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22 10:06:05

初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

摘要: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劳,但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因此,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有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方式出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在初中化学中改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61-02

1 “初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践研究”的意义

1.1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和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化学知识产生过程的教学和解决具体生活实际能力的培养问题。填鸭式的教学、枯燥无味的知识说教、教科书纯理论的宣读……让很多学生对学习存在误区,认为化学就是理科中的文科,学习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对方程式都不试着去理解,而是直接背下来。

几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重视考试内容教学,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在中考的指挥棒下,一切教学以考试分数为目标,只重视考纲要求的知识,而忽略了对化学知识的积累、总结和应用。

(2)重视书本知识教学,忽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在中考的压力下,也由于某些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实验的教学,缺乏通过实验对知识的探究和支撑验证,失去了对知识完整性的教学,失去了实验对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

(3)教育方式手段落后,难以吸引学生。在现代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有很多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够生动形象,使学生对于很多抽象的知识特别是微观结构等缺乏感性认识,某些教学难点难以突破。

总之,化学教学不够生动形象,让学生体味不到与自己的密切相关性,从而使教学与生活脱节、变得枯燥。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学生如何能够学好化学呢?

1.2对“初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认识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有效学习”。笔者认为,大力提倡“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为载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整合生活化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因此,如何化枯燥为有趣、化沉闷为活泼、化被动为主动,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思考的。

2 初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对目前初中学生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化学教学中,我坚持以“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指导,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智情并重,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智能的开发,还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确立、兴趣的激发,形成积极的课堂环境,以促进有效学习。

2.1.1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尽量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加强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和创新的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最大空间,培养和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讲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时,提出:烧煤时,关闭炉门和烧得旺时火焰分别呈现什么颜色?为什么烧煤时会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既复习了旧课,又为讲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作好了准备。然后提出:一氧化碳能否燃烧?能燃烧的话,生成的又是什么呢?提出这些问题,学生思维循着教师的启发引导,待老师稍作讲解后,知识就掌握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2.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皮亚杰称:“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有了兴趣才可能学习好。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创造条件,采用直观方法,生动的语言,创造激发兴趣的良好情景。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绢”、“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传授方法,培养习惯,努力拓宽学习领域

“良师益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能促进相互反馈、彼此沟通,促进观点的交流、心智的激发及情感的共鸣;作为教师,更主要的是为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开拓学生知识领域,以促进有效学习。

2.2.1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

“良师益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同时也不缺少严格的要求,如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后必须复习、预习,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等。在学习方法上要格外重视针对学生各自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区别对待,有的同学接受能力强,可以不让他预习;有的同学学习时停留在表面,理解不够深入,则要求他经常写学习心得,而促使他认真、深入地分析一些问题。

2.2.2创设条件,积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师要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态度、思维方法等方面获得较大提高。然而中学化学教材上实验毕竟有限,有许多化学问题需要以实验来解决。例如:讨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我指导同学们自己到实验室做实验,自己总结。这要求教师提供必要的仪器、药品、实验室。甚至联系好工厂,必要时把学生开放到工厂,边学习边实地考验, 联系社会生活。

2.3训练思维品质,鼓励探索求异,努力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是教师教的,而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的结果。作为化学教师要积极开展“研究性课程”,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原则下,围绕某些化学课题、专题或实验,以及和化学相关的其它学科的项目,参照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原则,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体验、了解,进而让学生初步学会进行探究性、开放性学习,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促进有效学习。

2.3.1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我们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教学时,往往是先通过一些实验和材料,然后再进行思维加工,抽象为一定的概念和理论。如果教师不是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观察――小结――思考――概括的做法,这样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很有帮助。例如:我们在教学氧化铜和硫酸反应所具有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时,我们可以把氧化铜改为氧化铁、氧化镁,让学生讨论、总结。

2.3.2 鼓励学生探索求异

师生有了良好的情感交流,学生的知识也渐渐丰富,但这并不等于有了创新能力;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常常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而求异思维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思维形式,作为教师也要打破课本上条条框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时,教材上安排的课堂实验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集气瓶内二氧化碳,再利用压强差吹大气球来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后笔者要求学生试剂仪器自选,设计不同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确实可以发生反应。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得出将集有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于水中看液面变化、在通有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酸溶液等多种方法。从这个例题得出了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的一般方法,但答案却不固定。通过对问题解决的层层深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或者与同学、教师的讨论,对新问题作出较合理的解决。

教学策略是指导教学、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本文提倡“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教学策略,提出加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效整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快乐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养成有效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这是着力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等各方面能力和学生合作精神;使教学与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教师和学生在愉快的教学过程和体验中教学相长,获得双赢。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 下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