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精准培训 助力产业扶贫

时间:2022-04-08 12:48:09

做好精准培训 助力产业扶贫

为了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和“五个一批”的扶贫方式,产业扶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举措。产业发展是实现贫困地区真正脱贫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地方区域财富的创造和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待于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近年来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没有产业带动,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更难以持续脱贫。农广校体系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将精准培训与产业扶贫相结合,推动走精准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

一、围绕产业扶贫,调研要精准

一是要精准调研当地产业。产业扶贫的根本是精准确定产业。各地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产业扶贫中首先要精准调研当地的现有产业,充分了解掌握当地的各类优势资源,帮助贫困农民精准选择发展项目,引导培植适宜贫困地区发展的特色产业,让产业既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也适应扶贫脱贫的现实,为实现“造血式”扶贫打好基础。

二是要精准调研贫困户。精准培育的前提是选准扶贫对象。按照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t,全面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对符合标准的贫困户进行审核认定,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基础档案和问题台账,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户有本、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为精准扶贫打好基础。

三是要精准建立联系。精准建立联系是产业扶贫的关键。要找准特色产业与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的结合点,将特色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有机衔接起来,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使扶贫对象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受益,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内在活力、内生动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二、围绕产业扶贫,培训要精准

一是要精准制定培训计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产业扶贫任务为中心,结合贫困人口的实际,围绕地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农村电商等,精准制定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确定相应的培训专题。

二是要精准选好培训内容。首先,要精准把握培训需求。要以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专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避免搞形式、走过场、空对空,要按照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考虑贫困农民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特点,按需施教,有的放矢开展培训,避免“一张处方治百病”。其次,要精准把握产业培训的核心。产业扶贫的教育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设置培训课程时,要围绕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规模效益、关键技术以及贫困户关心关注的问题作思考谋划;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围绕问题的提出为他们提供分析问题的逻辑和学理框架,帮助他们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最后,要精准搞好实践。实践是贫困农民成长的最好课堂,必须进一步强化实践培训的份量,把实践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作为贫困农民教育培训的鲜活教材,组织他们到第一线去学习、去实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是要精准配备培训师资。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建立精准扶贫培训师资库,分门别类开展师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工作水平,着力打造了解扶贫教育培训工作特点和农民需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绩效考核,激励扶贫师资扑下身子,积极投身到产业扶贫事业中。

四是要精准配好培训教材。培训教材是贫困农民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源头,更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资料。培训教材质量高低,是影响产业扶贫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本好教材就是贫困农民的致富经,就是一门挣钱技能,就是一个好老师。要结合产业扶贫,围绕课程体系,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教材,既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断丰富教材种类,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教材体系,为贫困农民精准配好培训教材。

三、围绕产业扶贫,服务要精准

一是要精准提供政策服务。汇总梳理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各类扶贫政策,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学好、利用好中央和地方的优惠扶持政策,在地方政府和贫困户之间架设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将优惠政策精准投放到产业发展中,在贫困户身上精准发力,系统地推进精准产业扶贫。通过扶持政策和发挥市场的力量,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合理地组织、融合、调配生产要素和经济元素,在政策、资金、人力、环境、基础设施、平台、信息、科技等方面,精准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带动扶贫产业有序参与市场竞争,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

二是要精准提供跟踪指导服务。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体系,建立帮扶专家数据库,组建专家帮扶顾问团,搭建“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机制,精准提供专家跟踪指导服务,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确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项目,带领他们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贫困户树立品牌意识,将特色、生态产品进行整合注册,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打造产业品牌,传授市场营销方法,注重品牌建设,逐步将品牌塑造成为名牌,达到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群的生存发展问题。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张大鹏 刘冉

天津市中农大棉花抗性遗传研究中心 曹珊珊

上一篇:梳理修订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下一篇:孩子成长需要“我们”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