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内斗孕育商业雄才

时间:2022-08-20 09:38:51

家族企业内斗孕育商业雄才

即便你对吉娜・莱因哈特不太熟悉,你也应该知道她。她是一个无法让人忽视的人物,她是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掌控着其父亲创立的汉考克勘探公司(Hancock Prospecting)。但是,她在处理生意和家庭关系时的咄咄逼人,促使其四名子女中的三名将她告上了法庭。

近日,这场官司所涉及的电子邮件和书信被公诸于众,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莱因哈特的子女声称,母亲给他们一个工作日的时间来考虑是否同意延长她对家族信托基金的控制期限,不同意的话,这个基金将会面临“经济上的毁灭”。莱因哈特认为子女们“显然不适合”掌控该基金。她在信中表示,基金的破产――“从有利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也许符合子女的最佳利益。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这会“促使他们出去工作,并让他们对自身悠闲安逸的生活方式及态度进行反思”。

在全球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之际,莱因哈特恰好拥有一个巨型铁矿石矿场,这的确有助于她的财富积累。但在我看来,她在这场官司以及家族其他矛盾中(她在父亲晚年时与他有过严重的不和)所展示出的那种冷酷无情的“魄力”,也是她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关于家族企业的发展历史中,人们往往认为企业的掌管者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家庭内讧。内斗会使家族经营模式原本所具有的大部分优势都荡然无存。当亲人反目,牢固的企业文化、团结协作的倾向以及愿意以长远眼光考虑问题等等,这些好的固有倾向统统被甩到了一旁。充满怨恨、劳民伤财的争斗破坏了这类企业的价值――不管是对于继承人,还是不幸卷入争端的任何外部投资者来说,都是如此。这种家族内部的你争我夺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将持续数代之久,而且还将消耗大量的资金。

所有这些说法都没错。不过,学者们恐怕低估了家族内斗所能带来的动力。有时,刻薄的语言加上毒辣的手段就像是火箭燃料,为某些无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家族成员提供动力,激励他们夺取控制权,并带领家族企业走上业内顶尖位置。

正是这种驱动力,使大众汽车(Volkswagen)公司在董事长、奥地利人费迪南德・皮耶希的打造下,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近日,皮耶希的妻子乌苏拉被提名加入大众汽车董事会。这一提议显然是对正统公司治理理念的蔑视,着实令人倍感意外。然而,这也反映出皮耶希试图掌管及扩大家族业务的决心。作为保时捷(Porsche)创始人的外孙,皮耶希在2009年促成了这家跑车制造商与大众汽车的合并。他的这场胜利也令其表亲沃尔夫冈・保时捷潸然泪下。

尽管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女继承人与奥地利汽车大亨之间存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对待他们不顾一切想要获取的企业遗产方面,二人似乎有着类似的态度。后者过去曾将“大众汽车、家庭、金钱”列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而前者据称曾经说过“无论我做什么,汉考克永远排在第一位”的话。

有这种想法的不只是他们。上世纪80年代,已故瑞典电信及媒体大亨扬・斯滕贝克在争夺家族投资控制权的过程中击败了他的两个姊妹,从而使自己的地位得到巩固。随后,这位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不仅大举增加了家族投资规模,投资范围也比以往扩大了很多。

然而,要进行这种家族内斗,同时又不至于使自己丧失继承权,这非一般人所能做到。若想强行获得统治权,这样的家族成员必须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一副厚脸皮,还必须会耍手段。根据大多数人的描述,莱因哈特和皮耶希都是冷酷无情,但颇有能力的管理者。

韩国首富家族的内斗开始扩大,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健熙又被兄弟姐妹,称其隐瞒了父亲的部分财产。李健熙的二姐李淑熙和大哥李孟熙都称李健熙拿走了父亲留下的部分财产,将其藏在别人名下,而没有告诉他们。

之前,韩国企业集团CJ Group向警方报案说,李孟熙之子、该公司董事长李在贤被三星的一名员工跟踪。该公司向警方提交了监控录像片段。录像中显示,自2月15日以来,一辆黑色轿车多次在李在贤住所周围兜圈子。但三星说,这只是误会,这名员工去该地区是办其他公事。1995年,有消息称,三星在李健熙住所屋顶上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可能是为了监视李在贤的住所。三星随后拆掉了摄像头。

但就是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李健熙,当初让三星创始人李秉春破除传给长子的儒家传统观念,选择了他作为企业继承人。

据说,家族企业往往会在第三代人手中走向分崩离析,因为许多软弱的继承人那时会开始争吵,而冷眼旁观的生意人则可以利用这些局面从中渔利:伯纳德・阿尔诺就曾利用这种机会扩大了其在路易・威登(LV)奢侈品帝国中的版图。冷酷无情的家族成员在摆平了不那么能干,或是不那么有野心的亲戚之后,就会筑起防止机会主义者趁火打劫的一道屏障。

处心积虑、竭尽全力想要在家族斗争中彻底取胜,这种行为的危险性已经一目了然。然而,尽管外人也许会因为有些家族成员沦为这种不受控制的野心的牺牲品,而对他们报以同情,但是与此同时,那种对商业天生的执著所释放出的强大能量又让你无法不感到震撼。

博主简介: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上一篇:日赚18亿的银行何以听不到掌声 下一篇:房企该破产时就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