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时间:2022-09-03 01:36:12

新生代农民工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他们,被称为“无根的一代”,在农村长大却对生长的土地没有太多的眷恋,在城市拼搏却总感觉不被城市所接纳,缺乏归属感;他们,比父辈受过更多的教育,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经过现实的“撞击”后,挫败感也比父辈要来得更加直接和猛烈;他们,就是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

这个“80后”和“90后”的群体约有1亿,占农民工总数的60%左右。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和迷茫,“城市边缘人”的社会角色,让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落差。面对这种状况,他们现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思想现状呢?

更注重自我价值实现

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定位、情感需求以及个人价值的追求等方面,都与老一代农民工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他们一般没有务农经验,对农村缺乏依恋,对城市生活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进城打工的动机已经从生存需要转变成发展需要。他们往往对未来有着较大的期望值,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加希望获得尊重和认可。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被边缘化”的现实很容易让他们的心理出现失衡和深深的挫败感。相对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将面对更多的心理问题。

成长环境使其更敏感

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关注他们的成长背景。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其实是原来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他们缺乏安全感,情感也比较脆弱,个性上比较任性、敏感、自我、自卑等。如此的成长背景,如此的性格特点,让新生代农民工在面对问题时更容易出现挫败感或者逆反心理,对于困难的承受力也相对更低。

新生代农民工究竟应如何为自己定位?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减少心理落差,才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呢?

第一,在进入城市之前,先要全面地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何缺失,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如何,性格、爱好是什么等等。这样的认识不仅能够帮助自己寻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还能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帮助。

第二,工作之前,还要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和岗位,建议最好先踏踏实实地干上一段时间,亲身的体验能让人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第三,为了增强个人的适应能力,应该注重自我锻炼,并且还要善于从实践中思考和总结。遇到问题或者挫折时,不要总是一味地去指责社会,而应多从自身找原因。

最后,工作时要善于进行职业规划,这能帮助自己找到归属感。想想自己打工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成为城市中的一员,还是为了增强能力和积攒资金回农村创业?找到目标后,在为其奋斗的过程中,就会结识到不同的人,逐渐形成自己的圈子,然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找到归属感。

上一篇:农业农村工作六大任务及权威解读中央农村工作... 下一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