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中区域创新文化的作用与培育

时间:2022-08-20 04:29:02

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中区域创新文化的作用与培育

本文为山西省2007软科学项目《产业集群与山西区域创新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007041008-01)阶段性成果,该课题受山西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本文的研究为省政府对山西创新文化培育提出建议。

[摘要] 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区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创新主体和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域创新文化培育的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文化 非正式制度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网络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即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有效叠加而成的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的诸多方面之间存在着连续不断的、无缝的和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地理环境、交通条件、资源禀赋等都差不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一样,区域创新能力也不一样,有的甚至差距悬殊,其原因很难仅用经济因素来解释,区域文化对区域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初始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惯性,因为沿着原有制度变迁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总比另辟蹊径要来得方便一些。价值信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统称为文化的东西即非正式制度安排是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影响制度创新和经济社会变迁路径重要因素。哈佛大学的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甚至断言:基于文化的竞争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区域文化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作用机理

区域文化就其实体性内容来说,可以表达为两种:第一是精神气质,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创业精神。这里包含了有关价值观,态度等多方面内容,可以通过成就欲望、创新精神、判断力、节欲、奉献、信用、纪律等来衡量。多体现在创业者身上。二是文化素质或者说文化技艺,包括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操作能力等,体现在一个地区的人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区域由于多种原因,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

1.区域文化影响区域人力资本的质量

20世纪初,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都与其特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他解释资本主义兴起时,认为它基本上是一种植根于的文化现象。因为西方通过宗教改革而形成的新教文化,孕育了一种‘资本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特定的文化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即特定文化(特别是新教教义)是促进资本主义产生与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宗教革命”所形成的新的精神气质培养了一批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要素:守纪律而且能够吃苦,具有奉献精神的劳动力大军;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理性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理性的国家政治结构等等。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正是在新教伦理所体现的文化的推动下得以成功的。

据此我认为,区域文化会影响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所以精神气质是人力资本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是否能够承受创业活动的辛劳,这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区域创新文化能对创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

2.促进区域社会资本积累,增强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能力

在硬件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地区的软环境(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社会资本),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社会资本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企业与相关企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相关实体、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等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包括企业获取利用这些关系来摄取外部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能力总和。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具体表现在居民是否讲究诚信、理性能力是否发达、是否有较强的社会合作能力、品位是否高雅,以及是否具有发达社会公德意识等等。良好的区域文化的不断沉积可以促进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这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可以使创新系统内的合作从多种渠道进行,并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和新技术的产生,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强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

如图:

3.促进区域资源整合,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作效率

区域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创新主体,并以这些创新主体为中介和载体渗透到创新系统的各个环节,确保主体之间能够融合互补、交流合作,进而能够使整个系统的创新功能大于各个主体的功能之和。这种使“1+1>2”的作用,对于一个系统的有效运作是至关重要的。区域文化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主体间的协调,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扩散,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作效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总之,区域文化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地作用并连接着每个创新主体,进而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

二、区域创新文化的培育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文化创新不仅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区域创新的源泉,尤其是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先导。文化创新要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为区域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突破阻碍区域创新的文化因素,创新文化环境,从而影响区域创新的主体,提高区域创新的能力,并使二者良性循环,以促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区域文化的重塑过程中作用在于:

1.重视要素流动特别是人的流动对文化的作用

大量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移民文化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经济发展。区域政府应该为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支持平台,通过鼓励要素自由流动与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制度导向,对地区经济文化形成潜移默化的积极正面影响。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整合区域资源,形成比较优势,进而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创新。

2.运用制度创新激励创新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

区域政府要努力进行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创新文化的形成。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制度安排,会产生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制度效应。对打造优秀区域创新文化,形成合作冒险的创业精神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发展风险投资,推动银企合作,规范信用担保,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完善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促进区域和企业自主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创新文化的形成。

3.培育集群经济,营造健全的企业生态

政府营造一种让大中小企业共存共荣的生态环境,加快企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支配下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这也是重塑区域创新创业文化的关键。这个生态环境包括:中小企业衍生的良好空间、高效的服务体系和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这些都是“大企业长大”和“小企业快生”的保障。

4.发挥大学和科研院作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地区要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作为文化传播源的作用,通过大学科研院所的改制以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要坚持“人才提升”的战略,这里的人才不仅包括实验室人才,更应该包括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并且只有把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结合,才能形成科教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现实转变,也才能推动的创新创业文化形成。

参考文献:

[1]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道格拉斯.诺斯:《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版

[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孟召宜:文化观念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2

[7]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J].科研管理,2001,6(5):58~60

[8][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

[9]卢现详.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下一篇:加强软环境建设推动招商引资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