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时间:2022-08-22 07:51:41

英语教学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紧迫任务。教师要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必须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的同时, 注重改革实践中的深入探索, 努力研究如何把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和操作模式,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何才能实施好素质教育呢?

一、构建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望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让他们德、智、体、美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简单短小的对话教学为例,如介绍、就餐、看病、告别、旅游、教学问候、提出建议、情绪喜好、英语学习交流等等,以四人为单位进行对话练习,并进行全班示范表演。熟练之后,让学生做出类似的对话或者利用替换词进行表演。在成个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受到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们自觉地参与这样的对话训练,在对话训练中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表演能力及风趣幽默的性格。适当的时候,教师也可参与到其中,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驾御语言的交际能力,并能自然地根据说话人的内容长短而灵活机动地变化。

二、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 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动因。学习动机如何, 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英语课上,我重点做学习英语重要性的教育, 先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求知欲。材料尽量丰富, 讲解力求生动。使学生志存高远, 明确学习英语的正确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建立起学好英语的决心。

2. 培养兴趣

兴趣是动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习单词read, study, sing, dance 时, 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 可以让学生用动作表演这几个单词, 其他学生来猜。又如, 学生好胜心强, 在复习旧课时, 让学生比比, 看谁说出的单词和句子多且准确, 获胜者得到小奖励。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情景、组织游戏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变成接受教育的积极参加者, 他们学会乐学。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使每一个学生敢说、乐说

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 它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

1. 给予学生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初学者开口说英语, 既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 又害怕出错而羞于尝试。这时, 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欣赏的眼神, 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份由衷的赞许, 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给予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深切的期望, 也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向教师所期望的方向积极努力, 并将教师的真切期望和热情鼓励内化为自爱、自尊与自信, 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2.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英语, 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 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 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 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 教师可以多设计运用英语进行的活动、游戏和竞赛, 有意识地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机会, 提高他们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对于发音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不要苛求, 不要过分在意他们难以克服的发音障碍。教师还要和全班学生一起共同理解、尊重和鼓励他们, 为他们营造一个说英语的宽松氛围。

四、突出交际性, 是提高英语素质的关键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 学习英语是为了培养使用这种工具的能力, 而这种使用能力的培养必须在使用的过程中培养。英语课堂应努力做到教学交际化。

1. 教师坚持用英语讲课

教师坚持用英语讲课, 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 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 使每一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地形成听觉记忆, 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有些教师可能认为, 学生所学的英语语法知识有限, 词汇量不够, 如果全部用英语授课, 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其实不然。教师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坚持用学生已知的语言教授新课, 另一方面, 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果总是不相信学生, 不敢用英语与学生交流, 那么,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又从何谈起呢? 当然, 汉语对英语有一定的正迁移, 在必要的时候, 教师也可适当使用汉语辅助英语教学。

2. 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具有交际性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它虽不是完全自然的交际性活动, 但与机械的语言操练相比, 更贴近生活、真实自然。在这种准交际性的活动中学习英语, 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 掌握语言技能, 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开展交际性活动的关键是师生双方、学生之间要有信息沟。这样, 学生就有强烈的交际需要和欲望, 在渴望获得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教师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创设和利用信息差,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交际活动。

3. 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

课堂上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提问方式比较单一。即使教师对每位学生提问一次, 每位学生也只能作一次回答。更为不利的是, 学生不能主动地提问和表达思想, 积极参与。如果变单一的师生问答为教师问、学生答; 学生问、教师答; 学生问、学生答, 则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大地提高学生说英语的机会。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模式的优化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革教法,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从“独奏者”的角色逐步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教师的“启发式”发展到“参与式”,从“封闭式”发展到“开放式”,动之以情、导之以趣、授之以法,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英语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因此,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上一篇:浅析双关语在广告中应用的负面影响 下一篇:丰富表象 调动情感,写自己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