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联合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0 07:17:28

小儿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抗体增多,从而使得血小板尚未成熟即被脾脏内皮系统吞噬,导致血小板减少(国内多以血小板计数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2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ITP患儿80例,均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10个月~5岁;病程2~7天,平均3.2天;均为初治的急性病例。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血小板计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①对症支持治疗:适当应用维生素K1、维生素C、止血敏、立止血等止血药物,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注意饮食护理,减少活动,卧床休息。②免疫抑制治疗:静滴地塞米松0.3mg/(kg・日),连用3日,于治疗第6日起口服强的松1~2mg/(kg・日),2~3周;同时静滴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0.4 g/(kg・日),连用5日。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10mg/(kg・日),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50~100 ml静滴,10天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观察出血、血小板及体温的变化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第2届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拟定的ITP疗效标准。①显效: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数恢复正常,持续>3个月;②良效:基本无出血症状,血小板数>50×109/L或较原水平升高>30×109/L,持续>2个月;③进步:血小板数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周;④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均无改善。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随访。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1例,良效18例,进步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5例,良效13例,进步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4,P

不良反应 对照组2例静滴人免疫球蛋白1小时后出现发热,减慢滴速并给予物理降温后,体温恢复正常。余无其他不良反应。

讨论

ITP是儿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患儿一般情况尚可,出血部位单纯,以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为主。

目前ITP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国外研究报道ITP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其具体机制可能与Hp引起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又有研究认为是淋巴细胞调节异常引起的。

病毒感染是全世界公认的儿童ITP诱发因素之一,约80%的患儿在发病前1~2周常有病毒感染史,多为上呼吸道感染,还有20%患儿的前驱病毒是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进一步研究发现,有一些病毒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VBl9病毒、流感病毒与儿童ITP关系密切。一般认为,病毒感染所致ITP的机理是病毒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直接作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上,导致血小板被吞噬或生成减少。

由此可见,病毒感染与血小板抗体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即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抗体升高,后者升高可致血小板减少,更进一步证实了病毒感染是ITP的主要诱因之一。

临床多根据以下几点选择小儿急性ITP的治疗方案:①患儿的出血严重程度;②患儿的血小板减少程度;③患儿的活动是否能有效控制;④是否具备急救的条件。如有广泛的黏膜出血,应采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本文采用喜炎平联合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ITP,取得较好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

喜炎平注射剂是以穿心莲为原料提取的,其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酯等。

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及镇痛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体液免疫能力,促进cD4/CD8水平变化,提高血清溶菌酶含量。病毒灭活实验表明,本品对腺病毒(ADV)Ⅲ型、流感病毒甲I型、甲III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均有灭活作用;体外抑菌实验提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上一篇:维生素B6临床新用途 下一篇:小舞蹈病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