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20 10:29:49

审美教育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 审美教育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不断钻研业务,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广泛接触社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努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科学民主的教风,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里,展开色彩绚丽的翅膀,尽情地在语文这片蔚蓝的天空中翱翔。

【关 键 词】 审美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但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少语文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在课堂上只顾忙于教授与考试有关的内容,而忽视了语文课应有的整体美,把文质兼美的语言艺术作品分解得支离破碎。其结果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以自然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其创造美的热情。语文课堂教学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对语言艺术作品进行艺术欣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一、用丰富的教学内容,点燃学生的审美火花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语言艺术的瑰宝,给学生展示了美的广阔天地。学生可以尽力发掘美,尽情欣赏美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向导,引导学生去领略无限风光。

在这些优秀的篇章中,印下了一批批优秀人物的脚印。这里有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彰显民族气节的文天祥;有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有“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大义凛然的闻一多。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学生仿佛看到了他们慷慨陈词的动人情境,从而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

在这些优秀的篇章中,展示了一幅幅大自然赐予的秀美画卷和人类文明的杰作。它们有的雄险奇秀,有的秀丽柔美,有的清新淡雅。从朱自清笔下充满勃勃生机的大自然之春到老舍笔下晴暖温馨的济南之冬;从郦道元笔下奔腾不息的长江三峡到苏轼笔下静谧安详的承天寺;无不显示出大自然的美。气势恢宏的故宫博物院,古朴典雅的苏州园林,更是构思精巧、技艺精湛的人间杰作。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分析、讨论、探究,把学生引入绝妙的佳境之中,点燃起他们创造美的欲望。

二、用优美的教学语言,展开学生的审美翅膀

语言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功。每位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委婉动听,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铿锵有力,如海潮般震撼学生的心灵;有的则幽默诙谐,闪烁着智慧的灵光。这些都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开美的想象。

清新平实、不加雕饰的语言,体现了语言内在的质朴美,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如上《〈论语〉十则》一课,由于初一的学生才开始系统地学习文言文知识,教师就应该一字一句地做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从中获得有关个人修养、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相关知识。真正体会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深刻道理。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就应以此突出文章的神来之笔。如《孔乙己》一课中,孔乙己买酒时“排”和“摸”这两个动词的形象运用,能使学生想象到他“显阔”和“穷酸”的丑态。教师在讲解时如能加上传神的动作模仿,就更能使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辛辣讽刺和批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一段动词的运用,学生从品味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自己的孩童时代,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下转25页)

(上接23页)

三、用适度的教学节奏,奏出学生的审美旋律

一堂好的语文课,如同一支优美的乐曲,那美妙的旋律使学生久久难以忘怀。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征,合理安排教学节奏,既可以似高山流水那样的冲刷激荡,也可以如清泉细流一般的舒缓清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教学节奏快的语文课,恰似一支雄浑的交响曲,激越壮阔,撼人心魄。能使学生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得到激越的美的情感体验。如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与夏洛克在法庭上的交锋,真可谓暴风骤雨般的针锋相对、步步紧逼。鲍西亚用她的聪明机智、行事果断对夏洛克的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进行穷追猛打,最后迫使夏洛克彻底败诉。雨过天晴,安东尼奥又获得了新生。读者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酣畅淋漓地得到松弛。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阅读,从诙谐、优美的戏剧语言中,领略到了莎翁经典戏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节奏慢的语文课,犹如一支清越的小夜曲,舒缓自如、清新怡人。学生在静静的思绪中感受到优美的情调。《背影》中,朱自清用朴实清淡的文辞表达出自然纯正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想背影――看背影――别背影――思背影的感人场面,慢慢品味出父爱如山的父子深情。《散步》是一篇充满温馨情感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学生只有通过默读,理解课文后才能细细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淡雅。

审美教育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不断钻研业务,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广泛接触社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努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科学民主的教风,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里,展开色彩绚丽的翅膀,尽情地在语文这片蔚蓝的天空中翱翔。

【参考文献】

[1] 李阳.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4).

[2] 王希军,葛里. 审美教育[M].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启帆. 语文审美教育概论[M].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

上一篇:让语文“生活”得更实在 下一篇:浅谈以训练点为基础进行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