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5 12:08:03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1篇

伴随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着眼于基本技能和基层管理的传统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旅游企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亟待进行调整[1-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旅游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管理的国际化旅游管理人才,满足旅游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 旅游管理人才市场需求较大

江苏师范大学地处徐州市,旅游管理学生就业主要面向长三角。长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长三角旅游业的迅猛发展。2010年,江浙沪共接待入境游客2189.72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51.15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8.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856.34万元,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地。

2010年,江浙沪共有1807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139家,678家a级旅游景区,4311家旅行社。三大旅游行业共吸纳劳动力43.5万人,其中星级酒店吸纳劳动力28.8万人,成为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旅游行业,a级旅游景区安排9万人就业,旅行社从业人数为5.7万人。按照江浙沪地区每年旅游从业人员需求以10%的速度增加,则每年新增从业人员4万人,旅游人才需求较大。

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3]。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加旅游从业人员100万,而全国旅游院校仅能提供10万毕业生,旅游管理人才短缺。201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鼓励旅游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对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机遇。江浙沪地区旅游业将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旅游高级管理、专业技术、服务技能型人才短缺将成为旅游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对旅游管理(本科)的培养力度。

二. 国际化旅游管理(专转本)课程体系构建

江苏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转本)从2005年开始招生,生源主要来自旅游专科学校和相关专业院校,学生已经接受过酒店、导游、景区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培训,但需要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和旅游管理管理能力。鉴于此,我院探索“平台+模块+课程群”的课程建设模式,构建一个基础厚实的平台,设置酒店、旅行社、景区三个专业模块,贯穿专业必修、选修、实践项目(包括技能和管理项目)三大层面,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课程群遵循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注重实践环节等原则,依据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具体特色如下。

1.专业英语课程。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导游英语,鼓励学生在取得中文导游证以后,积极报考英语导游证,提升自身素养;开设饭店英语,适应国际化品牌酒店的需要,引导同学报考并取得中高级饭店英语等级证书。

2.补充基础课程。搭建旅游管理本科知识框架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开设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等课程。

3.提升管理能力课程。针对旅游管理(专升本)学生在专科段以技能型培训为主的特点,亟待提升其管理能力。开设饭店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管理、旅行社计调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危机管理等课程。

4.提升人文素养课程。开设中国旅游文化、旅游美学、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中国饮食文化、文物考古与旅游、人际沟通艺术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中华文化的渊博。

三. 国际化路径支撑体系建设

1.教师队伍国际化。首先,鼓励教师出国研修,与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休闲等专业的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成功理念,提升自身办学、教学水平。目前,境外研修主要包括国际化双语教学培训项目(3个月)、专业境外研修计划(6-12个月)等形式。此外,通过建立境外酒店实习基地,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一起进驻境外酒店,加快了教师队伍国际化的进程。其次,聘请酒店、景区的国际品牌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进行讲学,与同学、教师进行座谈,拓展其视野。最后,配合学校153人才建设工程,引进具有境外教育背景的旅游管理博士,加速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

2.教材国际化。针对我国目前旅游管理英文教材缺乏的现状,一方面,引进原版英文教材,但是可能会存在不适应国内旅游企业发展情况和学生情况等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国内原有教材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自编英文教材,并不断改进。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2篇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自主实习可以结合个人发展计划和兴趣、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做自己喜欢的事,增强实习活动中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宜于其接受和学习新兴事物,比起集中实习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从小就对教师工作向往的学生找到了小学教师的实习工作,对会计感兴趣的学生找到了出纳、会计助理这样的实习岗位,还有性格外向、喜欢旅游的学生找到了导游的工作,等等。这些游离于专业之外的学生,找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实习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充分的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与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并给自己做了长远的职业规划,而我们教育的“以人为本”也充分的体现出来。另外,自主实习可以使大学毕业生提前进入就业市场,提早进入就业状态,锻炼自己的求职技能和职业技能。学生可以在还未离开学校之前就以一个社会人的状态走入社会在用人单位工作,可以提前进行角色转换,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背景、工作的要求以及自身的知识储备,甚至是社会的千奇百态,为提前了解社会及工作打下心理和经验准备,从而消除部分毕业生在就业、事业以及个人前途等方面的好高骛远或者盲目自卑的状态,使毕业生在就业和学习中更加务实。通过对毕业实习生的谈话了解,有的毕业生认识到了课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有的毕业生找到了适合自己兴趣个性的工作岗位,有的毕业生调整了自己的发展定位,将自己的工作定位变得更加踏实。学生在实习工作的过程中已经锻炼了自己的就业技能,能够轻松自如面对企业的各种考验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不至于将来毕业后再去找工作面对欠缺工作经验这样的烦恼。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同时也将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现出来,从而帮助他们判断毕业后是否继续留在那里工作。而决定留在实习单位的学生,又是提前找到了工作,不用毕业后再去苦苦到处求职,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对就业单位来说,有些就业单位在聘用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时,都会要求学生在该单位实习一段时间,通过实习对学生进行业务培训,一方面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业务培训,使学生在一毕业之后就能马上上岗,从而缩短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来决定学生是否适合留在本单位。因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这种根据自身需要的双向选择,形成了现在毕业生自主实习的趋势。对学校来说,自主毕业实习解决了学校在实习经费和实习指导老师的不足,同时这种方式也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就业率。

二、自主毕业实习的不足

1.难以保证实习质量。由于自主实习要求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向学校及时上报实习单位名称及实习内容,但是难以保证有些学生因各种原因没有按时参加实习而做出弄虚作假的行为,也难以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滥竽充数的行为,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教学效果。

2.自主实习的分散性难以指导和监管。由于自主实习是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的实习岗位,因此实习地点分布全国各地,指导老师难以一一到实习现场指导或者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同时,由于实习指导老师都兼有其他大量的学生工作任务,时间精力有限,每个老师所带的实习生众多,学生在实习途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也难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解答。

3.自主实习的安全隐患。由于自主实习的工作岗位全凭学生自己尚浅的社会经验找到而来,因此在遇到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时,学生往往因为刚出校门经验不足难以应付,而指导老师和学校距离甚远,不能给予及时的帮助。

三、促进大学生自主毕业实习的制度建设

1.对毕业生严加要求,加强考核,完善考核制度。对于形式多样化、管理难度大的自主毕业实习,更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反映学生实习全过程的考核体系,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严格要求,使学生树立重视毕业实习的态度,督促学生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参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的考核制度首先应该建立一套能完整反映学生实习全过程的档案,如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用人单位的实习鉴定。实习日记要如实反应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以及实习的切身感受等。实习报告要将工作内容和自己所学专业结合,写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工作报告。同时由用人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要求用人单位在个人品质、实习纪律、专业技能等方面做出评价,以便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分时做出参考;另外,实习鉴定上还要求用人单位附上具体的单位名称和学生实习部门的联系方式,以便指导老师随时跟踪调查。

2.扩大实习指导老师队伍,对实习指导老师进行培训。一方面学校要扩大实习指导老师的队伍,让足够多的指导老师有足够多的精力来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学校也可打破陈规,选择工作经验较丰富、具有一定学历背景的企业在职人员作为专业的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从而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更有经验的实习指导。另一方面,针对学校里的教师对实习环节、找实习工作的途径以及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等了解并不很深入,所以在实习指导老师方面还需加大培训,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业;新常态;高职导游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1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08 [本刊网址]http:∥

新常态,“习式热词”之一。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适应新常态”。此后在很多场合,新常态这一词反复出现并逐步被系统化。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和服务业逐步成为主体,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而在旅游业中,新常态则集中表现为休闲体验游势头渐起,自由行成为主流以及互联网思维模式下旅游产业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10.7%,出境旅游人数同比2013年度增加了20.25%。接待入境旅游者12849.83万人次,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的旅游业,有一支代表的中国形象的专业导游人员,他们被誉为“中外交流使者”和“旅游发展的主力军”。面对旅游业新常态,作为为旅游经济直接服务的高职导游人才培养,应紧跟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培养适应于旅游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旅游业新常态下的三种发展现状

(一)旅游法出台

《旅游法》出台之前旅行社低价招徕客人,带客人到指定的购物场所购物,以及在旅途中另加收费景点或另加收费项目,以此获得高额回扣,形成“招徕靠低价、盈利靠购物、服务靠导游从业经验”的旅行社运营模式。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旅游法》后,无论是立法宗旨、还是官方解释口径,都强调基于国民旅游权利的促进、规范和管理的综合性。尤其是第三十五条,即旅行社不得指定购物场所的条文。

《旅游法》出台之前,导游人员普遍底薪不高,甚至没有底薪,有的甚至还要出人头费,但是通过购物、加点回扣,导游的收入仍能维持高收入;《旅游法》出台后,法律明文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部分旅行社按照法律要求给导游设置了底薪、提高了导游服务费,由过去的50元/天,到现在的150―300元/天,但由于购物和加点回扣没有了,加上因团费大幅增加导致团量大量减少,导游人员的收入也大幅减少,于是出现了一些旅行社停业注销、导游辞职转行等现象。

(二)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也被称之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国家旅游局于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提出将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2015年初为了引导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特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总理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智慧旅游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典范,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旅游业成长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

最先成功的是以携程为代表的专业电商,是以电商B2B的概念,随后以去哪儿网为代表的形成020线上旅行社经营模式,继起的“淘宝旅行”平台类电商,搭建第三方平台,把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的供应商产品轻而易举地汇聚在这个“大平台”之上,任由游客自由选择。这是一个重大改变:平台化、扁平化、去中介化、两头见面,替代了传统旅行社的中介功能。原来的产业链条、纵向分工、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益分配的习惯,全都因此而改变。随着旅游信息不对称性的消失,旅游设施的完善,自助游、个性游成为主流,中国进入散客时代。互联网及新技术的运用将为散客群体提供便捷、完善的个性化旅游服务,使得旅游类企业的核心价值在变化,集中在“服务上”,线下的接待服务将成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而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导游将是核心竞争力,导游的价值、地位、报酬等将在这新的结构中重建。

(三)休闲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人们经济许可,时间又允许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出门旅游。而随着旅游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逐步走向休闲度假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其中“闲”就是指休闲度假,包括乡村休闲、都市休闲、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并指出休闲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国家不久前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就重点体现了提倡绿色旅游休闲理念、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鼓励国民旅游休闲消费、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国民旅游休闲品质等五大亮点。旅游者自身,也从原来的观光饱眼福阶段,进入身心放松的休闲度假时代,这对导游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二、旅游业新常态下导游人员的应对措施

(一)面对旅游法。旅游法的出台,禁止额外加点、购物,断绝了旅行社之前获利的来源,致使团费回归正常,比旅游法出台前约贵一陪。对旅游者来说,跟团旅游的低价格优势将不在显现,于是游客纷纷选择自助旅游,致使团量减少。纵使旅行社给导游底薪,出团补助提高到两三百一天,也难以像旅游法出台前导游动辄上万的月收入。但从长远来看,旅游法的出台,使旅游行业走向一条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并促使旅游行业服务价值的回归。促使导游人员更应凭借自己深渊的人文知识,精彩的讲解,热情的服务来征服游客,成为游客的“指定导游”或“私人定制”,这才是市场需要的“高手”,也就是大家所期待的“品牌导游”。

(二)面对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智能化,旅游信息网络化、旅游信息对称性、透明度高。导游人员要主动融入智慧旅游中去,充分借助网联网技术彰显自己的独特价值,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微薄、微信等自媒体,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拥有自己的粉丝客源,适时地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并通过相关交流平台扮演在线旅游咨询师和旅游营销师的角色,甚至还可以借用“淘宝网”等建立第三平台,销售自己的导游服务,展示自己的才华,树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导游网络预订等。

(三)面对大众化旅游。大众化旅游的到来,导游的服务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除了讲解水平、服务技巧要升级外,有些省市正在探索“导游兼司机”的带团模式,其实导游兼司机的带团模式在国外早已不陌生,即导游开着车,带着几位游客,就像搭着亲朋好友一样,走街串巷,谈天说地,让游客融入旅游目的地生活,更好地体验当地的美景、美食以及人情风俗等。同时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自驾游也已经有一定市场,现在很多导游成为自驾游的领队,有的不仅提供服务,还为游客提供线路策划等等。休闲旅游日渐流行,为导游服务模式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

随着旅游法的实施,智慧旅游和大众化旅游的到来,私人旅游定制产品开始紧俏,出现了旅游咨询师这一职业,拓展了导游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

三、旅游业新常态下高职导游人才培养

(一)加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游客为本,真诚服务”作为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旅游行业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指引和兴业之魂,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业已形成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取向的高度提炼和概括。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或者导游服务的形式怎么变化,对游客而言,导游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最为关键要素之一。

高职导游人才培养,应从新生入学起就应该加强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导游职业服务意识,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工作主动性,以备将来以满腔热忱投入导游服务行业中去,尽可能地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以高超的技能和真诚服务赢得游客和社会的尊重。

(二)课程设置要紧扣旅游业发展。高职导游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要紧扣旅游业的时展,与时俱进,甚至要有前瞻性。笔者前两年在下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导游岗位及其相关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进行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旅游法》的实施、智慧旅游、和休闲旅游的兴起,需要增设或淘汰或更新某些课程,都值得旅游教育者进一步探讨。若我们人才培养中的相关课程设置不进行与时俱进地改革,则会出现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形成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才的怪现象。

(三)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授课模式。中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地借鉴来自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正在形成自己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课堂模拟工作情景或者去相关工作场所现场工作教学。老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学边做。做是教的基础和目的,也是学的出发点。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掌握技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在以导游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以导游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导游相关项目任务驱动下,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以此发挥学生各自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导游职业素养和自助学习能力等。让学生掌握带团技能,熟练掌握互联网在旅游中的运用等,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4篇

2014年11月,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重要作用。2015年7月4日,经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一、何为互联网+

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力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由于与互联网的相结合,诞生出了很多普通用户触手可及的理财投资产品,比如余额宝、理财通以及p2p投融资产品等;比如互联网医疗,传统的医疗机构由于互联网平台的接入,使得人们实现在线求医问药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最典型的互联网+的案例。如今,“互联网+”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二、互联网+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在教育领域,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视域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学生都对智能手机、平板等非常感兴趣,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成为习惯。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微信、QQ、云课堂等资源进行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高职教育有自己的特点,相对于本科教育来讲,我们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必那么全面深刻,本着够用的原则就可以。同时,高职教育非常重视理论实践的操作,由于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所以,现有的条件很慢满足高职技能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视域,通过构建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弥补技能教学之不足。相对于其他专业,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知识点零散,实际操作的内容需要大量的视频辅助,传统的课件、教案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通过运用各种网络资源,应用互联网+概念,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多元考核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库,纸质资源转变为电子资源

旅游管理系教学资源库由专业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和素材资源库组成。专业资源库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介绍、企业信息等内容;课程资源库目前共有八门课:《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模拟景点导游》、《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心理学》,内容包括课程视频、课程课件、课程教案、课程实训任务书、课程题库、课程实习实训制度和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素材库为了满足课程资源库和专业资源库的源素材提供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素材,如文献、视频、动画、图片等。

(二)建设精品课程

充分利用学院精品课程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系已有精品课程6门,分别是:《模拟导游》、《食品营养与卫生》、《旅游心理学》。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系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三)建设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互动学习

大学城云空间提供了另一个交流学习、交流互动、共同提升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破了只有上课时间才能教学的局限性,巧妙地将课堂交流时间延伸到了课下,有利于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记载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本着“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实名机制,智慧管理”的建设理念,打造全球教育学习环境,引领空间教育学习。

(四)利用微信群投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长期以来,教学目标的制定都是由老师来制定。并且在制定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针对性不强。据调查,在校的学生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智能手机,并且都开通了微信。在此基础上,我们现在可以利用微信的投票功能,由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这样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的放矢的指导。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习目标更加清晰。

(五)通过QQ讨论组,师生共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正式上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新课内容,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自己先写出教学重点难点,然后小组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将本组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发到QQ讨论组中,大家充分讨论,最后确定学习重点难点。这种形式充分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师也明确了重点难点,在备课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六)收集学生网络学习的大数据,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学生们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等网络资源学习过程中,会留下学习痕迹。比如同学们在平时做练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错题,传统的纸质资源很难直观的汇总归纳学生的出错点。但是,在互联网中,通过收集大数据就能很清晰的知道学生们的学习薄弱点。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的加强这一部分知识的弥补,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四、“互联网+”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清晰的组织教学材料

教师上课需要准备的文件越来越多,例如,课件、教案、讲稿、大纲、教学日志、教学计划等,每一堂课都需要做大量的打印工作。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还需要准备大量的视频片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如此多的准备要求。因此,借助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平台,灵活使用平台中的对应模块,很容易实现上述资料的归类整理。

(二)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主要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非常明显。随着学校实现WIFI覆盖和同学们拥有智能手机及平板。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教师把各类教学资源挂在相关的平台或App软件上,同学们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三)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里,有很多的功能模块,类似于qq空间,同学们非常乐于畅游在搭建模块和学习的海洋中。同时微信和qq有很强的互动性,非常的表情资源和链接资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学生们会沿着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路线不断拓展,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四)实现了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新媒体,不仅对于学生是非常新鲜和刺激的,对于老师来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也要经过培训,练习,逐步搭建起自己的学习网络。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会遇到新鲜的知识,主观能动性也得到激发,实现了教学相长。

(五)考核方式实现多元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另外稍加一些平时的作业和出勤成绩,不利于客观的个性化评价。在互联网+思维的带动下,教师通过云空间平台以及qq、微信讨论沟通的痕迹,同时在云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有对应的测验成绩,另外可以清晰的看到学生的提交作业情况、互动讨论情况、在线测试成绩、留言板留言情况等。最后的评价会更加的客观和多元。

五、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难题

(一)硬件不足且缺少专门维护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学院应该配备更多的机房和电脑。现有的条件满足不了学习的要求,设备陈旧,网速偏慢。如果设备出了问题,缺少专业高效的快修和维护。如果打开学习内容非常缓慢,将会极大的影响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二)动态视频资源缺乏

教师会尽力在网络上找一些视频片段来充实教学内容,但是,网上的资源毕竟是良莠不齐,有的画面不清晰,有的逻辑思维混乱。反而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倒推作用。

六、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改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课程开发理念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别是考取导游证的核心课程,知识点非常零散。另外,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去钻研知识。因此,结合课程和学情,我们把教材的知识结合业界实际和考证要求打乱重组。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实现知识点有逻辑的碎片化。

(二)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

国外的高职教育的课程很多是由专业的公司制作,质量较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师生互动中,我们可以购买相关网络电子教学资源库。

信息技术正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以教育技术的变革带动教育内容的更新,从而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优秀人才的目标。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5篇

一、“工匠精神”与技工教育的渊源

“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正确认识“工匠精神”,要从两个层次去理解把握。

一是工匠的科学定义。工匠是长期受工业文明的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之为工匠。

二是工匠的精神境界。即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在专业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把这种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作人生的一个目标;具备坚定的专业操守,为了自己的专业坚持,舍得放弃诱惑,坚持企业忠诚,把自己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对专业的奉献上。

总之,“工匠精神”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它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的过程,是一种传承与创新的并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与融合,更是浮躁社会所缺乏的一种坚定气质与坚守。

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技工教育责无旁贷。技工教育自诞生之时起,就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为目标,注重以师带徒,注重企业实践,注重技术技能的磨炼与钻研。

中央电视台近年来连续报道的大国工匠、中国大能手、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有30%毕业于技工院校;烟台市近10年获得“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的19名制造业首席技师,有6人毕业于技工学校。由此可见,技工教育是传承“工匠精神”的主阵地,是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而“工匠精神”也是支撑技工教育向前发展的灵魂,是每一位技工院校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正确认识和弘扬“工匠精神”,使其作为技工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必然会给技工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技工教育育人模式,为培育“大国工匠”奠基

要培育“大国工匠”,就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技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创新育人理念,优化育人模式,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发展之路,规范内部管理,加大开放办学,建设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课程,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培育“大国工匠”提供丰厚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储备。本文结合烟台工贸技师学院的办学实践,对技工教育育人模式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议。

1.以市场化的思维进行专业建设

(1)专业设置要科学合理,不能贪多求全、盲目跟风。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和前景分析,紧紧围绕经济新常态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学院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布局。以烟台工贸技师学院为例,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烟台市“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蓝黄”两大战略叠加区、“中韩产业园自贸区”等重大机遇,将专业设置定位在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开设了数控加工、汽车维修与装配、电气自动化、邮轮乘务、烹饪、旅游韩语、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形象设计、口腔工艺技术等30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市场需要,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

(2)专业建设要紧密对接产业,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实施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工程,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体验职业文化,锻造“工匠精神”,主要措施体现在八个方面: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教室与车间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从而确保专业建设水平与行业发展水平同步甚至领先。

例如,烟台工贸技师学院以烹饪专业为依托成立的烟台市鲁菜研究所,是烟台市首家由公办高校主办的鲁菜文化研究机构,是专业与企业、行业深度对接结出的丰硕成果。该研究所汇聚了国内众多鲁菜大师、鲁菜餐饮行业精英和鲁菜教育工作者,专门从事鲁菜理论研究、鲁菜菜品研发、鲁菜技能人才培养、鲁菜技术鉴定等工作,成为“弘扬鲁菜文化、打造绿色餐饮”的重要基地。

下一步,学院将加大专业对接产业园、行业协会的力度,计划以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为依托建设软制造产业园,以数控专业为依托成立3D打印产业园,以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为专业为依托成立跨境电商产业园,以导游、邮轮乘务专业为依托成立烟台市礼仪协会等等,从而形成“一个专业一个实体”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2.以专业化的思维建设师资队伍

名师出高徒,这对技工教育来说更是至理名言,培养一流的“大国工匠”,离不开专业化的大师级的师资队伍。客观来讲,技工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整体水平偏低,表现为学历层次、职称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偏弱,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此,技工院校需要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平台和师资培训制度,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

烟台工贸技师学院的做法如下:一是以教学节系列活动为平台,夯实教师专业基本功;二是实施“青蓝同辉”和“以师带徒”工程,开展“教学新秀”“教学名师”评比活动,加快青年教师向骨干教师的转变;三是实施“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战略,督促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提升教学水平;四是实施“名师大师”培养工程,对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和支持,发挥名师大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五是以专业为单位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聘请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和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为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还要开展好以下工作:修订完善职称聘任制度,鼓励教师加强继续教育,提升学历水平和职业资格水平;加大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力度,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企业技术发展动态,熟悉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修订完善高层次技能人才选拔和聘任制度,扩大技工院校人才招聘的自,引进一批国内外在企业行业领域有影响力的骨干师资和学科带头人,创设良好的发展平台,使高层次技能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建立“省市首席技师联盟”或其他高技能人才社团或协会组织,整合和优化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社会资源,形成一支专业水平一流、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名师大师”培育“大国工匠”的育人模式。

3.以一体化的思维实施课程改革

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将工匠精神充分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中,通过富有工匠精神色彩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具备成为技能大师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树立成为技能大师的理想和信念;要坚持“产学研结合、相互促进”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机结合,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人才的方式上实现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的有效结合,在培养人才的效果上,实现学生品德、技能和业绩的统一。

以烟台工贸技师学院数控专业为例,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内外两循环,学做三合一”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即依托学校和企业两个内外平台,进行教学形式的“两循环”:学中做、做中学,将教学环境最大化结合实际工作环境条件,真正实现“三个合一”。即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两循环”,是指从学校内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再到校外企业的工学一体化实习。

在“内外两循环”的机制下,合理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企业满意度、就业状况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采取老师和师傅相结合、学生和工作任务相结合、教室和车间相结合、作品和产品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融合到基础型实训、生产性实训、提升型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实训环节中去,从而让工学一体化的职教理念充分落到了实处。

4.将职业化的思维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大国工匠”的优秀品质实际上是职业素养的极致绽放,如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技艺精湛的工作能力、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等。因此,我们要将职业化的思维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技能与人文并举,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举,用职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以烟台工贸技师学院为例,通过教学节、文化节、道德讲堂、志愿服务、“五常管理”等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胶东区域文化、一流技能文化和先进企业文化等职业文化引入教育教学,为成就“大国工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国家首长专列、中央军委京西宾馆等“国”字号事业单位连续多年到学院招聘安全警卫、礼仪服务和后勤保障人员,其主要原因就是看中学院学生身上的宝贵品质:忠诚、善良、淳朴、执著,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组织纪律性。

另外,学院长期以来坚持的“五常文化”,源于日本的企业管理文化,后经学院结合技工教育自身需要,改造成为“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的新五常文化。“五常文化”讲究行为细节,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在注重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热爱集体、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因此,技工教育职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又服务于企业,是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

5.以国际化的思维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作为与市场和产业紧密结合的技工教育更应该走在教育国际化的前沿。

山东省技工院校国际合作办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国际化合作办学水平远远低于广东省等南方省市。以师资培训为例,广东省技工教育推进实施的“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到目前已选送1000余名技工院校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德国、新加坡和香港等职教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学习。同时,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引进了两百多名职业教育专家来校授课和讲学。通过双向交流学习,为广东技工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职教理念的优秀技工师资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

因此,山东省技工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技工教育国际化的观念,加大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力度,利用跨国公司的管理、技术优势,为师生提供一流的研修、实习基地,让师生了解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市场运行机制、企业运行模式等。要不断推进校际交流合作、师资培训交流合作、学生交流互换、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校企合作等开放办学模式,以重点合作项目带动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在国际化合作办学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学院办学实际、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的特征,切不可原版照抄。

6.以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引领教学改革和技能竞赛

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是最高水平的技能比赛,世赛技术标准代表各工种的最高水准,而这些标准均来自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指导和引领技工教育教学改革和国内各类技能竞赛均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2012年5月,我国在天津成立了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南方一些先进院校陆续成立了世赛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世界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促进技工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场地建设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标准对接。

山东省备战世赛工作起步较晚,因此要尽快建立世赛参与机制,加快研发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培养世界通用技能人才。另外,世赛是一种开放式的比赛,开放式场地、开放式项目内容、开放式执裁,注重参赛选手选拔过程及结果质量等各个环节的职业素养。

为此,要改革国内传统技能比赛的组织方式、命题方式、执裁方式和项目内容等,与世赛标准接轨,确保比赛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真正起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目的,让竞赛朝着开放式、互动式平台方向发展。要注重世赛成果的转化,把世赛标准、世赛选手培养途径转化为日常教学成果,为培养“大国工匠”服务。

三、小结

在未来的发展中,技工院校必须把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作为办好技工教育的突破口,让培养的学生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技工院校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强,技工教育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6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运用到旅游业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智慧景区相关概念,分析了智慧景区的兴起与发展,提出在“智慧+”背景下景区发展对旅游人才的新需求,并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了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改革策略,以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进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智慧景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对策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理念应运而生。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以及信息通信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形态。在此背景下各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智慧管理模式的跨越,为景区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目标。在智慧旅游的发展背景下很多学者进行了智慧酒店人才培养分析、导游人才培养分析等,但对于智慧景区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智慧景区背景下对人才新的技能的需求,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智慧景区的内涵及其发展

1.智慧景区的内涵

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景区在我国蓬勃发展,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国内对于智慧景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学者们对智慧景区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能达成统一定义,主要观点见表1。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智慧景区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新兴信息技术与科学管理理论的高度集成为基础,围绕游客体验和景区管理两条主线,建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为中心、以智能化管理为保障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

2.智慧景区的兴起与发展

因“智慧地球”“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概念的实践与启发以及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智慧景区应运而生。2013年,九寨沟景区实行“智慧九寨”这一全新管理模式,“智慧九寨”的实质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高峰期游客分流难题、实现景区办公自动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保护系统化、决策管理实时化、游客体验舒适化、产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2015年,古北水镇、乌镇两家旅游公司与高德软件公司进行合作,在两景区建设智慧化、移动化、互联网化的“智慧景区”服务,将高德的定位系统与景区数据进行对接,实现景区智能化管理。智慧景区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潮流,我国很多智慧景区相继开发了电子票务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语音导游系统、实时监控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危机决策系统、智慧导览系统以及纪念品购物O2O系统等,这大大提高了游客体验度和景区智能化管理水平。

三、智慧景区背景下对我国旅游人才的新需求

1.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

智慧景区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跨界复合型人才成为新需求中重要的一点。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景区管理自然也不例外。近年来,智慧景区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智慧景区的规划是在景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景区的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导览服务、餐饮服务、援助服务等进行综合高效治理的方式,因此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为日后开展景区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掌握新媒体营销能力的人才

随着智慧景区的发展,很多景区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建设了景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景区APP,游客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景区近期动态、景区布局、景区发展历程、最适宜的交通路线、网上购票、餐饮住宿以及周边概况等服务。同时这也要求我们要具有微平台、网站以及APP的开发与后期维护能力,使得这些平台能够及时更新,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新媒体的应用能大大提高智慧景区的宣传、管理和运营能力,使景区的发展充满智能化与信息化,使游客有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因此,高校应针对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培养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为智慧景区的发展献计献策。

3.拥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智慧景区旨在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景区通过设置电子票务系统,避免了旅游高峰期人工购票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的现象,通过自动购票,自动检票,为游客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电子门票相当于景区一卡通,通过提前充值,可以在景区内购买各种娱乐项目,支付餐饮费用,乘坐景区观光车等。智慧景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宣传旅游景区,销售旅游产品,游客即使足不出户也能购买到全国各地的旅游纪念品,享受优质的旅游服务。因此,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智慧景区注重旅游人才的创新思维与科技能力,要求旅游人才处于时代前沿,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了解智慧景区创新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创新能力大赛,运用智慧景区的管理、服务、技能、营销等手段促进旅游人才培养。此外,学生还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与顽强的社会抗压能力等。

四、智慧景区背景下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1.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以智慧景区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顺应时展、顺应历史潮流的大势所趋,改革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以及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的发展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针对目前智慧景区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时展的培养目标,另外各个高校应根据当地智慧景区的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智慧景区背景下的新时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综合能力,首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在潜移默化中受信息的影响,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对信息进行识别,筛选出对我们有益的信息。然后,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通过安排学生到智慧景区顶岗实习,延长学生实习时间,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景区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对智慧景区的管理与操作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只有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同步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高速发展的旅游产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软硬件环境

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智慧景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因此高校旅游师资队伍应是具备互联网背景与智慧景区管理背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高校旅游管理教师采用兼职与专职教师并行模式,一方面,学校应积极聘请智慧景区管理人才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讲述景区内部经典案例、景区运营情况和景区对人才需求状况,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旅游人才;积极邀请企业行业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旅游发展情况、最前沿的旅游信息,丰富自身阅历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丰富旅游知识的优秀教师来高校担任专职教师,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例如,教师亲自到智慧景区中参与管理工作,到各个学校进行调查访问等。高校旅游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是顺应智慧景区发展的关键。高校教学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方面:首先,建设功能齐全的旅游多媒体教室。学生通过多媒体机器获得智慧景区最新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电脑连接与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讨论,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建设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利用零碎时间观看旅游新闻,了解旅游最新动态,可谓足不出户,遍游天下。软件环境方面:通过多媒体课件库、教案库、习题库、素材库、学科资料库、数字化图书馆等,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更多旅游信息,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校企之间、校际之间合作共赢

旅游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智慧景区下旅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实践与操作。加强高校与旅游景区之间的合作,高校根据旅游景区实际需要培养适宜景区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景区接受高校学生在景区内顶岗实习,高校与优秀智慧景区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旅游人才。随着智慧景区的发展,资源共享也变得尤为重要。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软硬件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各不相同,不同学校旅游管理教学各有自己的优缺点。这就要求不同学校建立资源共享体系,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吸取不同学校的优点,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党安荣,张丹明,陈杨.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2011(7).

[2]盛方清.智慧景区游客体验维度及调控策略研究:以南京中山陵景区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21

[3]季国斌,陈丽,暴莹.大连市智慧景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6(2).

[4]邓贤峰,李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9).

[5]胡晓聪.“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5(10).

[6]熊卓.高校信息化教学软件及硬件环境建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芜湖 高职院校 旅游人才培养

近年来,芜湖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800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790.6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6亿元,其中旅游创汇收入2755.33万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50家;星级宾馆29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15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21处,其中4A级景区6处。被评为中国十佳会展城市。

芜湖旅游业想要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持,而旅游人才供给主要来源于旅游院校。2011年,芜湖市开设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共有12所,其中高等院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在校生约3750人,形成了比较完整合理的学生层次体系,为芜湖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及接待设施水平提高相比,芜湖市旅游人才培养和输出相对滞后。旅游外语类、旅游专业技能类和具有长远眼光和广阔视野的旅游营销、管理类人才普遍比较紧缺。芜湖未来旅游产业定位的提升、产业要素的整合、产品体系的完善都离不开大量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在这几个办学层次中,高职学生是旅游产业的中坚力量。因此有必要对芜湖市高职院校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一番调查。

一 芜湖市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为了摸清芜湖市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运行及改革现状,笔者对芜湖市五所开设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的专业布点及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以下调研。

1.专业布点与招生就业

芜湖市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多是2000年以后设立的,说明旅游专业发展历史不长,基本与地方旅游业发展同步(详见下表)。

目前芜湖市五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在校生共约1200人,平均每所学校每年招生80人。2009年、2010年各校旅游专业的就业率基本都在95%以上,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表明芜湖市近几年旅游人才的就业形势良好,学生招收总数适度增长,旅游专业的优势日益明显。

2.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初期,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突出表现为理论性、基础性课程较多,实践性课程较少一些旅游行业急需的知识没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已经逐渐形成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采用“2+1”、“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培养方式,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各高职院校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旅游行业,能适应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岗位需要的各类服务和管理人才,突出应用型、高素质的特点。具体来说:

一是设置了若干新专业。如酒店管理、涉外旅游、旅游英语等专业,这些专业针对性更强,也更符合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

二是设置了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如饭店设备使用与保养,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公关实务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选修相应的课程。

三是双证制。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导游资格证、客房服务员证、餐厅服务员证等证书。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的时候能够达到近100%的双证率。

尽管在教学上做出了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受制于学生自身条件和学制较短的缘故,对外语导游资格证的考取力度不够。芜湖本地企业对除导游资格证以外的其他证书需求力度和重视程度不足。学生考取的证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限制了旅游人才素质的提高和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对芜湖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3.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

通过调查发现,芜湖市五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建设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仅有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是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芜湖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关系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其他各高校在旅游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对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各高校的实训基地在数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旅游企业合作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了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对学生服务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人力、财力和政策上都予以支持,安徽省每年也举行“双师素质”暑期培训班,专门培养双师人才。与过去相比,“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新进专业教师基本上是硕士学历,原有的本科学历教师也已经具备硕士学历或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在年龄上,以中青年为主,中低级职称比例较高,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旅游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论文数量虽然有所增强,但整体科研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科研骨干稀缺;项目层次偏低;课题数量偏少;科研基础薄弱;研究水平偏低。

二 芜湖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吻合度较低

芜湖市政府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芜湖市打造成为具有滨江山水园林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并提出“三产兴市”战略决策,把旅游业作为三产兴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以这一政策为背景,各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但目前芜湖城市的旅游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城市旅游的主打品牌不突出,城市旅游形象还较为模糊。

地方旅游业发展的低层次性,导致各高职院校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依然停留在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对高职旅游教育的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趋同性比较普遍,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2.校内实训条件不完善

目前芜湖市五所高职院校基本上没有独立的旅游实训室,本科学校中也只有安徽师范大学才配有导游和餐饮实训室。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制约,培养质量也受到一定影响。众所周知,旅游行业是对知识和技能要求都很高的行业,尤其是高职层次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服务技能。校内实训室是系统培养高素质实践性旅游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另外,很多人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高等教育的范畴,简单地把实践教学等同于校外实习教学或技能培训。

3.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亟待提高

教师队伍的素质对教学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一大批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年轻教师走入了教师队伍。但这部分年轻教师中大部分人并没有旅游行业从业经验,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了教师队伍,即所谓的“从学校到学校”,只是在学历上达到了要求。高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学历,更包括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从业经验。技能和经验的缺乏,教学质量恐怕很难得到保证。

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科研力量薄弱,存在水平低下、资料匮乏、资金短缺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高职院校不够重视,对科研的定位和管理有偏差;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科研意愿不是很强,本身科研水平也有限;另外,教师本身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实训任务,自身精力有限,无暇顾及。

三 高职旅游人才培养调整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在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由此,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必然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以工学结合作为手段来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改革。

1.未来的旅游专业需求――旅游会展

作为皖江城市带建设的核心城市和安徽旅游“十二五规划”的三大核心城市之一,芜湖市2010年成功举办了科博会、汽博会等规模会展18个,被授予“2010年度中国十佳会展城市”称号。芜湖围绕支柱产业(奇瑞、海螺、美的、日立)、科技创新、特色旅游、专业市场等办会展,使会展经济走向专业化、品牌化和国家化。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芜湖市将承办中型以上展会项目超过45个,全年展览面积45万平方米,力争从事会展服务企业达50家;重点打造科博会、建博会、汽博会、茶博会、旅博会、皖南购物节六个名牌展会;积极争办动漫展、中部博览会和徽商大会,创造条件引进全国性巡回大展,基本成为国内知名会展城市和宁汉间响亮的会展中心城市。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芜湖会展业的发展现状较好,并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芜湖现在缺少会展策划、管理和展览设计的专业人才,而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本身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开设旅游会展专业或者发展旅游会展方向,是符合地区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

2.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指企业与高职院校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教育资源,针对岗位(群)要求共同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最后由企业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和学校以订单的形式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使学校与企业、生产和教学结成一个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的“育人共同体”。这种模式不但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而且已经有很多高职院校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订单式培养既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双赢。但订单式培养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订单数量少、质量差,短期效应,缺少深度的融合等。旅游专业想要使用订单式培养这种模式,也必须克服上述问题。旅游专业目前可行的理想选择是与酒店管理集团进行合作。这些酒店管理集团自身实力雄厚,对人才需求量大,眼光长远,并且这些酒店管理集团要为未来储备高级管理人才,也需要素质比较高的员工。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期正在逐渐消失,酒店管理集团通过订单式培养可以保证有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员工,这也就促使酒店在合作期间会保持一个比较高的积极性。

洲际酒店管理集团已经在中国大陆与各个高校建立了28个洲际英才班,开元旅业也与各高校联合,建立了一批开元班。这些订单班加深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洲际英才班。学生加入这个班级,即成为洲际酒店的准员工,由洲际酒店安排讲座、职业指导、企业文化、酒店礼仪、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课程,对学院教育予以补充。酒店每年还设立奖学金,对宿舍评比、班级表现优秀或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奖励或资助,提供酒店礼品、实物或现金等奖品。

目前在安徽省内和临近的江苏、浙江两省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国内外酒店管理集团开设的酒店,如洲际、希尔顿、开元、锦江等,学校可以考虑与他们进行接触,争取建立一到两个订单班。在建立和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吸取其他学校在培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加强企业参与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

参考文献

[1]陶丽莉.宁波市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李明.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J].开封大学学报,2011(6)

[3]陈静.高职高专工学结合的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8篇

日语实训教学 课程体系 教材 教学模式 师资队伍

一、高职日语实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出现,综合性大学纷纷试办日语类专业,在高职类学校中也掀起了日语学习的热潮,大批的学生加入了日语学习的行列。我院也自建院起就开设了应用日语专业。但是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许多方面借鉴了国外高职教育及我国本科教育的经验。因此,在人才培养规格确立与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课程体系不符合高职自身教育规律与我国国情的现象,具有模仿国外高职教育或国内本科教育的痕迹,被戏称为“本科压缩饼干”。形成了先确定课程体系,再将培养的毕业生推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方式。尤其是实训课程体系,几乎是被动的加入教学计划,显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直接导致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确立未经全面准确的社会需求调查,常常是一经确定几年不改,缺乏灵活性。并且常常出现实训课内容与理论课内容脱节,不能形成良性互动。

2.适用教材少,目前的日语实训课程仍然没有固定教材,都是开课前任课教师现找现编,盲目性很大。

3.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日语教师大多还属于日语语言文学等方向的人才,并无从事一线日语工作的经验,导致实训教学模式类似理论教学,一方面局限在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过于滞后,缺乏实用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4.实训课程经常流于形式,缺乏具体实践环节,即使想到企业实习,也往往因为所开设的课程,企业用不上而遭到拒绝,学生毕业后必然会出现所用非所学等结构性问题。日语专业毕业生能毕业后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

作为一线的日语教师,必须时刻把握社会需求,深入社会,融入市场。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开展教学,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使高职应用日语专业能较好地体现以培养学生日语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要求,这也正是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二、高职日语实训教学改革的几个重点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高职院校日语实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结合本人在日语教学中的感受,同时借鉴优秀高职院校日语实训教学改革的做法,把高职日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

(1)实训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是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这不仅是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也是制定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因此在进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前必须有充分的市场调研,把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技能实际要求,可以通过教师走出去到用人单位学习的方式,也可以请用人单位资深专家来参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其次,实训课程要以理论课程相辅相成。按照“概念实训”、“技能实训”、“综合实训”的顺序,使实践学期的技能实训与每个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相对应。构建了一个乘上启下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例如,最早进行的“日本影视解析实训”就属于“概念实训”,让刚刚开始日语学习的学生们对日本文化,日语表达特点有个初步的认识。“日文录入实训”和“日语翻译技能实训”等就属于“技能实训”,也是最关键的实训环节。“职场日语”和“日语演讲”等就属于“综合实训”,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演练。这样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才是连续的、系统的、完整的。

(2)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际操作

关于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下面以09级和10级实训课程教学计划的前后比较为例进行说明:

改革前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很多不足,课程项目数量少,内容死,“日语视听”和“日语口语”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这两门课都属于对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还有很大距离,虽然也设置了“日企商务礼仪”这样相对接近工作实际课程,但远远不够,而且,“日企商务礼仪”实训和原本就有的理论课程“商务礼仪”多少有些重复。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新增了“职场日语、日语翻译技能、日语演讲”等实训,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比较符合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教学目标。同时,取消理论课程“商务礼仪”,直接以“涉外礼仪”实训加以取代,使它更加具有实际演练的特点。

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是不断深入的,将要用于10级新生的新实训课程体系还有待考验,其中也必然会有不足之处,只能通过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来不断得到验证,从该再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对于新课程体系的改革,笔者有一些拙见,暂且拿来和大家分享。第五学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面临实习和找工作,学生一定很想了解一些面试应聘的技巧,相信教毕业班的教师都会碰到学生对这方面问题的询问。因此我觉得可以在第五学期增加“面试日语”实训,模拟真实的面试应聘环境,让学生从面试着装、言行举止、日语表达、回答技巧等多个方面演练,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常见错误,充满自信地走出校园,参加各种面试。

2.教材的科学选用

适用于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教材本来就少,日语实训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们几乎好没有固定的日语实训教材,大都是教师在实训开始前很据教学内容自己选择的,大多还是从一些较好的理论教学教材中选择的,但存在明显的随意性。因此,日语实训教材的开发建设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学院要多鼓励教师多走访兄弟院校,借鉴好的外部教材,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们学生的特点和实训课程的设置自主开发一些教材,可以多派教师到日企锻炼学习,直接带回第一线的资料编入教材。也可以聘请日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听取他们的意见,保证教材的与时俱进。完成系统的日语实训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每一位日语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程体系设置得再完美,没有好的教材,一切都是空谈。

3.教学模式的改革

(1)采取模拟工作现场实训,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我们现有的实训教学虽然也大多使用了多媒体教室,当往往只是看看日本的一些介绍片或者流行日剧,听听录音,还有就是让学生翻译资料,编写会话,这种流于形式的实训显然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相去甚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从对学生的反馈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实训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和充实感,觉得收获不大。当然,与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科专业相比,展开外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活动本身的确有很大难度,因此,要想使日语实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真正学有所用,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可行的实训教学模式。

在这方面,有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学校为了改善日语实训教学,建立了日语专业的具有日式风格的实训室,里面的布局有饮食店、公司办公室、日式的榻榻米,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日本的社会、公司、饮食文化。我们也许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这样的教学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与现有的实训教室,实现教师与学生网上互动,模拟实际商务活动。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模拟日本公司的若干部门,给每个学生以职位和虚拟业务,让学生练习发送日文电子邮件,做工作报告,商谈并制定活动企划,等等,这样的实训同样何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当然,这必须有教师精心的策划和有效的引导。每次实训实施前都要有一份详尽周密的实施案。

(2)组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除了日常的校内实训教学以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日资企业,亲身感受日企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或者让学生利用假期去日企实习,通过现场训练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比如,日文录入课部分可以让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进行实际操作,职场日语,面试日语可以尝试请企业人士直接训练、授课,也可以请一些日企的人员到我系来开设一些讲座和座谈,使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书本以外的日本企业文化、思维方式和最新信息。

(3)注重效果确认,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为保障实训教学的教育质量,要在实训教学的中期和末期对授课教师和学生都做教学结果问卷调查,以此来检验教学和学习效果,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否有所提升。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体系。

4.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提高实训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实训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不失时机地推出政策,培养一些本身基础较好,且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分期分批向企业派老师进行学习或邀请企业的高级科研和管理人员来校讲学,对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另外,可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础之上,进一步培养日语专业带头人,这是高职院校日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对学院日语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另外,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自己通过留学和转岗的方式把自己培养成“双师型”教师,比如既是教授,又是高级日语翻译,或者既是讲师又是专业日语导游,等等。学校还可以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政策,对于“双师型”教师进行必要的奖励,来刺激教师的成长,提高学校的档次。

三、结束语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为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要求我们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认清形势,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努力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使广大学生能够顺利毕业,满意就业,真正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所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那么,我们就不能照抄本科院校的日语教学,在实践性教学方面下功夫。如何构建真正适合我们学生特点的实训教学体系,体现出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的特色,这将是我们一直要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秀文.日语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1).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重要性;发展;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48-02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词汇,备受社会关注。“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这种精神对于引导和培育当代职校生积极向上、健康生活大有裨益。当前,如何对职校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人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安溪茶叶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安溪茶校”)为例,研究“工匠精神”对安溪茶校发展的重要性。

一、安溪茶校发展中凸现的文化冲突

1. 工匠精神的核心

从“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上看,它要求每一个匠人不仅仅只是留住技艺、传承技艺,使之成为一种谋生的工具,而是把工匠的特点升华为一种精神,即树立一种对工作专注与坚持、耐心与严谨、执着与热爱的态度,持有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理念。

2. 安溪茶校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安溪茶校是一所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茶文化旅游体验和新型人才的农民培育等各种培训于一体的“省部级重点”中等人才学校。据《泉州晚报》2015年7月16日报道,该校林建明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职高、技校、职专”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办学社会化、交流国际化、校区公园化、校企合作化”新的办学特色。

3. “四化”办学特色中的校企文化冲突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等人才学校,安溪茶校专业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出来的,因为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工匠文化氛围。在“四化”的办学特色中,安溪茶校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冲突,主要是校企文化的冲突。企业和学校是不同的社会组织,学校体制的价值取向不可能是――教室即企业,学生即工匠。因此,企业和学校的文化冲突也就无法避免。主要表现在:

(1)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安溪茶校是社会文化主体,而企业是社会经济主体,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效益意识、管理行为等。具体说来,前者追求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目标最大化,而后者追求的则是以效益和利润为核心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企业所代表的是市场经济的文化,显然与学校所代表的传承知识、技能的文化是两种不同的“异质文化”。尽管两者在共同参与开发人的能力上能够找到交叉点,但毕竟因价值观念的趋向不同,两者也就因矛盾和冲突而无法融合。

(2)效益意识的矛盾冲突。从上述观点不难看出,不同的文化规律造就不同的效益意识。企业文化遵循的是生产运营规律,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因为它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学校则不然,它遵循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规律。也就是说,作为以传播知识、培训技能为基本功能的学校,它没有成本意识,正因为如此,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了。因此,不同的效益意识,是造成校企文化难以融合的主要根源。

(3)协作意识的矛盾冲突。既然是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和学校无疑是一个团队。许多人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等,正是人们这种意识的形象描述。其实,话虽这样说,做起来也并非是一件易事。大家知道,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两者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气质,企业文化的功利性显然与校园文化格格不入,因为学校秉承的不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规训。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文化要由矛盾、冲突走向协作、融合,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4. 工匠精神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核心

毫无疑问,安溪茶校校企合作存在着校企文化冲突,但这种冲突实际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安溪茶校在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办学理念的前提下,坚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用企业文化涵养校园文化,即把企业文化所要求的“精益求精、专注敬业、诚实守信、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中,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体验式人才的实践,营造实践工匠精神的环境氛围,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与超越。

安溪茶校基于“游学基地”的合作办学新载体,一方面,营造“筑巢引凤”环境,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学校共建“游学基地”,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实践工匠精神的平台和渠道;另一方面,实施“借船出海”策略,校企双方通过“游学基地”减少“冲突”,通过共识“互补”相互“渗透”,让学生走进企业园区,进入企业“心脏地带”,再造安溪茶校学生实践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二、安溪茶校的发展与工匠精神的培育

作为一所中等人才学校,安溪茶校既不是作坊,也不同于企业,其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不能像打铁匠对待铁块、雕刻匠对待木头、石头那样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精雕细刻。但是要落实教育强国的发展战略,提高学校发展的竞争力,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

1. 文化再造――安溪茶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等人才学校特别是农村中等人才学校,往往囿于其发展路径,或疏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或沿用普通中学的方式,注重的是传播学科文化理论知识的校园文化。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安溪茶校的校训“厚德强能”,强调技能,主张德才兼备。在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根据其发展目标,有可能更新校训,但只是文化再造的起点,它需要经历文化提炼、文化设计、文化传播等几个阶段。由此可见,校训不是口号,它要求不断强化时代的发展理念,把新时期工匠精神重新提炼、设计并融入制度,建设物质文化载体,最终将其传播并贯彻在师生行为中,并凝聚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心中。这样,才能使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像工匠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不断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2. “互补”与“渗透”――推进安溪茶校校企合作的途径

校企合作在本质上是文化合作――融合校企工匠文化。2016年7月8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刘志彪《要“工匠精神”更要“工匠文化”》 一文,文章提出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五种文化,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前面分析过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冲突,恰恰碰触了这五种文化的建设问题。由此说来,校企文化虽不是一种对立,但要真正融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匠文化的培育是校企合作的文化“结合部”,有交叉就存在互学互补的可能。安溪茶校与企业合作“冠名”办班,形成了订单培养办学模式,不仅将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用人标准、能力要求相结合,而且把企业所需“工匠精神”通过实习、实训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提升人才的素质的内驱力,有效解决了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人才的培养脱节的问题。安溪茶校通过“互补”,弥补自己在工匠文化传播途径上的不足,同时逐渐把校企合作文化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冲突通过“互补”逐渐“渗透”“磨合”,从认识到认同,最后达到了真正融合。

3. 兼容并蓄 ――安溪茶校校企合作中领悟“工匠精神”的落脚点

校企合作是安溪茶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破解校企合作中文化冲突的难题,就要抓住校企合作中文化建设核心层面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工作方式及其对从工作环境中获取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在安溪茶校合作企业中,有茶企业、生态茶园体验观光、旅游、农业种植体验等……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个性,在与具体合作企业的文化融合时,安溪茶校根据不同企业的文化特点,进行合作文化上的兼容并蓄,让企业文化中的“工匠之心”流入学校的方寸田园,让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养育之情”注入企业血脉之中,实现了学校、企业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是可持续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合作中的文化冲突也不可避免。本文仅就某些文化冲突现象寻找校企文化融合的结合点――工匠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提高学校的竞争力,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教师只有突破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冲突,大力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德清.系统科学与高等职业院校“四位一体”的办学特色[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2]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3).

[3]黄文伟,舒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冲突的功能与实现[J].职教论坛,2012(03).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生;竞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13-03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竞赛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了解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关系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们设计了“学科技能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问卷”,分别对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展开调查。

一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2016年4月云南民族大学承办的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文秘技能和物联网技术等2个职业技能竞赛,对参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问卷。同时,对云南民族大学参加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会展比赛、导游技能竞赛等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60份,回收57份,有效率95%;教师问卷30份,回收28份,有效率93%。涉及学校15所,其中,本科院校9所,高职院校6所;涉及专业16个,其中,理工类8个,文科类6个,艺术类2个。学生基本情况:男生21人,占36.8%,女生36人,占63.2%;大二25人,占43.9%;大三31人,占54.5%。教师基本情况:男教师10人,占35.7%;女教师18人,占64.3%;40岁以下20人,占71.4%;40岁以上8人,占28.6%。

问卷共设计有17个问题,其中,基本问题4个,开放式问题1个,主要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考察创新能力的方式、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学生参加(不参加)竞赛的原因及益处、竞赛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展开调查。学生和教师问卷问题基本相同,只有个别问题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提问。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师生对创新性人才认识基本一致。创新是指组织或个人出于某种需要或兴趣,在遵循事物规律性的基础上,对该事物加以变革,使其得以改进或优化的活动及其结果。创新体现为一种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活动过程[1]。在被调查的师生中,92.8%的教师和80.7%的学生认为创新性人才主要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看到知识的实质联系并合理利用的人。

考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是学科技能竞赛和科研项目训练。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离开了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教师认为最能考察学生创新能力的是学科技能竞赛(占比92.9%),其次是参加科研训练和面试、口头汇报等现场展演(占比均为71.4%),然后是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占比60.7%)。学生认为最能考察创新能力的是科研项目训练(占比84.2%),其次是学科技能竞赛(占比77.2%)、现场展演(占比73.7%)和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占比40.4%)。学生认为参加科研项目训练最能体现创新能力,说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困难性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因而认为科研项目最能考察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竞赛项目的过程中,能近距离感知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体现出的创新能力,所以认为竞赛更能考察学生创新能力。师生都认为“开卷考试”难以考察学生创新能力。

⒓泳喝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竞赛是由赛事组织者给出竞赛题目,由学生单人或组队在一定时间内以竞赛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独立工作或团结协作来完成竞赛要求任务的系列活动[2]。在被调查的对象中,64.9%的学生和53.6%的教师认为竞赛能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及研究的主动性;24.6%的学生和28.6%的教师认为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师生都认为竞赛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分别占比71.4%和61.4%)。这一看法与其他研究者分析的相似[3][4]。

学生不参加竞赛主要是因为自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好,没有信心应对比赛。对于如何看待学生不参加竞赛,学生(占比77.2%)认为主要是自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好,没有信心应对比赛,持这一看法的教师占比71.4%。但赞同“缺乏健全的体制和规定,专业指导老师配备不充足”的教师占比为78.6%,这说明教师更多是从自己所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也间接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学校对竞赛不够重视。有50.9%的学生认为老师的引导不足以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这反映出教师在动员学生参加竞赛时工作做得不够,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学生参加竞赛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参加竞赛,最重要的是要准备什么?超过一半的师生都认为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需要全面准备专业知识。“老师的指导”及“放松心态”占比都不高。这说明竞赛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是针对相关知识能力进行比赛,学生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在赛前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训练。

高校在课程教学中存在忽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对于参加竞赛反映出的问题,学生和教师都认为主要是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待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知识面较窄(分别占比66.7%和82.1%);其次是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教学内容有待更新、教学模式有待改进,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竞赛的要求(分别占比64.9%和60.7%)。这说明学生通过参加竞赛,看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感受到学校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比赛,也发现同样的问题。

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参与调查的对象中,师生都一致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最缺乏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分别占比46.4%和36.8%),其次是良好的学术氛围(分别占比21.4%和33.3%)和实用的技能指导(分别占比28.6%和22.8%)。师生都认为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存在相关性,参加竞赛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团队协作意识(分别占比85.7%和86%)。这表明,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学以致用。

三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从调查可以看出,竞赛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并不是通过参加一两次竞赛就可以实现的。创新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也正因此,《意见》提出要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

1 创设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格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5]。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表明,创新人才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比常人拥有更旺盛的创造欲望和更坚强的意志品质。诸多研究都强调,创造能力的基础是创造人格。而创造人格是生长出来的,不是训练出来的[6]。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首要的是创设宽松而自由的学习成长环境。当前,很多高校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出台了不少政策,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实施各种计划和项目,力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但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性、质疑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创造人格的培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高校办学功利化较为严重,还未能将大学精神中最主要的价值内核――创新与创造、质疑与批判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未能为大学生营造出倡导自主、鼓励探究的学习环境[7]。前面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师生认为学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待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创新人才培养有自身的规律,学校应在教育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教育,创建保护、鼓励学生个性成长的课堂文化、管理文化和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适宜的“气候”、“土壤”和“养料”[8]。

2 面向学生全体,构建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高校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9]当前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基本以赛模式为主,为竞赛而组建团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突击式”的学习和训练。但参加竞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种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要做好顶层设计,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创新人格,扩展学生创新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技能有效结合起来。如大一侧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知识的学习,大二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大三强化创新能力的实践训练,大四强调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

3 搭建各类科研创新训练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要通过实践才能形成。高校要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实践训练平台,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一是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学校要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的功能,面向学生开放,设立学生实验实训基金,鼓励学生开展研究,资助学生和申请专利;二是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构建部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与企业合作,引入真实项目;三是学科技能竞赛平台。根据各类竞赛的时间,规划、设计部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竞赛方案,由低到高,由面到点,既扩大学生参与面,营造竞赛氛围,又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选拔优秀学生,获取优异成绩;四是社会实践活动平台。通过学生社团、假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国情,增长见识;五是校外实训基地平台。学校要建立校企、校府、校校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发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4 以学生为主体,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课堂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力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课堂和教师的作用。但现在高校多数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加专业课构成。课堂教学上常见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推行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改革。通过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拓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提升学生理论素养,激活学生思维。增大选修课学分比例,尊重学生兴趣选择和个性化发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提倡项目式、研讨式、问题式等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申报项目、参加竞赛活动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不能简单地采用纸笔测试的形式,一考定成绩,而应关注学生全程的学习过程,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整体性评价。具体来看,评价目标应基于能力本位,指向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过程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全程的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持续变化,更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评价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应减少标准化考试,加大对实践能力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可采用工作过程报告、工作情境测试、工作任务实施等评价形式,通过现场观察、面谈口试、成果展示、现场操作、工作报告、小组自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10]。

参考文献

[1]和学新,张利钧.关于创新及创新人才标准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2]李淑芝,等.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信息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2).

[3]陈勇,等.浅谈学科竞赛对大学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23).

[4]魏玲,等.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5]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07).

[6]贾永堂,崔波.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根本转变[J].现代大学教育,2014(1).

[7]刘丰林,等.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

[8]邢亮,乔万敏.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12(1).

[9]马然,栾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

上一篇:实习导游工作报告范文 下一篇:预算实习工作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