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浅析

时间:2022-08-21 10:55:13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浅析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先进制造业的价值,提出了回归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美国再工业化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客观要求,更是立足于保持长期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举措,这将极大地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对美国经济本身和中国经济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为将美国再工业化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我国应从延伸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拉动内需、推进加工贸易转型以及促进人力资本快速积累等方面加以应对。

关键词:美国再工业化;国际金融危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自主创新

一、 美国再工业化概述

在美国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回归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再工业化的内涵和动因加以深刻把握,对其影响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使我国更好的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所带来的挑战。

1. 内涵。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工业衰退、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投资停滞、科研经费减少以及制造业生产率增速下降。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学者Amitai Etzioni于1976年最早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概念。他认为要扭转工业生产率的下降趋势,增强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就必须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再工业化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又一阶段。它特别地处理产生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从工业周期的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例如从增长走向成熟、衰退或者结束时所发生的调节问题。工业政策就是针对那些处于困境的工业或者产业实施调节的措施”。21世纪初,又有学者提出“所谓再工业化,实际上是在某些地区工业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由于市场时空环境发生改变而出现衰落,根据所处自然社会条件对产业、产品重新定位,调整结构,培育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充实产业基础和提高企业素质,推进更高水平工业化的进程”。

2. 动因。美国再工业化的动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摆脱金融危机,解决就业及需求矛盾。2002年1月,美国的失业率为5.7%,此后这一数字呈现出波动性上涨趋势,2009年10月达到10%的高峰值,此后虽然略有回落,但至2012年10月仍高达7.9%。美国2002年月度平均失业率为5.78%,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高达9.63%。严重的金融危机促使美国对去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去工业化在过去几十年对美国经济社会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制造业企业数量和产值比重持续下降,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而高端服务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传统制造业部门的劳动力难以适应高端服务业的岗位需求,大部分会转移到低端服务业部门;二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部门,低端服务业部门工作不稳定、工资水平普遍较低,这导致转移过来的劳动力工资增长速度下降,消费需求不断减少。美国虚拟经济虚假繁荣的背后是社会就业及需求矛盾的日益积累,是劳动人民购买力的相对缩小,这就为日后美国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埋下了祸根。随着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社会潜在的各种矛盾都凸显出来,这迫使美国各界反思以往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复兴传统制造业以增强本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扩大出口已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

第二,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尽管美国现在依然是首屈一指的全球经济大国,但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这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下降。尽管美国依然是首屈一指的全球经济大国,但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这要体现在随着一批新兴经济国家的崛起,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一比重已经从1970年的35.38%下降至2011年的21.56%,降低了约12个百分点。而同期中国、印度、巴西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0年的3.16%、2.19%、1.46%上升至2011年的10.46%、2.64%、3.54%,分别上升了7.7%、0.45%、2.08%。另一方面,美国总储备额占世界总储备额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一比重已从1995年的9.69%下降至2011年的4.52%,下降了5.17%。而金砖五国总储备量占世界总储备额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9.75%提高到2011年的37.44%,上升了27.69%。这16年间,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总储备额分别增长了3.17万亿美元、0.28万亿美元、0.3万亿美元、0.48万亿美元、0.04万亿美元,在世界总储备中的比重分别上升了22.95%、1.25%、0.13%、3.2%、0.16%。美国要想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就必须实行再工业化战略,通过振兴实体经济来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美国再工业化本质上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要打造支撑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高端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以及相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影响”。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以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发展迅猛。然而,美国要想实现向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尚需充分发展,因为制造业主导着一国的工业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托,是解决就业的主要管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它比其它产业更能拓宽经济领域,促进经济向更深、更专业化的层次发展。从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看,美国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由农业经济主导到工业经济主导,现在正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工业化社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一进程或者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为只有实体经济能够提供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转型才可能顺利实现。而美国过去几十年的去工业化政策削弱了本国的工业基础,造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脱节,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因此,美国只有重归再工业化的轨道,全面振兴实体经济,才可能摆脱经济危机,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二、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影响

1. 机遇。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契机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有利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将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迫使我国外部导向性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而加快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2)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及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3)有利于减少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国际游资。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吸引大量资本回流至美国,从而减轻国际游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利影响。(4)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美国在推进再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出口,减少对华贸易逆差,有可能向我国出口一些高科技产品。因此,我国可以在吸收消化美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

2. 挑战。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些不利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可从两个角度去剖析: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当前,虽然制造业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但其总体水平并不高,存在许多问题。另一方面,美国再工业化的负面影响。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将充分发挥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对我国制造业产品形成强大压力,不断压缩我国制造业的原材料利润空间,而我国经济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制造业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压力不断加大。此外,由于美国再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程度不足以启动国内消费市场,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美国将在较长时期内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以协助再工业化目标的实现。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冲击,严重打击我国的外部导向型制造业。

(2)对中国对美贸易的影响。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79年到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获得了极大发展,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3 853.4亿美元,增长了约157倍。从2000年开始,中国成为美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逆差国,此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逐年攀升,2010年已达到1 812.7亿美元。从2002年开始,中美双边贸易额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额都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两国经济关系日益紧密。然而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将对这种关系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一是加剧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在推进再工业化的过程中,会鼓励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回归本国,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将与中国外部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市场份额之争,从而加剧两国贸易摩擦。二是影响中国对美出口。美国在推进再工业化的进程中,将逐步完善促进本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生产更贴近本国市场需求的商品,同时对外国商品设置更严格的准入条件,这无疑会削弱我国商品的商场竞争力,增加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难度。三是影响中国进口调控力度。我国增加进口的重点是国内紧缺物资以及先进技术和设备,而美国再工业化后,对华出口商品可能与我国对美出口商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同质性,这将导致我国的进口需求与美国的出口商品内容不符,从而增加我国的进口调控难度。

(3)将缩短中国的人口红利期。马灜通根据他的研究结果指出:“中国人力资源极其丰富,据他推算,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为8.77亿,2008年末将增至9.47亿,2009年起才开始步入增速急剧衰减阶段,直至约2026年才在规模达10.3亿时停止增长”。当前,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廉价而又丰富的劳动力,正是在这一优势的支撑下,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然而,这一状况可能被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打破。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将极大地影响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缩短中国的人口红利期。这主要是由于中美两国制造业实力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美国本国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是高于中国的,而且美国拥有相对完善的技能人才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再加上大量非法移民所提供的廉价劳动力,这些都有利于重振美国制造业;而当前中国面临着劳动力成本攀升、未富先老、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已开始出现部分低端制造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人口红利期正在快速缩短。因此,要想抵消人口红利期限缩短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和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开发力度,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

三、 我国的对策

1. 增加产品附加值,延伸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在现代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使得生产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展,不仅包括生产过程的加工制造,还包括增值过程中的产品研发、物流、销售等环节。在制造业的价值链上,产品增值过程的各个环节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它的利润空间远远高于生产过程的加工制造环节。当前,我国制造业虽然在加工制造环节有一定的成本比较优势,但在产品研发、物流、销售等产品增值环节要落后于美国。面对劳动力成本攀升削弱我国传统制造业竞争优势、美国再工业化挤压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空间的严峻形势,我国应在拉伸和延长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营销和售后方面增加投入,不断提高中国制造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从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亮点。目前,中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育程度上差距不大,中国完全有可能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者。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应顺应国际潮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抢占先机,使中国经济立于长久不败之地。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扶植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医药、生物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全面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 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弱化,我国只有对制造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幅度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所带来的挑战。可以说,“未来的制造业竞争,首先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着核心关键技术少,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因此,中国制造业必须在自主创新方面下工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身的创新主体地位,努力实践好“干中学”。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积极发展“生产者驱动”型生产网络,逐渐替代“购买者驱动”型生产网络;引导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创新型企业转变;努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引导创新型人才向企业流动;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建立鼓励创新的有效机制,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和潜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整合已有的各种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资源的区域集聚,形成创新集群;集中科研力量突破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4. 启动国内消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需求。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充分挖掘国内消费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由于在我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中,相当一部分是靠对美国出口拉动的,但随着美国再工业化和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我国对美出口的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因而启动国内消费已迫在眉睫。启动国内市场需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多管齐下促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说来:(1)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重;(2)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3)转变国民原有的消费理念,将消费和储蓄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引导国民积极适度消费、科学消费;(4)努力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保证国民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5)培育和完善我国民间投资市场,启动民间投资,刺激生产性投资需求;(6)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增强消费者对商品消费市场的信任度;(7)通过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留给企业更大的利润空间,刺激企业的投资欲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5. 稳定对外开放政策,推进加工贸易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体现就是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客观的讲,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的起飞阶段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实现了经济腾飞,原有的加工贸易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美国再工业化给我国加工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都客观上要求我国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因此,我国应在保持对外开放政策稳定性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贸易和投资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具体说来:(1)制定有利于贸易和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从整体上优化我国的市场环境,提升我国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竞争力,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便利条件;(2)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减轻成本压力,激励、引导企业加快贸易转型的步伐;(3)保持对外贸易政策和外商投资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外资从加工贸易领域流向高端制造业领域;(4)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工序向标准化、精准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增强我国外贸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宝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影响及我国的对策.中国产业,2010,(2):5.

2. 杨仕文.美国非工业化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223.

3. 王展祥,王秋石,李国民.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探析.现代经济探讨,2010,(10):41.

4. 李蕾,郑长德.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研究综述.珠江经济,2008,(4):55.

作者简介:邢华彬,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庞志,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上一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机制探析 下一篇: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