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 从有效课堂开始

时间:2022-08-19 05:11:36

减负提质 从有效课堂开始

如何提高教学能力,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真正的“减负提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其次还要用情境铺路、与生活接轨、在探究中感悟、在合作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去着手:

一、快乐学习,从“心”开始

在班级建立小组时,老师应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小组成员畅所欲言,共同商定喜欢的组名、口号等,营造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和谐氛围。

教学中,首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求知欲望,这才是有效课堂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入教室之前,就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饱满的精神进入教室,先以和蔼的眼神、最快的速度“浏览”一遍学生,迅速掌握学生动态,以便用最合适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充分发展个性。要巧妙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特别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小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只有尊重学生,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唤起他们的成功感、自豪感!

二、成功收获,从“法”着手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天地、探究知识的殿堂,和培养技能的乐园。我校尝试的“五环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实际成效:

(一) 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本环节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挖掘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导语、图像、音乐、视频等各种方式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注意现实性和针对性,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情境应贯穿于整堂课的全过程,根据需要,教师适时巧妙创设各种情境,如导入时的趣味情境,“0距离”情境、问题情境、探索情境、求异情境、猜测情境等。如在科学课《抵抗弯曲》拓展应用时:直尺立着放好,还是平着放好?情境设置:假如你现在就是一位建筑师,这把直尺就是横梁,那么在你设计建造房屋时,给你这个横梁,你会怎样设计放好?为什么?这一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解题热情,也满足了学生想做“能人”的心愿,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动手操作,通过注入情趣的操作,加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并且印象深刻,终身受益。在做中体验乐趣,满足内心需求,激发兴趣和热情 。

(二)自学思考,提出疑问

本环节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例题、看现场、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实验、做模型、做游戏等)。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教学目标具体化、问题化,力戒无思考价值的问题,制作好学案;

2.围绕教师的要求进行,防止无目的的“学”,教师巡视,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和个别指导;

3.力戒探究性问题变成陈述性问题。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从学习有用的知识开始”“把知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中学习和理解”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有情有趣的,是那么亲切、易懂、自然,而不是脱离现实枯燥乏味的。

(三)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也是本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在“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或集体交流来解决,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2.注意学生在“学”中出现的错误的分析;

3.鼓励大胆表述和学会倾听,小组代表发言完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4.鼓励标新立异;

5.教师合时宜的点拨而非不合时宜的提示干扰。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与人合作,这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地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会与人交往,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通过小组内的交流、探讨,甚至辩论,使学生受到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观察猜想、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通过分析抽象、验证假设、提炼归纳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善于思考,使学生对知识 “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拓展延伸,升华知识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讲”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教师归纳总结集体的共同认识,寻找规律与结论,引导学生准确灵活地领会单元目标的意图,

2.教师要注意将规律与结论拓展开来,以其让学生开阔视野,在头脑中产生更多的“问题”;

3.拓展延伸要合情合理地紧扣课题,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习题训练,巩固知识

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通过练习强化运用,巩固提高,获得能力;

2.注意练习的变式呈现。

陶行知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多是活的知识宝库,多是活的书。”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系统,它是独特的且永远变化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简单地说,即使你在教室里上课,也要把知识拓展到教室外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未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想方设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能力。

学生是有生命的,我们的教学最终追求的就是要:发现人的生命潜能、发展人的生命潜能、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让“减负提质”之花将盛开得更红、更艳!

上一篇:小议体育课的提问技巧 下一篇:水景在室内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