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

时间:2022-08-22 05:36:51

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65-0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激发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

对语文的兴趣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求语文知识、用心钻研、提高学习质量,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状态,从而提高自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首先,设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功夫,学会设疑,释疑。其次,以境致境。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再次,以读激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可以采用"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思"、"多读激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

2.树立自学语文的信心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课堂上信心充足是成功的一半,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主性不强,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用信任开启学生的心灵。对疑难问题,应进行小组合作,充分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3.养成良好的自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授予学生能接受的学习方法,通过训练形成学习技能,才能使学生适应时展,终生受益。教师在教学时要在一定原则要求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参与、创新等多种方式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3.1 巧设疑问。一些学生,教师让他看书,他既不动笔,又不动脑,只是走马观花,书上和笔记本上空白一片,结果一无所获。因此,教师必须先布置好学生自学的任务,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在课本上用笔划出生字词并查字词典,划出关键句段并认真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这篇课文作充分的研究,并通过几个有概括性、诱导性的问题来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和分析文章,就会有的放矢,达到自学的目的。

3.2 让学生自讲自练。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自学,并非是老师和其他学生完全分离的埋头单干,其实质应是师生间的共同探讨和创造。例如,我每次在学生自学完毕后,就要从好、中、差三个等级的学生中抽出学生代表,让他们分别到讲台上来给其他学生和老师讲解他们的答案、思路以及他们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我专门把其中有错误、有疑问或有新意的地方提出来让学生探讨,并给予他们及时的指正和表扬,要求学生经过我的点拨后再去认真总结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并运用这些思路和方法去独立地做课后练习或其他资料上的习题,真正形成"自学、自讲、讨论、点拨、总结、自练"的参与型自学模式。

3.3 让学生互评扬长补短。在检验学生自学结果和总结学生自学经验时,教师的点拨固然重要,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交流也绝不可少,他们可以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通过对别人的评价和总结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4.养成良好自学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自学能力的内容与标志之一。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我认为,基本的自学习惯包括:

4.1 主动预习的习惯。预习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要养成预习习惯,必须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按照读懂一篇文章的要求,预习应做到四步:一画:默读课文,默读之后,马上理解整篇文章的意义,切勿读完了便勾画出自己不认识和不理解的词、句子。二分: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三答:尝试性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四提:提出问题。"有疑则进",有求知欲,则有兴趣。课堂上带着期望而来,就有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发挥主体作用,把功课学好。

4.2 查找字典的习惯。在听说读写中,教给学生三种查字典的方法,使用字典的习惯。一记,在听说读写中,凡遇到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先记下来。二查,用三种查字法的任意一种查出自己需要理解的字词。三联,联系上下文看字、词出处的语言环境。四选,根据上下文选择字义词义,作出判断。五俗,用自己的话将字义词义通俗的表达出来。

4.3 勤于做记号的习惯。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所需教给学生做记号的方法,规范符号,指定内容。内容大致包括七个方面:生字新词,多音字,关键词语,精彩的语句,重要的地方,对某些内容有疑问,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学生处于不同的阅读阶段给相应的内容做记号,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得到了增长,思维也随之不断向纵深发展。

4.4 阅读后写读书随笔的习惯。写读书随笔,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锻炼作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并且教师要教给学生写感受的方法。要根据原文的内容和写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印象最深的东西,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以"感"为主,不过多抄录原文。并做到深入理解原文,领会实质,抓一两个方面写感受。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的原则,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会思、善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学生可以终身受用,只有把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才能把语文知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至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解放教学思想,努力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一定会有更大的发现。

上一篇:略论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体现 下一篇: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