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需要“我们”助力

时间:2022-08-21 02:09:40

孩子成长需要“我们”助力

一、班上的“钉子户”

刚接管这个班时,就有同事对我说,这班上有个“钉子户”。他们指的就是小超,一个看上去有点瘦弱的男孩。小超学习成绩在班上不是最差的,小小年纪却有过逃课的记录。我暗暗观察,发现他对学习毫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经常不带课本和作业本,不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课上只有老师盯着才勉强动笔。我多次劝告、批评都不起作用,反而使小超与老师更加对立,甚至对老师发火。后来脆叫来他的家长,要家长守着他完成作业,结果也只能管好当天,最后是老师越生气,小超越是对立,他也干脆天天不交作业,因而,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差。但我发现小超劳动特别积极,只要老师布置一项劳动任务,他必定是第一个举手要求参加,不管多脏多累,他都乐意抢着去做。但一提到学习,他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我对他已毫无办法,他就是我眼中最大的学困生,我想就这样放弃他算了。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有一次,学校合唱比赛,天有些热,我站在操场和他们一起观看比赛。突然,他拿来一把凳子让我坐,放下的时候还用手在凳子上擦了擦。我心一惊,这个学生,我平时总批评他,他不但没有记仇,还这么懂礼貌,做事这么细心。正想着,他又给我送来一瓶水。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想他不是个坏学生,但却为何如此厌学。我反思自己以前的做法,决定做些改变,帮他走出厌学的困境。

二、寻找根源

我想,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设法让小超接受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学生时,必须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认可你,才能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对你敞开心扉。老师也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了解问题的根源,从而达到教育效果。小超平日在班上劳动很积极,不管多脏多累,都乐意抢着去做,因此,我决定从劳动入手。大扫除时,我叫他和我一起打扫办公室的卫生,开始几次,我总是表扬他卫生做得好,比老师还能干。他很开心,干得也非常卖力。劳动中,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和他聊天。

我问他:“你这么勤快,经常帮家里干活吧?”

他有些自豪地说:“嗯,我经常帮奶奶做事,奶奶还说我很聪明,什么事一学就会。”

我赞赏地边点头边说:“是呀,你真的很聪明。”

“可是我爸爸妈妈说我笨得像头猪。”

“噢,那你自己认为呢?”

“我做事时很聪明,读书就笨。”

“为什么这么说?”

“我一看到书就头晕脑胀。”

……

慢慢地,他跟我无话不谈,从兴趣爱好谈到家庭环境,从同学相处讲到学习生活。他说每次老师打电话到家里,说他上课没听讲,作业没完成,爸爸就会打他一顿,打得他青一块紫一块的。我有些愧疚地说:“我打电话到家里并不是叫你爸爸打你,而是想让他们督促你学习。”他说他知道老师是为他好,但是他就是管不好自己,一看到书本头脑就一片空白。他说他其很想好好读书。

经过多方面了解,我发现小超厌学的情绪大多是由家庭造成的。一是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对他缺少关爱,平时不闻不问,只要有老师打电话“告状”,或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暴打;二是爷爷奶奶的溺爱,只要爸爸妈妈一管教,爷爷奶奶就会出来护着。长此以往,使得小超心智水平差,学习懒散,依赖性强,他宁愿在家帮奶奶做事,也不愿意来上学。

三、指导家教

于是,我决定去他家做家访,当然是趁他不在的时候。他爷爷奶奶看到我很拘谨,眼神中却有一种戒备,我知道他们怕我又是来告状的,害他的孙子挨打。我告诉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小超走出厌学困境,逐渐爱上学习,并指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我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一是爷爷奶奶不要过分保护,避免使他养成厌恶学习和依赖、撒谎的习惯。二是爸爸妈妈不要只顾赚钱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不要只知道打骂孩子而忽视孩子的感受。作为父母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平时要多和孩子相处、交流,辅导孩子学习,经常带孩子到有益的场所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这一点得到了他家人的认可和支持。为此,他妈妈辞去了鞋厂的工作,在家照顾孩子。

四、家校合作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已经给自己贴上了“我很笨”“我是差生”的标签,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不认真学习,不完成作业。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撕下他的“标签”,改变他对自己的看法。我从他的优点入手,表扬他爱劳动,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上课时,我经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答对了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开始他还很不习惯,受了表扬会很不好意思。慢慢地,他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得到表扬也会坦然受之,我知道,他的思想在悄然发生变化。

第二步是改变他的不良行为。我给他制作了几张小卡片,和他一起在上面分别写上“认真听讲”“不讲小话”“完成作业”等警示语,然后,让他把卡片放在自己平时容易看见的地方,如铅笔盒里、书桌上,或夹在课本里。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写作业,只要一看到它们,就会提醒自己:我要认真学习!并请班上的同学监督他。

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那些大道理他是左耳进右耳出,必须要有更诱人的奖励才行。于是我和他的家长沟通,并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给他设计了一套奖励计划,目标是上课认真,作业按时完成,不良习惯有改进。 在学校由我来执行,根据他的语文、数学等作业情况及行为规范遵守情况,如实进行评分,并可得到不同的奖分卡。在家由家长执行,如放学后主动完成作业就可以得到奖分卡。如果还会看看课外书,练练字,也会有额外的奖励。当然作业完成了也可以玩半小时电脑,或看一会儿电视。每个月总结一次,根据他得到奖分卡的多少,奖励一些东西,或是一些零花钱,或是满足他的一个愿望。他觉得很新鲜,也很喜欢这个计划。我想,开始他可能只是为了得到奖励,但长此以往,他就会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

果然,一段时间以后,他渐渐地改变了学习态度,我看得出,他在努力地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不但能听讲而且还能举手发言,作业按时完成,语、数、英成绩也在慢慢提高,还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一个学期下来,他终于告别了厌学,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厌学是当今中小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家长和教师都会很轻易地给孩子下结论――坏孩子,并一味地对他批评管教,严厉打骂,老师也大有“欲除之而后快”之势,对孩子来讲,这无疑加快了他厌学的节奏,那样,我们不就害了他一辈子。

由此可见,对于学生的厌学,我们应当先端正自己的态度,改变对学生的看法,并指导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和找到最适合改变孩子的方法。

上一篇:做好精准培训 助力产业扶贫 下一篇:切实推进基础教育减负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