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力量

时间:2022-08-21 08:26:15

科技的力量

石河子大学的社会服务工作在传统印象中,就是教授们深入田间地头,为职工群众传授科技种田的知识。如今,因为科技的支撑,石河子大学的社会服务工作已发生质的变化。

2005年,石河子大学成立石达赛特科技有限公司,马富裕董事长和他的科研团队先后有两项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他们研发的农田墒情监测与灌溉远程控制系统已成为当前兵团在该领域内的首选技术。

据介绍,农田墒情监测系统与远程水分管理系统的结合,好比给每一块地配备了一个经验丰富的专家。这个专家24小时守候在田间查看墒情,职工们不必奔波于田间,只需在家中定时接收信息,摁动开关,然后等待收获。

马富裕介绍,去年,新疆有2万亩棉田采用农田信息远程监测技术进行灌溉。使用农田墒情监测与灌溉远程控制系统后,每亩地的投入为100元至200元,使用期为3年至5年,作物可增产15%以上,当年即可收回成本。

这样的科技服务令人耳目一新,所产生的价值远远高于教授们在田间地头的指导。

2000年,兵团农业信息化专家、石河子大学教授吕新把科学研究的方向瞄准了精准施肥领域,结合兵团大面积推广的膜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研究滴灌施肥技术并设计新的施肥系统。

课题组自主设计完成了棉花土壤肥力地理信息管理及施肥推荐系统、棉花施肥推荐决策系统网络版、棉花施肥推荐决策系统单机版等软件。

现在,团场技术员只需把当前棉田土壤基础肥力数据和棉花植株养分数据输入棉花施肥决策软件,就可以得出优化的施肥配方。职工只需按系统提供的配方,通过灌溉系统随水施肥即可。

这一成果彻底改变了凭经验施肥的传统模式,目前已在农二师、农五师、农七师、农八师推广应用,累计推广286万余亩,节本增效2.22亿元。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石河子大学作为教育部与兵团共建的高校,始终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发展中有为,在有为中有位。

“兵团提出了‘三化’建设、‘4个千亿工程’和‘三大基地’建设发展目标,我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责无旁贷。”石河子大学校长向本春表示。“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为出发点,突出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走‘产学研’一体的发展道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则是学校今后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

为此,石河子大学制订了服务兵团经济社会发展5年行动计划。在这份计划中可以读到以下丰富的内容:

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兵团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与“三化”建设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大力培养“三化”建设紧缺人才,培养1万名高素质专业人才。

也有传统的项目:服务兵团下基层计划。包括百名教授下基层、青年教师下基层、科技特派员下基层、博士生服务团下基层和党政干部挂职锻炼等服务项目。

向本春介绍,为更好地用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服务,今后5年,石河子大学还将启动服务兵团平台建设计划,包括兵团专家智囊团建设、服务基层网络咨询平台建设、每年组办一期“兵团经济高峰论坛”、建设开放的图书馆和网络中心、建设开放的科研平台、重点建设100个教学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工程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校企科技合作平台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石河子大学科技处处长季新江介绍,学校还将设立服务兵团专项科技创新项目。针对兵团科学技术重点难点领域,每年拿出50万元至100万元,设立“石河子大学科技攻关项目”,集中优势科研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提高兵团生产力水平。

大学科技产业处将致力于产学研项目的合作孵化。“每年拿出50万元至100万元,通过培育,将科研成果推广到基层应用,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5年时间力争孵化推广100项科研成果。”科技产业处处长吕新对此充满信心。

自主创新促发展,服务社会作贡献。要做到这一切,“建设高质量学科人才与平台体系,推进科技发展方式转型,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自主创新与成果产出是关键。”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何慧星说。

1996年,兵团四所高校合校成立石河子大学。2000年,该校入围国家西部重点高校。2004年,该校成为教育部与兵团共建高校。2008年,该校进入“211”工程重点大学行列。四年一个台阶,四年一次跨越。

对明年,何慧星充满期待。

上一篇:弘扬兵团精神 传承廉政文化 下一篇:解密伊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