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时间:2022-08-18 09:44:56

如何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摘 要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从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了解生活;学会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 实际体验

一、注重数感的培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愿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在教学中找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就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数感开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从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了解生活;学会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遇到问题时能自觉地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一种量化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教学数的整除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家里有几个人、你今年几岁、你的身高是多少、教室里有几盏灯。然后找出这些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教学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时,可让学生报出自己的学号,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此外,还应注意使学生对常见事物在量的方面有正确的概念。

二、注重情境的创设,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

尽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是生活不等于就是数学。所以在教学实际中,首先应积极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去理解生活情景,发现数学。然后让学生通过联想与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弄清较难理解的容易混淆的内容。教师应力求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可以把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引入课堂,可以把学生熟悉的“课间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生活有趣,数学也有趣。从而引导学生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作为学习研究的材料。寻找生活化的素材可以从这三方面考虑:(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材料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选择学生亲身经历的材料。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经历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学习中去。(3)选择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材料。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生活所必需,是他们内心需要,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由于教材人为编造的题目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自然没有什么兴趣,教师就作了这样的处理:(1)指5名学生说出各自的身高;(2)说说谁最高,谁最矮,大概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3)想办法试求出5人的平均身高;(4)根据平均身高说说他们的身高范围;(5)估计一下其他同学的身高大概是多少。由于题材完全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由学生参与材料提供,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他们密切相关,乐于去钻研、探索、实践,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三、注重生活实践,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一个人的数学素养,最为重要的是能以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如现代社会中的利息、股票、概率、税收、保险、贷款等问题。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他们更深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数学的力量,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数学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教学中应结合实际,紧扣现实。

上一篇:落实数学教学目标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下一篇:初中英语新课改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