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浅析

时间:2022-08-20 01:17:14

诗歌鉴赏浅析

一提起诗歌鉴赏,学生们就觉得太过高深,不好把握,无从下手。其实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这些形式的东西都是次要的,诗歌鉴赏要抓住“诗言志”这个意旨,联系生活,驰骋想象。

一、在进行诗歌鉴赏时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进行诗歌鉴赏时,首先是进行快速阅读,准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都是为这个主旨服务的。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感到千头万绪,繁多芜杂,那么我们应如何下手呢?正所谓“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知音”。古代诗歌固然有千万首,但是它们反映的内容无非就是山水田园、咏物咏史、离别、边塞等几大类。其次是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能体味到,借优美风景来排遣自己的郁结之情,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伤感情怀,离别时的伤感之情等等,这些情感现实中都存在。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的仔细去想一下,同样也会产生共鸣。

二、各种诗歌类型的特点

(一)山水田园诗

代表人物有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一提到王维,我们常常会想起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青山格外明亮,又是一年的秋天傍晚,只听那竹林中一片喧闹,原来是洗衣归来的女子,那水上莲花的摇动,是渔夫们打渔归来时的情景,还见那明月透过竹林撒下月光,又听到那石上汩汩流动的泉水声,即使此时春天已过,公子王孙们也自然会留下来,因为这里是那样美,那样的清净、自由、祥和,怎不令人向往?我们平日里,生活中有了不快,看到这样的景象,怎能不为之顿消?那石头上流动的清泉,想必也早已把自己繁杂的内心打扫得干净了吧?

(二)咏物诗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那柳树刚刚吐出的嫩芽,像是被碧绿装扮而成,那柔嫩的细条在微风的吹拂下,就像是垂下千万条绿丝带,好似问是谁裁出这碧绿的细叶?不正是那似剪刀的二月春风的杰作吗?作者赞美二月的春风,也是在赞美那二月的春天:它是有着那样神奇的创造力,把大自然塑造出如此景象,我们看到后不也佩服吗?这柳树的美好景象来自二月春风神奇的创造力,其实,人类神奇的创造力也可以塑造出更神奇的景象,咏物的同时也是在歌颂人的某种精神。

(三)咏史诗

咏史是为了借古抒怀,比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怀念诸葛亮其实也是在慨叹自己壮志未酬,那辉映台阶的碧绿之草在那里妆扮春色,可有谁来欣赏?林中黄鹂空在树中鸣叫,有谁来听?当年叱咤风云的诸葛亮早已长眠于地下,自己也是空有一颗报国之心,可又有谁任用?

(四)离别诗

无论是离别家乡还是告别亲友,都会产生离别的伤感之情,如李白的《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尽管今天各种通讯工具比较发达,但还是会有离别伤感之情和思念家乡之苦。

三、通过实例再次理解诗歌鉴赏的关键与技巧

鉴赏一首诗歌,思想感情是第一位的,能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其他也自然能迎刃而解。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赏析一首诗,在实例中再次理解诗歌鉴赏的关键与技巧。李商隐在《贾生》中这样说道:“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诗明写贾生即贾谊——汉代名士,怀才不遇,实际上是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汉文帝求贤若渴,访一个被驱逐的大臣,贾生的才气无与伦比,但是皇帝夜半靠近,并不是为了苍生大计,却是为了鬼神之事!这不仅是对有才之士贾谊的同情,更是对汉文帝的讽刺,实则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讽刺时政。至于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可以说是反衬,以汉文帝的昏庸衬托贾谊的才干;也可以说是对比,即汉文帝与贾谊的对比,汉文帝的行为与问话内容的对比;还可以说是细节描写,以“可怜夜半虚前席”这个细节表现汉文帝一代国君荒淫误国之举,以至于那个时代的人才也当然无法得到重用;或者说是白描手法,诗人不用一个形容词,纯粹的写实:访逐臣、虚前席、问鬼神,鲜明地表现出贾谊与汉文帝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还可以说是叙议结合,前面叙事,后面议论。所以,明白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才是关键,而语言形式、表达技巧都是为该主旨服务的。

可见,认真读标题、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驰骋想象,把握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大胆作答,鉴赏诗歌就不是什么难事。

(作者单位:遂平县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寓品德教育于小学教育教学之中 下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运用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