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情趣初探

时间:2022-08-19 01:09:45

古诗教学的情趣初探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河里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诗歌流传千年,经久不衰,是我国文坛上的一朵灿烂的奇葩。学习古代诗歌,对我们中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习起来古代诗歌不再头疼,真正体会到古代诗歌之美、之趣呢?

一、“知人论世”,激发学生情趣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代诗歌作品时,应该“知人论世”,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教学中教师只简单地介绍作者无疑显得太过苍白无力,而将与作者写诗有关的背景内容以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诗歌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如我在教学陆游的《书愤》这首诗歌时,课前先讲一讲陆游的生平经历和《示儿》的相关资料,然后紧扣全诗一个“愤”讲开去。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由此,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中的“愤”的真正含义,也不难体会到,这首《书愤》浸透着陆游的亲身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二、尽情享受“吟诵”之美

有的学生教师问:吟诵是古代人读书的方法,我们今天用普通话朗读古诗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要吟诵它呢?吟诵究竟有何意义?我认为,吟诵既是历代文人学子读诗、读词、读文普遍采用而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又是一项自娱自乐又娱人的高雅的艺术活动,今天我们吟诵古代诗歌,对于深入鉴赏诗歌内容、写作诗歌、研究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它们之所以久为传诵,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用美的语言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引人想象的美好意境。学会了吟诵,首先可使我们在鉴赏时更充分地领略作品的意境美。吟诵的效果不仅优于默读,而且胜过用普通话以现代的方法朗读,它能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情味。这是因为古典文学作品音节的安排有特殊的规律,如果不吟诵,就不能展现其妙处;如果不吟诵,就更不能很好地“由声入情”。吟诵都依一定的腔调进行,而吟诵腔调自具一种特殊的韵味;加上吟诵作为一门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技巧。我在教学杜甫的名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是这样做的:先请班上朗诵水平高一点的学生用普通话以现代的方法朗读一遍,然后我范读,作纵声朗吟。完了之后两厢比较,那位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水很高,朗读也有技巧,而我抑扬顿挫合度、疾徐轻重有致的吟诵,更能充分再现杜甫当年忽闻官军收复失地后的那种欣喜若狂的神态,因此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细嚼慢咽,领悟内涵

诗歌作为我国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或婉约、或愤慨、或苍桑、或温柔,且咏且叹,一波三折,无不包含深情,尽吐作者之心事。理解古诗,每个环节都应伴随着朗读、诵读直至背诵的训练。教法多样,读为上策。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吟诵”之重要。《示儿》沉郁悲凉,《咏柳》欣喜明快,《游园不值》惊喜无限……古代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要靠声情并茂的朗读来体现。教师可采用个人朗读、范读、齐读、轮读等多种方法,最好再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学会读诗,读好诗,乐于读诗,陶醉于读书。

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确实,有些古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如果把绘画引入古诗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得我在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诗时,我边吟边画,在黑板上依次画上了几颗枯藤,缠绕在老树上;几只乌鸦,在秋日黄昏的氛围中鸣飞;一座小桥静卧在流水之上,这里有人家,一匹瘦马迎着强劲西北风,行进在小道上……而学生在无形中将自己构想成了画中的主角――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诗成、画毕,学生目不斜视,向往不已,仿佛进入了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中。

四、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用“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诗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时刻注意用优美的话语把诗意表达出来,尽量在语言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让讲述语言的美体现出诗歌的美,学生的课堂情绪就跟着带动起来了,这种做法起到语言点拨的作用。

2.用 “美”的画面,帮助学生想象。

古诗教学中,还应图文结合,驰骋想象,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不能忽略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不能只让学生理解诗句字面上的意思,其实,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流动图画

3.用“美”的旋律,唤起学生的灵感。

《乐记》里面说:“凡声之起,由人心生世,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与于声。” 对仗工整,平仄压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从而使古诗具有了音乐美、韵律美。古诗中的“美”有很多,随处可见,俯首即是。在教学活动中,从语言美到音乐美,从音乐美到情感共鸣的意境,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这样,老师教得愉快,学生也学得高兴。

我们知道,《新课改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对古代诗歌中情趣的学习。所以,教师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应力求引导学生展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情想象,推动学生灵活自如地引经据典,在教师情趣化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切实感受古代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享受解读古诗的思维乐趣,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迈入古代诗歌的神圣殿堂。

上一篇:让课堂充满“美味、趣味、和谐味” 下一篇:问天下谁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