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实体出版物的进出口

时间:2022-08-22 11:47:26

日本实体出版物的进出口

近几年,日本出版业持续不景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出版物的进出口,造成贸易总额大幅下降,市场日益低迷。

一、日本实体出版物走向国外

日本实体出版物出口的态势,可以用“坐过山车”来形容――2010年虽增长不少,2011年却减少很多。

1.出口总额减少8.9%

据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的最终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12月,日本向世界各国的实体出版物出口总额为115.9715亿日元(1万日元约合780元人民币),与2010年相比减少8.9%。其中,图书出口额为73.1272亿日元,与2010年相比减少6.0%;杂志出口额为42.8443亿日元,与2010年相比减少13.6%。如表1所示:

日本实体出版物的出口额,以日元为基础、按批发价的原价计算,其数据来源于在世界各国营业的日系书店和图书批发店(公司),以及若干外国的图书批发店(公司)。据日本出版文化国际交流会的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在欧美及亚洲各国,日系书店及图书批发店(公司)总计为111家。

2011年日本实体出版物的出口状况很不好。比如杂志,根据2011年全年的统计,与2010年相比,日语原版杂志向亚洲各国的出口均呈现下降趋势。在欧美各国,日语原版杂志的出口也是大多呈现减少趋势。与2010年相比,在日本实体出版物出口的最大对象国美国,日语原版杂志的出口减少了8%;在加拿大,则减少了80%;在英国和德国,日语原版杂志的出口也是锐减。在南美洲的巴西,这个可能是世界上日本移民最多的国度,与2010年相比,日语原版杂志的出口也减少了10%。

2011年日本实体出版物减少的原因多多:由日元定价为基础换算的零售价格过高,国外读者越来越难以接受。支撑世界各国日系书店店堂零售额的出版物,其中大半是日语原版图书和杂志,而过去一直“吃香”的由日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一个・日本”(“ブックス・オン・ジャパン”)的英语版图书,其出版品种急剧减少,加上廉价版图书的增加,这些都成为制约出口额的因素。此外,在世界各国工作的日系公司职员和日系银行职员不断减少,也意味着日本实体出版物在国外的读者减少。不妨认为,世界各国的日系书店销售日本实体出版物,进入艰难时期。

2.对欧美国家出口普遍下滑

分析2001年至2010年日本实体出版物的“出口统计”,也不是每年与上年相比都是减少。例如,2001年至2005年这5年,每年与上年相比都是减少。但是,2006年至2007年这2年,每年与上年相比均增长5%;2009年与上年相比增长3%,2010年与上年相比更是增长了22%。为什么2011年与上年相比却大减8.9%呢?

究其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在世界各国开店营业的日系书店本身吧!

纵观世界各国,在店堂零售和批发日语原版图书、杂志和报纸的书店或批发店,在美国最多,总计为26家。纪伊国屋书店开了17家,三省堂书店开了4家,旭屋书店开了3家。这些书店或批发店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等大都市。从这些大都市的店铺数量看,最多的是洛杉矶,共有5家;加州的托兰斯有3家,旧金山、萨克拉门托、圣何塞、圣迭戈各有2家;在纽约,只有纪伊国屋书店开的1家书店和讲谈社开设的1家美国公司。而在美国的东海岸,日系书店或批发店却比预想的要少得多。店铺覆盖率不到位,出版物的覆盖率就受到影响。日本在加拿大开了4家书店,日本实体出版物的出口额与上年相比成倍增长,值得关注。在南美洲,只有巴西的状况最好,除去日语原版杂志的出口不景气,日语原版图书的出口与上年相比竟然增长40%。

日本对欧洲各国的出版物出口额,除了来自店堂销售的日语原版出版物的零售额以外,主要来自日本对这些国家直接出口的英语版理工医学图书。按照日本对不同国家出口额大小的排序,排前4位的分别是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与2010年相比,只有法国增长60%,而英国减少5%,德国减少30%,荷兰减少5%。从日本对欧洲各国的出口分析,英语版专业图书和学术杂志出口额有逐渐减少的倾向。

3.对亚洲各国及地区出口前景看好

近几年,日本实体出版物出口逐步增长的地区主要在东南亚。日语原版图书出口额最高的是中国台湾,其后依次是中国大陆、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日语原版杂志出口额最高的也是中国台湾,其后依次是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大陆、新加坡和菲律宾。

在亚洲各国及地区,纪伊国屋书店开的日系书店最多,总计有13家。这些日系书店对日本实体出版物出口功不可没。不过,日本对亚洲各国及地区出口日本实体出版物,主要还是依靠当地的零售书店和批发书店(公司)。日系书店比较多的国家及地区,分别是:泰国,共有13家;中国台湾和韩国,均为9家;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均为6家;印度为4家、印度尼西亚为3家;马来西亚和越南,均为2家。亚洲各国及地区的日系书店,除了销售日语原版图书和杂志以外,同时还销售由日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出版物和汉语出版物。

在亚洲各国及地区,由于希望到日本进修、留学、工作的年轻人不断增多,为了学习和掌握日语,购买日语原版书刊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今后的出口大有益处。此外,这些年轻人同时也有学习和掌握英语的愿望,所以,日本出口廉价版英语图书的前景看好。

二、国外实体出版物走向日本

延续2010年的颓势,2011年日本出版物进口进一步下滑,以往大受欢迎的国外实体出版物特别是英语出版物,如今却大受冷遇。

1.从中国大陆进口中文图书增长45%

据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从世界各国进口的出版物总额为288.0737亿日元,与2010年相比减少9.4%。其中,图书的进口额为216.4317亿日元,与2010年相比减少4.4%;杂志的进口额为71.6420亿日元,与2010年相比减少21.6%。

日本的出版物进口额,以日元为单位、按照批发价的原价计算,统计对象限于在店堂零售外文出版物的日本国内的大型书店、洋书专卖店、出版物进口店以及批发外文出版物的公司和业者。这里的洋书销售(批发)店(公司)的数量,仅是加盟日本洋书协会的店(公司)的数量。2011年,加盟该协会的洋书销售(批发)店(公司)为33家,如果加上准备加盟、但还没有加盟的欧明社和纪伊国屋书店,那就是35家。所以,日本国内在店堂销售外文图书、外文杂志和外文报纸的一般书店,不在以上35家之内,其销售额也无法进入本文的统计范围。

在过去10年里,日本的进口国外实体出版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图书,另一类是杂志、报纸和其他定期出版物;从2007年起,其进口额每年与上年相比都是呈现减少趋势。

2011年日本图书的进口额为216亿日元,与2010年相比减少4.4%。按不同国家划分,减少最多的是美国,为78亿日元,与2010年相比减少36.2%;其次是英国,为60亿日元,与2010年相比减少28.2%。在日本的外文图书进口额中,英语版图书的进口额占60%以上。来自中国大陆的图书从2010年起却出现反弹,排第3位,占日本外文图书进口额的13.8%,2011年与2010年相比大增45%。如果用中国大陆的时髦说法表述,那就是“出版‘走出去’成效显著”。由于在日本留学、工作和定居的韩国人急剧增加,日本进口的韩语图书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与2010年相比大增50%。之所以来自新加坡的图书也增加很多,是因为欧美理工医学类图书出版社,把新加坡作为向亚洲各国出口出版物的基地。减少最多的是荷兰,2011年与2010年相比减少80%,减少的原因不明。

2.杂志、报纸和其他定期出版物进口额不断减少

在杂志、报纸和其他定期出版物方面,进口的负增长更加明显,与2010相比锐减21.6%。无论是英语版的杂志,还是英语版的报纸,减少的比重都是压倒性的:排第1的英国,减少30%;排第2的美国,减少28%。荷兰有稍许增长。法国也减少30%,这是因为日本人对法语的兴趣有所减弱。巴西减少20%,难道是因为在日本的巴西人正在减少?比较出人意外的是,意大利增加10%。

预想之外减少的,还有来自亚洲各国的进口额。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中国大陆减少10%,中国台湾减少50%,中国香港减少30%。也是近邻的韩国,减少也很多,为30%。一直以来,日本通过新加坡进口很多欧美理工医学类专业杂志,新加坡在日本外文报刊的亚洲进口额中贡献最大份额。与2010年相比,新加坡虽然减少10%,但这个10%所占比重很大,实际减少就很多。

按杂志、报纸进口额多少排列顺序,第1是美国,第2是荷兰,第3是英国,这3个国家占报刊进口总额的80%。之后依次是新加坡、韩国、法国、中国香港、意大利、德国和中国大陆。

近年来,杂志、报纸的进口额不断减少,原因错综复杂,多种多样。从日本的出版物进出口历史分析,只要出口不景气,进口就跟着不景气;只要国内的出版业不景气,对国外出版物的需求就跟着不景气,前者始终制约和影响着后者。从1.27亿的日本人来看,对外文杂志和外文报纸普遍很疏远,更不要说养成自费购买阅读的习惯。由于互联网自动翻译功能的健全,从母语直接获取世界各国信息变得非常容易,日本当代的大学生和大学院生,对学习外语的兴趣因此也越来越低。

3.要紧的是促进国民阅读

从目前的日本看,要增加外文出版物的进口,其中一条就是要提高国民阅读外文出版物的兴趣。阅读外文出版物的读者越多,外文出版物的购买量才可能越大。日本三大主流报纸之一的《朝日新闻》,好像洞察到了这一点。《朝日新闻》周日版的“地球”栏目,每期介绍世界各国的10种畅销书,在“为读者找好书,引导读者看好书”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TD―SCDM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应用 下一篇:人文社:新辟走出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