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的探究

时间:2022-08-08 08:12:56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的探究

摘要:本文论述了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教学面临问题,介绍通过引入PBL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所产生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PBL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60-01

目前我国的初中化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促进下,课堂教学模式由过去比较单一的传递式教学逐渐向多元化教学的模式演进,出现了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并没有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尽管在形式上采取了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依然延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知识点理解开展课堂教学,久而久之,当新教学模式新鲜感的刺激逐渐消退以后又逐渐回到了原来的教学模式中,造成教学内容的枯燥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初中生正处于发育的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叛逆心理十分强烈,被动地让学生疲于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将导致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参与学习的热情越来越低,造成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出现下滑。

鉴于目前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以上不足,笔者尝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PBL即: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最早由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医学类的《基础化学》学科教学中第一次提出,后由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进行完善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可以分为课程和过程两个大的方面。[1]课程环节主要包含教学者精心设计的问题,以问题为焦点启动课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提供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过程环节包含学生根据对教师创设问题的理解开展调查、执行探究,开展自主学习解决问题。PBL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和学习者。国外的资料表明,通过PBL培养的学生,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自学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与传统教学培养的学生相比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作能力明显提

高。[2]

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主要依据是新课标的初中化学难度适中,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理解难度较小,新课标的初中化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都为PBL教学法进入初中课堂提供了所必须的条件,PBL这种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能适应青春期学生好奇心重、活泼好动还带有些许逆反的年龄特征,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问题的方式提前引出,发动学生通过上网自行收集问题的解决办法、开展学习小组整理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既能避免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对学生将知识点满堂灌的方式,造成初中化学教学课堂环境沉闷死板,又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作者将以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为例来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进行探讨,在本节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先从江河、水井、池塘和生活污水等不同地域用矿泉水瓶收集样品,对学生进行展示,提出如何将这些水变成可以放心使用的生活用水。在学生开展探究之前给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己收集讯息:(1)是不是看起来无色的水就是干净的水?(2)水中有那些物质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3)有害的物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不同的处理手段呢?教师在预留这些问题给学生以后,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资源、实地水源地走访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形成各个小组的解决报告,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以针对各个小组的探究报告进行指正,协助学生找到各自探究问题的最佳的解决方案。在课堂教学时由各小组对自己的发现的各种水源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并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围绕教师事先提出的关于生活用水的三个问题讨论,引出实验室如何对脏水净化的问题,然后教师利用过滤装置对浑浊的江水进行过滤,让学生对比过滤前后的水在外观上的变化,进而介绍过滤的原理与操作的要领。通过展示纯净水与硬水中肥皂起泡现象的区别,让学生根据自己事先收集资料中谈论水中看不见的钙镁离子对生活健康的影响,再从容引出如何对硬水进行软化的的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节奏,由教师事先根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收集问题的根源、影响及解决方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不畏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究态度,由于学生正值青春期,当他们感到自身得到充分的尊重,他们将释放出无穷的智慧与活力,课堂教学效果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材的知识体系与知识深浅程度,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自身文化素养都决定了,教师可以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灵活引入PBL教学法,使教学效果得到事半功倍的提升,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Fincham AG, Shuler CF. The changing face of dental education: the impact of PBL[J]. J Dent Educ 2001;65:406-421.

[2]Wetherell J, Mullins G, Hirsch R. Self-assessment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 in dentistry[J]. Eur J Dent Educ 1999 Aug;3(3):97-105.

作者简介:侯礼,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