麻痹作用,可引起散瞳及睫状肌麻痹。而且此滴眼液代谢较迅速, 5~6 h左右即可完全恢复眼的正常调节功能。故临睡觉前点眼,早上起来时瞳孔已恢复正常,不影响第2天学习,长时间滴托吡卡胺眼液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6\]。本研究采用0.25%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每晚睡前点眼的方法,对防治青少年近视取得了较好效果,假性近视远视力明显提高,真性近视或混合性近视近视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其机制和理论依据是睡眠后的睫状肌和眼的调节系统进入放松和休息状态,解除睫状肌痉挛,减少度数的增加\[7\]。

总之, 0.25%托吡卡胺滴眼液能减轻近视度数的发展和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转换成真性近视,可推荐为防治青少年近视发展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 汪芳润.近视眼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2003,6:381-384.

\[2\]瞿佳坚.持防治近视眼研究的正确方向\[J\].中华眼科杂志,2003,6:321-324.

\[3\] 亢晓丽,杨积文,马鹤.假性近视71例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4, 12(2): 58-61.

\[4\] 李志浑.近视矫正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1, 15: 305.

\[5\] Leung JT,Brown B.Progression of myopia in Hong Kong Chinese schoolchildren is slowed by wearing progressive lenses\[J\].Optom Vis Sci,1999,76:341-342.

\[6\] 张靖东,张冬梅.双星明不同时间滴眼预防小学生近视的观察\[J\].安徽医药, 2004, 8(1): 34.

\[7\] 陈涛.近视眼的发生机制\[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48.

(收稿日期:2009-04-23)

上一篇:升陷汤合巩堤丸化裁治疗小儿遗尿48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3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