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竞争力及提升策略

时间:2022-08-20 01:27:22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竞争力及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提高供电企业的竞争力已刻不容缓。本文中,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一般理论以及电力市场营销进行分析,结合供电市场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竞争力的概念,指出与以往的营销效果概念相比,具有可比较性、可发展性、探索性和整合性几个核心特征。根据目前电力企业的营销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其电力营销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竞争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以及重要的公用事业,电力供应关系各行各业,电力服务涉及千家万户。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要求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电价,提高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主旋律。

可以预期,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供电企业将面临从未有过的竞争。电力营销作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将成为供电企业发展的重点。供电企业的经营模式也由分配电力和限制用电的生产经营型转变到搞好需求侧管理、加强负荷预测和引导客户的服务经营型上,逐步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服务质量改进为目标的供电服务价值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供电企业应居安思危,自我检查,认清自身竞争力的优劣,从而转换经营思想,全面建设营销体系,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电力营销竞争力不同于以往的营销效果和营销绩效,它更全面、动态性的反映了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状态。与以前的营销效果概念相比,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竞争力具有的优点,即其特征为:

1.可比较性。由于电力市场营销受分销渠道,即电网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而区域经济不平衡对供电企业营销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营销绩效评价仅从经济指标和效益指标进行分析,使得不同区域的供电企业之间不存在可比性。而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竞争力是企业表现出来的一种核心营销能力,更注重企业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2.可发展性。在未来的竞争性市场下,“坐等用户上门”的思想会导致供电企业倒闭,必须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电力营销竞争力不仅着眼于供电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和营销绩效,更关注于长期发展状态。

3.探索性。有竞争才会有进步。通过企业对电力营销竞争力认识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不断的寻找和利用新的市场机会,开拓新的营销方式,探索更好的产品服务和管理,最终实现行业的整体提升。

4.整合性。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是企业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单凭一个部门是不可能培育和建立出强大的竞争力的。通过推广电力营销竞争力的概念,可以使供电企业营销部门提高整体意识,有效地促进供电企业的内部团结意识,加强内部资源的整合,也利于加强其他部门对营销工作的重视。

电力企业一直以来都是走在科学进步的前沿,是改革的先锋。在市场经济变幻莫测的今天,更应该紧跟时代潮流,采取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经营,加强营销部门对市场活动的研究、分析和策划、开拓能力,完善营销管理系统,突出客户优质服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具体措施有:

加强宣传,让客户了解你。统一形象,广泛宣传,突出企业服务文化;在节假日或活动月期间,繁华路段或者社区内,举行“和谐电力,服务客户”活动,宣传电能优质高效清洁等优点,普及用电科学知识,提供用电咨询服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影响;通过电视媒体,急修车辆,营业窗口,办公场所,广告牌,公布栏,群发短信等渠道,提高95598热线的知名度。

推行客户代表制度。邀请社会监督员,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定期抽选客户代表,组织客户恳谈会,倾听客户的需求和意见,弥补业务盲点;开展体验大使活动,让客户体验迎峰度夏优质服务,向公众宣传和介绍供电企业在迎峰度夏和供电服务中的艰辛工作,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渠道。

效益是供电企业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因此,提升企业的电力营销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效益。应该以营销为主导,加强内部系统管理,严把电费管控。

引入公证制度依法催费和取证。针对个别企业和用户恶意欠费等行为,聘用公正顾问,把公正机制引入电费催缴和违章用电查处工作中。在供用电合同履行的过程中,随时关注客户动态,一旦发现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或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破产或倒闭等情形,果断停电,中止履行供用电合同,及时行使不安抗辩权。对恶意拖欠数额较大的依法向法院,申请协助追缴,运用企业破产还债程序防范电费损失。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企业长期发展为目的,提出电力营销竞争力的概念,并从改进服务质量和增加企业效益两方面提出改革和发展建议,使供电企业不再把目光局限于眼前利益,为电力营销工作进入竞争性市场作了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华.竞争优势与竞争地位的定量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0(3):54.

[2]张守凤,罗荣桂,李栋祥.模糊模式识别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3):89.

[3]康宽政.现代电力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广东电力,2008(1):98.

上一篇:高管激励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关于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