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滋补学生心灵

时间:2022-08-20 02:36:45

弘扬传统文化 滋补学生心灵

经典诗文是酒,历久弥香。优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童年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古人就有“童子以记诵为能”的说法。因此,紧紧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诵读一些优秀古诗文,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校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的成功实践。

2002年8月,经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批准立项,山东省东明县第一实验小学正式启动了“古诗文”教改实验课题。学校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了“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作诗与填词”“诗意画的创作”等子课题研究。全校普遍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一般能背二三百首,多的能背五六百首,有个叫王臻的学生,能背一千多首诗。在背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赏诗、评诗,然后开始作诗、填词、对对子、文配诗、诗配画、画配诗等诗文创作活动。我校的经验已在菏泽市全面推广,并获省教科所、省教研室颁发的全省教育科研成果奖。

一、编写教材

教材编写本着“六二一一制”原则:诗占六成,词曲占两成,古文占一成,格言、谚语占一成。在诵读古诗文的同时,低年级搭配歇后语和成语,中年级搭配格言、谚语,高年级搭配名人佳句。在探索实验的基础上,2003年10月编写出第一套6册中华诗文诵读校本教材――《小学生诗词曲文诵读》。2009年3月,在第一套教材的基础之上又编写出第二套3册校本教材――《少儿国学读本》。

二、落实措施

1.实验内容

低年级(一、二年级):以每学期20个周计,一、二年级在校两年时间共计4个学期80个周,每周诵读诗文1~2首,格言谚语1~2条。低年级诵读诗文总量为80首(篇)左右,格言谚语50~80条。

中年级(三、四年级):在校两年4个学期80个周计,每周诵读2首(篇),共计100首(篇)左右。巩固理解已学过的词条150条左右。

高年级(五、六年级):以词曲、古诗为主,节选部分古典启蒙教材,加上优秀现代诗文,仍以80个周计,学生可诵读80~100首(篇)。

综上总计,小学6年,可诵读经典古诗文420~500首(篇),格言谚语、圣贤名言200条左右。

2.实验周期:8年

第一阶段(1年):自2002年8月~2003年7月,为启动阶段。

学校从低中年级四个教改实验班入手,召开家长会、教师座谈会、学生代表会,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听取一些专家、学者的合理化建议,统一认识。这一时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立足教改实验班,分析、探讨出古诗文诵读作为选修课的学习方式及理论基础;确定三个子课题:如何激发“读古”兴趣,作诗填词,诗配画。

第二阶段(5年):自2003年8月~2008年7月,为课题研究的深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小学生诗词曲文诵读》作为校本教材在全校推广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修订完善,在全县、全市推广。组建教改教师档案,定期举办赛诗会和文配诗、诗配画、画配诗创作艺术经验交流会,并且通过设立考级标准,使一大批“小诗人”应运而生。学校在主教学楼走廊内开辟了“小诗人”长廊,创建校园特色文化。

第三阶段(2年):自2008年8月~2010年7月,为实验的总结、验收阶段。

3.上好五种课

(1)古诗文知识专题讲座。

该课型旨在培训教师,引领广大一线教师筛选出最适合学生的诵读篇目,引导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并在诵读的基础上,在“积累”与“运用”、“诵读”与“写作”诸多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并提升一些有价值的成功经验。

(2)对课。

其内容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作为一门课程,它主要以“属对”方式展开,即一人出上句,另一人对下句。六年级一班的黑板上每天都有学生出一句上联让大家对下联,如李新出的上联是“井底之蛙见识短”,王治对的下联是“程门立雪尊敬深”,段康对的下联是“雏鹰展翅天地宽”,张舒对的下联是“揠苗助长目光短”……由于思考角度不同,一句上联有时能引发一个班几十个同学对出不同的下联。对课的内容一般有:名联欣赏、趣联故事、上联征对、师生自由“属对”、学生对联作品展示、地方特色对联趣话。

(3)画配诗课。

学生先画一幅画,然后根据画的意思,赋诗一首。五年级三班的崔芳涛为同桌的一幅《回春图》题了这样一首诗:“一场春雨,两声春雷。三只燕子,百草吐翠。千人播种,万物春回。”

(4)作诗填词课。

诵读足够多的篇目、初步了解一点韵律和平仄之后,方可研究吟诗填词。学习作诗一般经过三个步骤:品读原版诗,知其个性;“克隆”原版诗,练其本领;超越“克隆”,大胆创新。六年级三班曹粤雯同学的《万福公园观感记》一文的开篇就是一首自创的 “藏头诗”:

东明好

东方武校赛一中,明贤双语加玉成。

万人称颂五得利,福星源于西瓜城。

公路铁路样样有,园丁小区显威名!

(5)诗文欣赏评点课。

对有关课文,让学生用诗歌进行点评。六年级四班黄媛为《倔强的小红军》所写的点评诗为:“小红军,善良心。其举动,让人吟。心灵美,教人民”。六年级五班张乾为课文《鸟情》所写的点评诗是:“喜鹊通人性,令人太吃惊。日日与我伴,个个说聪明”。通过评诗,学生学会了抒发见解的方式,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渐提高了。

(6)搞好考评。

我校要求学生每日诵读中华诗文10~15分钟,一般安排在晨读课上,称为“读古”。我校古诗文考评机制如同大学英语考级,每年举办一次,根据年级段和诵读的篇目,分笔试和口试两种形式,共设5个级别:小能人、小名士、小诗人、小学士、小博士。学生可视自己的诵读情况,自由申报,自愿参加。会背50篇,经考评即可授予“小能人”称号,每增加50篇晋升一个级别。目前50%的学生被命名为“小能人”,310名学生被命名为“小名士”,160名学生被命名为“小诗人”,62名学生被命名为“小学士”,15名背诵超300篇的学生被命名为“小博士”。要戴“小博士”帽,需过口试、笔试、即兴创作、问题答辩四关。

经过8年的教改实验,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改革、锐意创新的研究型教师;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语文素养得到了快速提升,阶段性的成果非常明显。这一切都提醒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古诗文”教改实验深入地进行下去。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明县第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在学科知识树的构建中共同成长 下一篇:何谓“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