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2-08-22 04:10:51

温针灸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类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温针灸配合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达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几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针灸配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关键词温针灸桂枝茯苓胶囊原发性痛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100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原发性痛经患者98例,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类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年龄14~27岁,平均21.2岁;病程0.2~4年;对照组49例,年龄15~25岁,平均22.1岁;病程0.25~3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方法:治疗组给予温针灸配合桂枝茯苓胶囊。取穴为关元、三阴交。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患者排空小便后仰卧,皮肤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直刺关元穴l~1.2寸,施搓针手法,使针感向会传导,再刺双侧三阴交1~1.2寸,提插结合捻转,使针感向大腿方向传导,再将长约2cm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灸完后再换用艾条插于针柄施灸。第2根艾条灸完后取针。每天1次,时间30分钟左右,始终保持患者耐受的温度。7天为1个疗程,行1~3个疗程。同时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930mg),日服3次,经期停服,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口服消炎痛,每日3次,每次25mg。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②有效: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③无效:疼痛未见改善。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的治疗结果,见表1。

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6例),其次还有头痛、眩晕等(2例)。治疗组副作用轻微,仅2例出现轻微恶心、胃部不适,但可耐受。

讨论

原发性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而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发病机理主要因这个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加上素体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治疗的关键是通调气血。本组研究中取穴为关元、三阴交,其中三阴交是肝、脾、肾三阴经的交会穴,是治疗本病的主穴,灸之能养血益气,补益全身血分之亏虚;关元为任脉经穴,通于胞宫,可理气活血,调理冲任。温针灸是在毫针针刺留针过程中,于针柄加热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现代研究表明,温针治疗痛经,可能是通过经络感传和神经传递作用,解除子宫平滑肌痉挛,调节前列腺E2的分泌,从而达到镇痛的作用[1]。在温针灸治疗同时给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主要作用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黏度,改善局部微循环,并且长时间服用可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内分泌功能[2]。温针灸通过对穴位刺激,激发经气,疏通冲任经脉,促进气血运行,增强盆腔血液循环,在此基础上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可以使药效快速发挥出来,从而迅速缓解疼痛,共同达到化瘀止痛的作用。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有效率高达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几乎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胡萍,陈尚杰.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6(5):21-22.

2孙卫华,赵琳等.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90例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2(24):1122-1123.

上一篇:改进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240例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