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初探

时间:2022-08-20 02:26:04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初探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对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高中教学大纲也将阅读能力列为学生需要培养的主要技能之一,不仅如此,阅读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英语阅读不仅体现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也是考试内容中的一大重点,因此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就尤为重要。而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需要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的指导。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阅读的现状,指出了高中英语阅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高中英语阅读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太过简化。

某些理论程度上来讲,阅读是人与书籍的沟通,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读者将自身融入文章中的背景模式,对文章所述信息进行加工和重新建造;阅读的过程体现了读者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目前,大多数的英语阅读教学形成两种简单而偏激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更注重对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让学生挖掘文章的整体信息,忽视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片面追求字句、细节,导致学生不能抓住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精髓,阅读水平不能提升。另一种是片面追求文章的整体化,忽略了对语法、词汇、语义的讲解,尤其是一些晦涩难懂的偏长、偏难句子的讲解,使学生不能通过语法正确地分析语句,在一些关键语句处学生不能正确把握句子的准确信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不能准确、全面获取文章信息会造成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偏差,最终也是似懂非懂,并不能有效提高阅读水平。

2.缺乏针对阅读技巧的指导

某些理论认为,阅读的过程是主动的、充满创造性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调动视觉感官,将抓取到的信息放进大脑加工和处理,整个过程读者都是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然而,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教师没能将最科学有效的阅读技巧教授学生,使学生在读文章的时候不清楚如何把握最有效的信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抓住的中心有偏差,这种在阅读中产生的茫然无措大大降低了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致使其见阅读而头疼,做阅读而头更疼。

在学生群体中,有些同学存在着这样的不良阅读习惯:出声阅读、逐字逐字阅读分析、反复回视等等。不善于抓关键词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必须将英语逐句译成汉语方能继续下面的阅读。以上这些不良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也使学生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整体意思。学习的过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才至关重要,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学习能力,让学生从学会转变到会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受益终身。联系到英语教学中,教师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则显得至关重要了,学生是学习的独立体,只有自身具备独立阅读、判断、理解的能力时才能扫平阅读障碍。

未开发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还涉及到学生的兴趣、观察力、动机、情感等其它心理素质。中国沿袭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听取老师的讲课思想,方式、老师的理解角度、观点等等。学生不能取得积极主动的学习地位,思维想法受到限制,被动听讲单调乏味。而教师仿佛更偏爱将事物的本质理论呈现于学生面前,进而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缺乏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致,教学过程难免教条化,教学成果往往大打折扣。其实我们的教师也在尽力建立师生间互动,上课提问、请学生谈看法等举措一定程度上发挥到切实的作用,然效果并不佳。难免造成这样的局面:学生认真听讲只为应付提问,学习带有被迫性和目的性,且并不算是积极有益的目的。况且多数教师上课所提问题皆为事先准备下的,内容刻板不灵活机动,不随课堂进程而变动,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缺乏文化知识背景

每篇文章都具备独特的文化知识背景,大背景下的文章即便边边角角也渗透着当时的文化特点,抛开文章背景分析章句如同建造空中楼阁,不切实际。学生学到的知识背景越多越能快速准确理解一篇新的文章,目前极少有教师将教学眼光放到对文化知识背景的讲解,而是将大方向瞄准词汇、语法的讲解,培养出的学生拥有高超的词汇量却没有强大的分析能力,不了解英国的人文、地理、风俗、世故、行为模式等等,按照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判断文章事物,从而在判断上产生失误。

教学优化策略

改进教学机制,采用更先进的教学策略。

传统的英语教学十分重视词组的教授,认为词组是句子的中心和骨干,句子是组成段落的元素,而段落构成文章。所以按照这种理论,逐一理解词语、词组就能理解整篇文章。这样的看法简化了阅读的过程,将阅读降低了一个大台阶,错误的指导思想当然不会收获理想的效果。并且,除去阅读本身,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阅读成果的好坏,消极被动的状态应尽快从学生身上消除,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丰富教学内容,引人入胜,介绍更多关于英国文化背景、人文地理、奇闻异事的讲解,调动学生听讲的兴趣,同时介绍文章的各种背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了阅读的相互作用模式,在他的理论中指出,阅读的过程伴随着对语言的处理,包含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互。阅读是知识的一种交流方式,采用交互式阅读的过程,起到重大作用的不只是语言知识,还有非语言知识,引导学生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从句子到文章,再从文章到句子;从文章大意到细枝末节,再从细枝末节到文章大意。将语言与阅读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英语教师方面,不能忽略英语阅读理论在实际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任务。

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首先要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如改掉学生出声阅读等不良习惯,逐渐养成用眼读,用心思考的模式。另外,学生的阅读速度也要加强训练,考试时间有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章的阅读与题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日常教学中注意经常开展限时训练,大力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

经典阅读技巧应时时传授与学生,好的做题方法是解题的良器,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有些篇目可以跳读,有些篇目需要精读等等,又如如何从字里行间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等。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Pre-reading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7):82-83.

[2]汤海红.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英语之友(综合版),2011,(9):104-105.

[3]王成群.“读”树一帜——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1):91-92.

上一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简单策略 下一篇:浅论在阅读书文中强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