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21 10:36:34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为加快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从2009年8月开始,北京市丰台区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的“三送”下乡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转移就业培训服务。笔者在参加丰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研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有了一些认识和想法。

当前丰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度缓慢。丰台区以永定河为界分为河东河西两个区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城不断加快,河东区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因建设征地等原因逐步脱离农业生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吸纳了大批外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对而言,本地村民由于有了丰厚的分红、优惠的养老和医疗报销待遇,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并不高。河西区域地处偏僻,没有成规模的大中型企业,无法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多数农民仍然从事农业生产,虽然广大农民有转移就业意愿,但受地理环境、交通等因素限制,只有少数人主要是年轻人实现了转移就业。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台区属于城乡结合区,农民进城务工机会多、职业选择余地大,对就业工种和技能培训需求日益多元化、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采取大规模培训方式,培训的岗位和工种竞争性不强,培训内容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加上培训条件限制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因而不能适应农民转移就业的需求。

三是社会保险等后续政策不配套。虽然北京市《关于本市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北京市行政区域的企业及其招用的本市农村劳动力可以按照183号令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由于历史原因,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仍不允许乡镇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享受各项再就业和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补贴,乃至财政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都要为职工办理养老、失业、医疗三项社会保险,而无法办理基本医疗保险也使乡镇企业无法享受上述政策优惠。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几点设想。

一是加快当地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河东区域可立足当地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职业培训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和创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开发产业附加值,吸引、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河西区域可立足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等资源优势,开发生态休闲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河西区域也是苹果、梨、枣、柿等特色水果的优势种植带,可通过引进技术和品种,做大做强果品种植业和加工产业,实现果品产业化经营,吸纳更多当地劳动力。

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模式与方式。按照订单培训的要求,采取校企联合、校乡联合、企乡联合等方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实训为内容的培训机制。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采取小班制、个性化、进村入户等培训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满足农民的培训需求。特别是要对创业愿望强烈,具有一定技能和资金积累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加强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和产业发展指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实训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

三是制定配套优惠政策,解除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后顾之忧。扩大社会保险在乡镇企业的覆盖面,允许乡镇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应认真研究乡镇企业职工办理基本医疗保险的诉求,允许他们按照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个体户等类型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研究制定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的政策。允许乡镇企业享受招用本市户口职工所应享受到的各项再就业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乡镇企业更多地雇用本市户口职工,尤其是农村劳动力。

北京市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局

程 钢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下一篇:农户需求因素对农民培训绩效影响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