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创新问题浅析

时间:2022-08-22 12:00:05

成人教育创新问题浅析

【摘 要】:文章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了成人教育中的创新问题。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再次,改革教育方法,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注重个性的发展。最后,阐述了开展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0-00

我国经过15年艰苦不懈的努力,2001年12月11终于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它把我们国家的经济、科学、教育和人才置于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之中。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传统陈旧的办学模式中走出来,在知识经济的高平台上办学建院,全面开展创新教育,加大教育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力度,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年轻一代,向社会提供高级技术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一、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构造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创新。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1.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成为一种理念渗透于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从“维持性”、“验证性”、“题海战术”的教学樊笼中解脱出来,实施“创造性”、“创新性”教学。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仍以学科教育为主,学生的学习主要靠机械识记、理解记忆的方式掌握。这种方式重视理解能力,忽视了思维的创造能力,因而导致教学内容划一、形式单一、答案惟一的死板局面,教学过程缺乏创造性,使传授的知识枯燥乏味、如同嚼蜡。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具备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的兴趣,培养自我创新精神。

2.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水。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启动器。学理论、学业务、学英语、学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等是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工作中必须切实改变那种见书不见人、见分不见人、标准答案一统天下的教学倾向,彻底打破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一套教材用多年的落后格局,要树立“不拘一格育人才”的现代教育思想,把创新教育作为深入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3.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弘扬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提倡具有启发性、发现性、独立性和个性化特点的教学方法。(1)强调“教”为“学”服务,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着重强调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2)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3)强调教学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高标准的选择性突破。(4)提倡学生探索众多的设想方案,需要学生进行选择和抉择。(5)强调变动和发展、创新,培养“创新型”、“素质型”人才。(6)强调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我们在谈应试教育的弊端时往往指学生负担过重,而对应试教育忽视创新能力的致命缺陷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育而言,培养创新能力决不是一般的要求,是所有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它将成为评价教育成败与否的最高标准。

1.改革教育方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高职学院的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形成,“管、卡、压”的教育方式只能起相反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设疑、发难,让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学生多在“新”、“异”、“特”上做文章,只要有利于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对于各种各样的“天方夜谭”都应受到鼓励。

2.坚持高职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技术应用型+国际化+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在学校的学习概括为四个“学”,即:学做人,学做事,学求知,学共处。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融合这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过程。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长要靠自己的主动性。一位美国小学校长对前来参观的中国官员说:你提的任何问题都难不住我的学生。中国官员便随意找来一个学生问到:“你知道什么是珠算吗?”这位小学生顿时愣住了说:“不知道”但他接着说:“请稍等。”随即打开电脑,上网查找,立刻把有关珠算的相关知识查到了。这位官员很震惊,他惊讶于美国学生的这种积极、主动、灵活的探索精神,更忧虑于中国学生的死板、被动、教条的学习作风。我们一直启发学生多思、多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注重发展个性,力求培养具有创新、进取、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开展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创”是开创、创造,“新”是新的、充满生机的、具有新颖性。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的素质教育。其中以学习教育为最佳方法,以教学训练为最佳方式。

1.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固然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如果不树立创新意识、提供创新机遇、发展创业能力,其创新能力同样不能得到锻炼。高职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市场需要进行改革,如基础课以电脑软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专业课采用仿真软件,让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完成实践训练的教学要求,在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广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

2.学会创造已成为当代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开设创造学课程是有效途径。让创新教育从单纯的“第二课堂”摆脱出来,使创造学以科学的体系、规范的管理和特有的功能,围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肖云龙,创新教育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26.

[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如何让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下一篇:独生子女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