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路径探究

时间:2022-08-19 06:28:57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路径探究

摘 要:本文旨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大学生践行志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以志愿精神为理论依据,结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及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探究中医药院校志愿服务活动遇到的机遇和瓶颈,打造志愿服务新形式,培养有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精神,进而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志愿精神培育模式。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志愿精神;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54-02

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再次强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因此,在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转型期,中医药学生的志愿精神是道德再建的需要,是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需要。医学生作为广大志愿服务主体的一部分,是参与国内外各大赛事、各大重要事件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是向世人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当代志愿精神的特殊力量。再者,医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了他们对医学卫生服务事业的思考,增强医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意识,丰富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阅历,从而更好地实现医学生的人生价值,促进中医药院校发扬志愿精神,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培育中医药学子的志愿精神面临着机遇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面临机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弘扬中国精神,是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之一。[1]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行动指南是践行志愿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基础。大学生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开拓了新途径, 中国梦的提出也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提供了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志愿活动是中医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医学生运用专业技能志愿服务社会,不仅实现和升华志愿者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利于提高公众对医护员工的道德评价。

二、培育中医药学子志愿精神遇到的瓶颈

1、对志愿精神的内涵有认知上的偏差

新时代下大学生志愿者的内涵解读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然而,根据国内某大学的调研结果表明,能够热情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一,有90%以上的新生能够自愿参与志愿服务行动。而在高年级学生的调研中发现,有70%左右的学生有志愿服务的经历,但是还不足10%的学生能够长期坚持参与。[2]根据对中医药院校的调研,部分的中医药学生对“精神”的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认为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务就是在培育志愿精神,认知上局限的认为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单方面的为他人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而完全忽视了自己在服务过程中的收获、成长和心路历程,这样的认知偏差将很大程度上限制志愿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2、组织管理志愿活动的机制尚未完善

据调查,大部分高校的志愿者活动是依托在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基本上都已建立了一定的组织部门和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志愿者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尚未常态化,很多时候是为完成特定的大型活动而开展,缺乏对志愿者素质进行全面提升的长久培训计划,导致学生平时的积极注主动性不强,存在着“形式化”倾向,缺乏长久的影响力;二是志愿者的心理调适尚未引起重视,医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活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患者或者其家属的不满意,或者在服务中未达到自己心里的预期值时,心理上容易产生落差,从而引起心理困惑,严重的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三是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近年来,国内外大型的体育赛事以及重大灾难性事件的现场,都能出现一批又一批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志愿者活跃在第一现场,因此,在当今新媒体的视域下,大学生志愿者成为了一支重要的支援力量和服务群体,然而,有部分不良的商家,把志愿者活动当做免费劳动力,通过开展志愿活动,为自身谋取利益,若志愿者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这就很容易侵犯志愿者的权益,就无法实现医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初衷。

3、志愿活动形式普遍单一、缺乏创新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辐射面原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帮扶贫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等,但还是不少有流于形式,单一普遍,缺乏深度和专业性。2015年西安科技大学某课题组在西安六所高校范围内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参加志愿活动类型的调研中,参与社区发展占29.0%,日常帮扶的占27.1%,23.6%是其他(包括环境保护、重大事故紧急救援、国际合作等),仅仅11.8%属于无偿性专业服务或咨询。[3]从调查的数据显示,当前志愿活动形式简单,专业性不强,活动意义不够凸显。而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是志愿服务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性格特征明显,专业特色显著,因此,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中,如何最大程度地根据实际需求,创新服务形式,将志愿者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与志愿活动相结合, 是当前我们提高培育中医药学生志愿精神的突破性任务。

三、培育中医药学子志愿精神的策略

1、以教育实践为契机,营造志愿文化氛围

中医药院校应始终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无私奉献教育,营造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提高对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的培养。一方面通过以“以情感人、寓理于情”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广泛挖掘校园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定期开展好人好事表彰工作,为突出的志愿者颁发奖状并适当给予奖励,或在评奖评优、干部的推荐中优先考虑志愿者。譬如在我校浓厚的志愿文化中,涌现出的福建省首例大学生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全国大学生志强之星志愿服务典型事迹等等的先进志愿团队和个人,福建省的各大媒体通过各种渠道重点报道了我校台湾学生纪名扬路边救人于危难一刻的先进事迹等等。另一方面,全面规范校园内外志愿服务团队的标志、服务证件等,定期登记注册志愿者服务卡、在学校大型活动中为工作人员送花茶、在志愿者服务站为同学们无偿针灸推拿等等,营造一系列浓厚的感召人、鼓舞人、影响人、带动人,学先进、争先进的志愿文化氛围。

2、突出中医药特色,打造志愿品牌项目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品牌活动,强有力的保障了志愿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如广东金融学院传承10年的“N帮N”的爱心助学工程;东北大学千余名学生爱心接力,成立“关爱农民工子弟志愿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农民工子弟学校志愿服务等等,因此,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案例,中医药院校作为拥有特色专业的医学院校,应该秉承着“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进一步拓宽思路,构建示范性渠道,积极创立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志愿精神,做到知行统一,从而让志愿服务活动向持久化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展开:一方面,可以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时间,筹备“中医中药三下乡服务团”,在基层弘扬国医、普惠民生的坐诊服务大接力; 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组建一支服务养老事业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中药知识,开办中老年人养生知识大讲堂,创立新时代下的志愿品牌项目;再者,建立定期的“中医药进社区服务团”,为社区提供医疗帮助,定期进行义诊活动,测量血压等基础健康体检,针灸、推拿、拔罐等医疗养生服务等等品牌项目,这不仅仅传播了中医药文化,也使得中医药特色的志愿精神得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3、根据学生特点,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根据学生的特性,建立健全志愿者活动的保障机制,既有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同时还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保持高度的热情。其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志愿者精神培育学习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学习项目推动小组和专业的指导老师,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综合培训和专业的团队培训,使志愿学习常态化的发展。第二,加强完善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中医药院校在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表彰奖励先进典型,同时,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中医药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将参与志愿活动的时间换算学分制,不仅能够使志愿者感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也会让学生有更大的热情参与志愿活动。第三,继续完善志愿者培育的立法保障机制。在国外,志愿服务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制度,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如美国的《志愿者保护法》(1997年)等,以及德国政府颁布的《奖励志愿社会年法》等法律保障制度。因此,借鉴国外的法律体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加快全国立法进度,让志愿服务得到法律的保障,亦可提高志愿者参与的力度。

中医药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医药院校应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创新,弘扬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志愿服务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在校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创新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志愿精神培育模式,让中医药学子领会“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实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德高医粹的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2] 张健等.后奥运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调研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0(5).

[3] 周 斌.牛佳欣.陕西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西安六所高校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

(上接第143页)习惯,知道爱护图书,图书坏了会修补。可见,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呵护孩子善问的火花,孩子们一定会养成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阅读习惯。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的确是阅读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前苏联.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杜殿坤编译2000.1.

[2] 余 雯.周丽丽.幼儿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8.1

[3] 朱鸿菊.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探.学前教育研究.2007.3.28

(上接第144页)固幼儿的分享行为。

3、见闻分享日

小朋友回家过了个大礼拜,有许多有趣的经历,快乐的事儿。每逢周一,我们都要请小朋友讲讲自己快乐的所见所闻,让大伙儿分享他(她)的快乐。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幼儿分享水平是通过分享观念、分享行为两方面表现出来的。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看,3岁以后的幼儿可以有亲社会行为了,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分享意识会逐步的增强。

总之,要使分享成为幼儿的习惯,变成其自身的行为方式,让分享在幼儿心中扎根,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更需要幼儿的实践和操作。只有这样,分享才会在幼儿心中扎根,幼儿才能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才能去自我中心化,发展利他行为;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上一篇:试论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