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药研究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21 08:32:25

临床用药研究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方法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从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仅通过单纯化疗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通过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转移灶治疗效果、血清钙变化情况、疼痛缓解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采取对照治疗后,治疗组骨转移灶临床有效率为76.7%显著优于对照组62.8%,而且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86.0%显著优于对照组74.4%,同时观测两组患者血清钙变化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都显著占优,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唑来膦酸;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120-02

非小细胞肺癌属于常见肺癌的一种,在没有得到有效医治的情况下,会向逐渐迁延至晚期肺癌,进而向骨组织发生转移,进一步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1]。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取化疗的方法,但是应用效果相对较差[2]。该研究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效果,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男53例,女33例,患者的年龄在3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2.3)岁;患者的病理类型如下:腺癌42例,鳞癌35例,腺鳞癌9例;患者骨转移灶的情况如下:脊柱41例,肋骨20例,其他部位25例;所有患者均无化疗禁忌以及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心肝功能不全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一线化疗,采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加用顺铂25 mg/m2的方案进行治疗,每3周作为1个周期。治疗组患者增加唑来膦酸4 mg/次,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5 min,每3周1次[3]。在2个周期之后复查骨X线以及骨显像。血清钙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6周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

1.3 疗效评定

1.3.1 骨转移灶效果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指的是患者的所有转移灶都消失或者钙化;部分缓解指的是转移灶缩小或者出现钙化的现象;稳定指的是患者的病灶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进展指的是患者的病灶出现增大或者是出现了新的转移灶。

1.3.2 疼痛缓解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指的是患者的疼痛感完全消失;部分缓解指的是患者的疼痛出现明显的减轻现象,并且患者的睡眠不受影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微效指的是患者的疼痛感有稍微的减轻,但是生活和工作还是受到影响;无变化指的是患者的疼痛感没有减轻或者加重[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骨转移灶治疗效果

2.2 患者疼痛缓解情况

2.3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钙的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肺癌极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可以达到肺癌的80%左右,尽管早期诊断效率较高,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没有严格进行临床治疗方法,最终仍然会导致病情恶化,进而发展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逐步向骨组织迁延[5]。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主要采取化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患者身体机能较差,使得化疗后病灶的改善情况不高,因此不少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而死亡[6]。该研究通过对该院收治的该类患者进行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的方法,发现该疗法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该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研究认为,骨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最多的部分之一,其中以腺癌发生率最高,其次是鳞癌。通常来说,骨转移其本身短期是不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但是如果不能够尽早救治则会导致骨相关事件出现的概率提高,这些事件主要有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7]。研究表明骨转移大多数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骨痛。患者疼痛程度的轻重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8]。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手段来看,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主要有止痛药、生物靶向药物、放射性核素治疗以及放疗等手段。但是上述的这些治疗方法都不能够彻底治疗全身的多发骨转移病灶,治疗效果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已有研究表明采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它能够有效阻止肿瘤细胞与骨质相结合,从而阻止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和发展,并且治疗骨转移所导致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该组研究也对其予以验证,采取联合治疗的治疗组,其骨转移病灶的有效率、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以及预后效果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秦燕,冯奉仪.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的临床适应症及相关毒性[J].癌症进展杂志,2008,6(1):16-20.

[2] 孙辉,周军田,张燕军,等.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溶骨性骨转移疼痛临床研究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5):885-888.

[3] 赵翌,李疑,白松,等.唑来膦酸治疗癌症骨转移疼痛临床观察[J].癌症进展杂志,2009,3(4):395.

[4] 陈惠国,黄邵洪,罗学平,等.临床用药研究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13):1744-1746.

[5] 詹启敏.恶性性肿瘤侵袭与转移[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2011:219-220.

[6] 李河钊.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下旬刊):768-769.

[7] 虞继红.唑来膦酸钠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肺癌骨移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7):89-90.

[8]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60-461.

(收稿日期:2013-12-04)

上一篇:更昔洛韦联合加强龙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下一篇: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