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人才培养及其就业实践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21 06:53:36

导游人才培养及其就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 要】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稳定增长的居民收入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导游人员。本文探讨了组织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及学生就业出口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导游人才培养 就业实践 学生就业出口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62-02

一 引言

旅游业一直以来被称为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可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动旅游接待事业的大发展,旅游接待规模在不断扩大,旅游服务层次也不断提高,导游行业岗位对导游人员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从我国持证导游的级别来看,不同级别的导游人员构成比例不平衡,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持证导游为60万人,其中,中级导游2.4万人,高级导游1400人,特级导游27人,其余均为初级导游。从我国导游队伍的学历结构上看,工作在第一线的导游绝大多是以高中、中专学历为主,本科以上的高学历人才仅占19%,外语类导游的学历要比中文(普通话)导游略高,但大专以下学历仍占52%。而且,导游队伍语种结构单一,大多数都是普通话导游,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导游相对不足且有着较大市场需求,韩语、泰语等一些亚洲周边国家的外语类导游十分奇缺,而这些小语种导游正成为中、高级导游中的一支日益壮大的力量。可见,导游行业岗位缺口相当大,中、高级导游的需求更是空前高涨,云南省乃至全国都急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职业技能强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中文导游和外语类导游。

二 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践教学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获得由国家旅游局统一印制核发的导游员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含金量比较高,因为只要取得了该证书就表明持证人取得了步入全国旅游行业、从事导游工作的资格。

紧密围绕资格考试这一有利抓手,我校在组织培训和教学实施方面努力构建“就业导向、能力主导、三维渗透”的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渗透与融合来实现导游人才的全面打造:首先准确快速把握和定位培养目标市场,强调以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口为导向,不求培养旅游“全才”和“通才”,而是着力于为学生精要讲解导游资格考试主干课程及相关理论知识,并在整个教学过程别突出以实用的职业能力训练为主导的实践教学,同时辅以全方位渗透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养成。下面就培养目标的实现概述如下。

1.以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口为导向

从本质上讲,导游工作是一门应用型和实践型较强的职业,加之21世纪导游工作面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各旅游行业对导游人才的选拔也越加严格和苛刻,毋庸置疑,这对培养高素质导游人才的高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首先我校根据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深入了解我国旅游市场的需求,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确定新形势下实用型导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坚持“教最新的、学有用的;必须够用、学以致用”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其次我校从满足企业人才规格需求和招聘用人单位要求入手,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与标准积极开展教育和培训,在教学实践中着重突出职业综合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同时将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教育等重要内容渗透到每门课程的讲授与学习中。

2.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的实践教学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能反映导游人才培养教学特色的就是实践教学,这不仅充分显示了导游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高度结合,而且还是“学生”身份向“导游”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也是促进人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顺利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指导方针,注重“教、学、做”一体化,重视实践操作,努力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导游理论知识体系要求,突出职业综合技能的培养与发展。因为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能力是靠训练的。所以,在时间分配上,应努力将校内外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相结合。比如,轮流开展课堂学习以及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践训练这个过程就是学生通过从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这不仅使学生从实际经验中检验并掌握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帮助学生为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并初步具备了导游工作所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逐步掌握了适应未来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在校内建立各种导游培训设施,如多媒体教室、模拟导游实验室、礼仪和形体训练室等;另一方面在校外与几个旅游景点和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在相应课程内容授课过程中和结束后,定期安排学生去进行实地训练和顶岗实习。

在知识内容的传授方式上,打破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坚持“师生互动、实践为主、突出技能、交流沟通”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式教学方式,努力探索建立多渠道的获取式教学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以此激发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如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构建师生与生生互动式课堂为目标,创立学生参与、能力主导、加强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课堂,从而体现了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精髓。简言之,针对不同考试科目的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化的差异,主要采用四种方式进行课程知识讲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教,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以能力为主导、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双管齐下的双元强化方式;(2)由教师精要讲解辅导、发放考试大纲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更多利用网络作考前答疑、学生参加模拟考试等四个环节构成的自学辅导方式;(3)教师尽可能减少课堂讲授的比重,更多采用师生互动交流的强化训练方式;(4)教师精讲难点和重点,学生更多地参与培养实践运用能力的“精讲+实践”活动。

3.辅以全方位渗透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养成

在导游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还针对导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作出调整,努力以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式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导游人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要。这是因为,导游工作的特点及其旅游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游人员不仅应具备娴熟的导游业务技能,如较强的职业意识与职业常识、语言表达和沟通交际能力、合作与管理的能力、规范服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特殊问题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等;还要具备扎实的人文科学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理论涵养,如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观察力、分析力、创新力、审美能力以及丰富的历史、社会与科技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等。

三 该模式实施应用情况

近年来,受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而导游,特别是中、高级导游和领队这一类的职业却能切实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如今,考取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已成为越来越多在校大学生的考证热点,许多学生都赶在毕业前考取导游资格证,为就业增加一个选择。

为此,我校以职业资格考试为背景,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加相关培训,力争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考取导游资格证,既帮助学生掌握从事导游工作的相关职业技能,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形成对其未来工作和生活至关重要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大大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为他们今后从事导游工作或是旅游行业其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就业基础,使得我校部分学生毕业后立即就能上岗就业。

实践证明,近年来,我校部分选择从事导游工作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我校培养的学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上手快、作风朴实、能吃苦耐劳等特点而深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和重用。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校所构建的这一模式对于学生毕业后迅速就业上岗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 结束语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人才短缺和市场需求的激增势必将已存在的供求矛盾扩大化。为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向高校提出的导游人才培养要求,并推动云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我校的总体思路是,依据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所规定的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着眼于培养符合社会和旅游行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导游人才。这不仅是旅游企事业单位用人的原则和标准,也是高校本身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培英.试论我国高校导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

[2]谭杰.基于创新旅游人才培养视野下的德育工作探讨[J].黑河学刊,2011(2)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试论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下一篇:美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分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