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时间:2022-08-22 01:45:30

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现状分析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中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取决个体的态度,经过调查、访谈发现体育锻炼的态度积极不高的原因,提出培养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形成的策略,提高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状况。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态度 原因 策略

体育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日光、空气、水)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锻炼已成为现代人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生活方式之一,能否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取决个体的态度,学校体育是培养体育锻炼态度的重要阶段,经过调查、访谈发现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积极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方法,这对当前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积极不高的原因

(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学生在校期间的是参加体育活动比较被动,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在受家庭环境影响方面,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重文轻武的现象,学校升学压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学生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甚至在思想上排斥体育。有相当部分家长不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些学生"挤点"时间参与锻炼活动,常被家长斥之为“贪玩”、“不好好学习”。更有甚者,连双休日学生自主时间也被剥夺,不是要求做家庭作业,看书,就是参加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兴趣班。

(三)在学校内,制约学生参与锻炼集中反映在受场地限制和没有锻炼器材上。场地限制是学校普遍存在问题。而对于学校体育器材的购置、使用、管理,学校还没有落实到实处。一般上完体育课后都“刀枪”入库,不能充分利用。

(四)体育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注重技术动作的学习,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教法形式单一,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教材内容选择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五)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呵护多于对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怕苦怕累思想较为普遍。

二、培养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形成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激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积极、自觉的参与。著名教育家马申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益。”应注重学生在自觉参加锻炼习惯的培养,树立体育锻炼的观念,使学生能健康地学习,生活工作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弱化其竞技成分,加工改变具有娱乐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技战术特征的教材,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例如,在排球的扣球教学中,若根据学生弹跳情况调整网的高度,让学生体验到跳起扣球成功的感受,自然会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技术、弹跳、力量等也会自然提高。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女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再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合理的安排各项技术的学习,做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创新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不仅重视技能上的评定,更应看学生参与锻炼的态度,注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即把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学生评价、小组长评价相互结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五)开展体育竞赛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外活动。通过参与体验竞赛,更可以磨练意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和团结协作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运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如:跳绳、踢踺子、俯卧撑、两人三足跑、排球自垫等,成立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兴趣小组,组织班内小组赛、年段赛,使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让每位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形成一股体育锻炼的热潮。

(六)观赏体育比赛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运动,欣赏体育美的重要手段。不断地使学生由观看比赛转化为自己参与比赛,参与锻炼,是培养体育意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比赛,适时进行引导、讲解,使学生懂得观赏体育比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通过讨论、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由“看热门”变“看门道”。

(七)充分发挥体育宣传阵地的主导作用,以校园体育卫生板报、校广播站等主要阵地,宣传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卫生、体育新闻等内容,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认识健身的重要性,能区分健身运动与竞技运动的关系,领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正确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八)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体育场馆建设,让学生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校外体育场、馆应免费向学生开放,学校的体育器材管理做到课堂内外有器材,开展好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

(九)建立家校联系,共同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努力。

三、结论

经实践证明,调动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态度初有成效,能正确引导当代中学生形成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体育锻炼生活方式,掌握了中学阶段体育锻炼的途径与方法,提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们仍会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陈建嘉.体育、体育与健康[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2] 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1.

[3] 赵洁,赵青.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基本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2004.6.

上一篇:休闲健身项目开设对学科类学生参与休闲健身的... 下一篇:简析中小学开展网球运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