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课改的体会

时间:2022-05-09 09:56:47

初中英语新课改的体会

摘 要 在这几年的课改实验中,作为一线的教师,我发现新课改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学生比以往更加好学了,思维更加活跃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越来越普及并在逐步地往纵向推广开。

关键词 明确目标 改变方法 培养兴趣

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应怎样迎接这次课改,怎样把握住这次机会,怎样推动这次课改。我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儿看法和体会。

一、明确英语课改目标

我们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世界的发展日益趋向多元化,国际交往增多,文化的流动与沟通日益明显,我们也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增强世界意识。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在我们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由练习很少,口语、听力非常差。现在我们应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咨询报告将教育定义为:“教育就是学习,教育是主体性的学习,教育是终身性的学习,学习将由维持性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由此看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重要作用。而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进行丰富的信息交换和交流,才能向高级发展,否则,只能是封闭、落后。那么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促进英语课改呢?我主要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的。

(一)给自己定好位,重新塑造新形象

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看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忘记你在教课,你是在和学生交流、共进;忘记这是课堂,这是你与学生共同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欣赏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堂上让学生去欣赏,去讨论,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师生在课堂上是平等的,让学生感觉要求学生预习自己也预习了。并把预习后的成果展示给学生。课堂上老师更多是指引者,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心。让学生乐意上你的课。感觉上课是一种享受。

(二) 把学生学习的自还给学生

自知学习的课堂不再是教师滔滔不觉的讲,学生默默无闻的听,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形式。而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性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现在,在我的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预习把自己理解的展示给大家,而不会的,不懂的在课堂上通过同学交流或讨论,或者我给予点拨大家一起解决。我坚信了这种教学方式没有错。通过课堂去思考、去研究、去讨论、去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要活化教材,学以致用

所谓活化教材就是动态地处理教材——既动态地分析教材、研究教材,从而借助教材这个载体及时地、科学地把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传授给学生。把教材的内容知识变成真实的情景去说、讲、演、唱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中学英语,说英语。同时,不要局限教材内容的编排,可以把教材的知识系统化,进行整体教学。如可以把一个单元有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教,如:我在上初二课本Unit16时,把Lesson61和Lesson63这两课有关“问路(Asking the way)”的知识内容放在一起教,结果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

(四)优化英语对比教学方法和创新游戏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旨在增强印象的方法。英语词汇中有同类词、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以及发音相似和(或)拼法相似的单词等,学生在运用时常常张冠李戴。这些词汇在教学中可采用对比的方法一一列举出来,提高记忆效果和记忆效率。

(五)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

一方面,英语分层次教学必须因材施教。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同班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原因,班级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方面显示其极大的优越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自愿学习英语,提高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分层次教学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教学。学生有心理个别差异,而其中的一个方面是能力的个别差异。人们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等方面都表现为能力的个别差异。

三、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首先必须要有兴趣,学英语更是如此。著名教育学家埃与斯利曾经说过:“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则是教英语最好的方法。”只有保持学习兴趣,才能加速掌握为交际目的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确,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尽快将学生带进英语之门,并取得较大的收获,历来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门槛”。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但是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激发,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英语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苦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这样,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会大大提高,参与意识自然增强。心理学家认为,设疑容易引起学生的发散思维。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可将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移到主动学习上来,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会尽我所能,牢牢把握和抓住的,为初中英语教学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英语教学,2005,(1).

上一篇:如何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下一篇:浅谈如何优化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