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LP的5个误区

时间:2022-08-19 04:48:30

人民币LP的5个误区

在中国形形的PE中间,有的声名显赫,身后往往有社保或大型国企等机构投资者;有的更像草台班子,个人投资者构成了LP队伍的主要成分。国内的LP接触这类资产只有几年时间,他们对PE的属性和投资方法,以及如何遴选GP并与其建立伙伴关系都不甚熟悉,有时候也难免存在行动上的误区。

误区一是把PE作为赚快钱的手段。PE这类资产存在的一条基本意义就是匹配养老基金、大学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资金,因为它投资的股权需要较长的周期以实现价值增长。但是国内的情况却与这条本义背道而驰。我常常看到,很多人民币PE的投资周期明显短于美元基金。后者的投资期往往只有一两年,项目上市之后等限售一解除马上抛售套现,这是标准的快进快出。

可能在很多国内LP看来,PE就只有Pre-IPO这一种玩法,然而它恰恰是最不可持续的一种。股市尤其是创业板的高估值依赖于国内经济的持续成长、发行审核体制导致的新股供给不足,以及股市本身的周期。一旦其中任何一项条件发生逆转,都将使得过度集中于Pre-IPO阶段的PE投资陷入泥潭。

误区二是把自己当股东。那些有股东心态的LP多为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这也可以理解。但是严格来说,LP跟股东完全是两码事,他投资的是基金,不应该插手投资事务,在国外这一点非常明确。当然,那些涉及LP利益的事务另当别论。比如GP在老基金尚未结束投资期的时候,又要募集新的基金,两者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输送风险,LP就可以行使权利加以否决。其余与投资相关的决策就应当百分之百地交给投资经理去做。

误区三则是在PE中配置了大部分个人财富。事实上无论什么时候,PE都不应该是资产配置的主流。国外的家族投资者一般不会在PE中投入超过20%的资产,因为PE有另一个名字――另类投资,意味着高风险低流动性。如果本末倒置把主流的资产都变成了低流动性的东西,那么一旦急需流动性就很有可能被迫低价将其卖出,导致完全不必要的损失。对PE的低流动性缺乏认识,同样有可能导致LP与GP的矛盾。比如一个LP急需资金想从基金中撤出,不但不兑现承诺出资还要把已经投资的钱拿走,GP就会陷入被动,此时二者的利益诉求将很难调和。

误区四是混淆策略投资与PE的关系。所谓策略投资基金,就是国内通常提及的“产业基金”,此类投资基金与PE可以共存,但终究在性质和诉求方面存在分别。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的一个成功案例是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

彼时一个项目耗资动辄10亿美元,没人敢投,于是政府就来投资,后来台湾成为世界范围内半导体的主要生产地。大型的企业集团如英特尔和GE也有自己的产业基金,进行了广泛的投资。很多LP投资了产业基金,一旦深入以后,就会发现这种基金很难在策略与财务回报上找到一个平衡。

误区五是相信历史一定会重演。这恐怕是全世界投资者都会犯的错误。国内一些基金因为赶上2009年创业板的机会,早期的一只小基金取得了让人侧目的业绩,于是趁热打铁募集第二只基金,规模或许一下子从5亿冲到15亿。但是,过去的业绩在新的基金成立后还会发生吗?

5亿人民币的基金,主要投资小公司,成长速度快,回报也相对较高。但是15亿元的基金就必须投资更大的项目,单笔投资达到5000万到1亿,这些被司相对成熟,成长较慢,但是估值却更高。因此大基金很难复制小基金的高回报,说到底是投资策略不同使然。

在PE行业,很少有基金能做到自律,严格控制自己的规模。聪明的LP,应当学会在众多来敲门的GP当中,选择那些最少矫饰、最多才干的人。

上一篇:轮胎业上演“斗鸡博弈” 下一篇:两大模式助推REITs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