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法”有效实施策略

时间:2022-08-18 06:33:46

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法”有效实施策略

摘 要: 本文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立足教学实践,从词块、连接词、整体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应该如何将“过程写作教学法”实在地贯穿于整个写作教学中。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过程写作教学法 实施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写作技能教学建议指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表达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和规范的写作习惯。写作教学的技能:整理思路,组织素材,规划文章结构,列出提纲,起草文章,组织语言,遣词造句,修改文章,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和字母大小写。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1.在英语写作“教”中,教师应该起到的作用是:指导,启示,示范,商讨,鼓励,讲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由于教学内容容量大、时间紧,在赶进度的过程中忽视了它;也有教师怕批阅学生的习作;还有就是因批改量大、反馈速度滞后而使教学效果甚微。

2.在英语写作“学”中,学生对用英语写作充满畏难情绪,可以说是“谈写色变”,经常会在一张综合试卷中自然而然地将写作删除,忽略不计。

对英语写作缺乏积极性和自信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相当薄弱的“根”所在。所以我们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很容易发现不少学生所写作文文不对题,结构松散,内容单调,语意不连贯,“汉语式”表达随处可见,单词、语法错误较多。

二、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过程写作法既关注写作的最终产物,又关注写作的过程。过程写作法不但关注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做什么,而且重视写前和写后师生在做什么,将重点落在过程的积累和训练上。

1.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法中的词块策略

大部分学生虽然记住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甚至还背诵了不少范文,但写作时仍然语病百出、词不达意,主要表现为遣词造句不符合英语习惯,词汇使用不恰当。笔者认为词块学习能解决学生语言产出水平低下的问题,以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词块是真实交际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大于单词的语言现象,它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并且形式较为固定。掌握大量词块是熟悉、流畅使用语言的基础。利用词块学习策略进行英语教学,符合认知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流利程度,提高其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得体性。比如单纯地记忆独立的词,学生的习作中不难发现单词词性混淆:“I am agree you.”“Most of the people againsted the plan.”;中式英文层出不穷:“We will hard to understand our class.”“We can ask the teacher where we don’t very understand easy.”;词义混乱:“It likes the situation how we learn to speak Chinese.”毫无章法:“Teach in English is better”“Our ability of English can’t improve well.”词语搭配不当或固定搭配的误用:“talk English in our class”“so they must pay moreattention to learn English.”“We need time to adapt it.”

而通过对词块的学习恰恰有利于学生写作的准确性、流畅性、整体性。语言的习得必须要先有输入方能输出,所以首先要提取词块,然后内化词块,最后应用词块。对词块的输入也绝对不是不加以分类地、机械地记忆,或是完全靠教师的一一罗列,然后学生“和尚念经”一样地背诵。而是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词块复习,做到输入和输出双管齐下,学习和检测相辅相成。

(1)我们的教材已经比较系统地介绍各类话题,包含大量词块,所以课本毋庸质疑是词块学习的输入资源的首选。而学生所认为的“英语考试尤其是高考与三年来所学教材毫无联系”,以及教师很难说服学生甚至自己“高三的英语学习应该到‘回归课本’”等这些误区,可以通过从高一就开始有意识地要求学生阅读单元内容,讨论并提取词块,然后集中小组提交的词块,指导学生进行筛选这一系列活动消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向学生渗透词块意识,帮助学生按单元话题识别分类词块,相信学生到高三时还会对教材记忆犹新。这样比高三扔给学生一本厚厚的词组书有效多了。

(2)课外收集相关热门话题,包括互联网、图书馆等去搜集,但是笔者认为最现实的来源就是学生平时做的阅读在一张拥有五、六篇文章的试卷里不难找出一两篇热点的学生又有浓厚兴趣的文章让学生自主发现语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检测词汇语块学习和掌握程度:倡导进行语境式、语段式、语篇式、话题式听写,多采用单词拼写、语篇填空、语句翻译、语段或语篇听写等综合型听写形式,对搜集的词汇进行巩固。

不管是以教材为主的高一、高二学习还是以试题为主打的高三复习都应运用教学设计带动词汇教学,把词汇教学、词汇量的扩充贯穿于整个单元、整个课堂、整份试卷的复习、教学及讲评的始终,在每一个环节、练习、题型的教学中自始自终体现词汇教学的意识。

2.英语过程写作法中衔接词使用策略――避免逻辑思维混乱

在《课程标准》写作评价标准中就有一方面是“结构和连贯性”,而且在其后提供的五档作文分类标准中,皆对“连接手段”或“衔接手段”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来看,汉语重视意合,英语重视形合,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来比作英语句子,因此,英语句子是由不可或缺的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而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文章结构松散、条理不清,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恰当的衔接手段。很多教师由于知道衔接语的重要作用,所以往往都会鼓励学生在写作时多用甚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他们罗列出来的衔接语。如,举列类:for example,that is,such as;解释类:as a result,for one thing;总结类:in a word ,all in all,on the whole等分成八、九类让学生硬背下来,这就很容易导致滥用和不当使用的现象。例如:

As we all know,everybody knows the mastery of a language doesn’t just mean the ability to write and read.(滥用)

However,on the other hand,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with this teaching method.(滥用)

Except(In addition to),comparing to Chinese,we can find the difference about culture and custom between them.(不当)

We have a problem with English.We can ask the teacher.(缺失)

所以说衔接词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得恰到好处。例如:

Those who support this policy desire to see it carried out as soon as possible.Their reasons are as follows.Firstly,the policy has been tried out in some areas in China,so the policy should be successful in the whole country.Besides,the policy is designed to encourage greater use of smaller and energy-efficient cars.What’s more,it is intended for people to use cars less often,which will not only b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but ease the pressure on traffic as well.通过阅读该语段不难发现衔接语妙用而收到的效果,人们希望这一政策尽快实施的三个理由就层次分明地跃然纸上。如果在整个语篇中也如此恰当运用衔接语,就能帮助构建框架使文章结构合理。但是由于语言的差异,我们唯有通过长时间有意识地加强衔接语在英语写作中恰如其分地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英语过程写作法中灵活策略――避免思维僵化

学生书面表达思维僵化表现在语言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思想内容贫乏。学生写作文是就是把给的提示词逐字逐词翻译了一遍,根本不懂得创新。如,“英语氛围不浓……”:We could feel the English atmosphere very much,而不会从气氛浓就是为了习得语言这一角度去思考:To acquire this language,a pure English atmosphere is of vital importance.如果没有提示词的开放性作文或是需要发表自己看法时,绝大多数学生表达起来更僵硬。

但是通过日常不间断的词块积累,衔接词的逻辑化使用,要做到一定程度的语言灵活运用并不是一句空话。“滴水穿石”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日常教学中点滴渗透,逐步提高。以上已讲述到,词块积累可来自课内课外,积累来的词块用来干嘛?就是为了造一个简单的句子?当然不是,而是教师应创设恰当的情景鼓励学生积极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可以把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实际和社会生活中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境。有了语境就要看如何用所积累的词块和衔接语的逻辑性把要表达的句意有创造性地传达出来。可以采用改编课文原文,进行语篇填空;单元相关话题阅读,再现核心词汇(input);话题拓展写作,运用核心词汇、短语和句式(output)。

三、结语

写作训练必须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有易到难,循序渐进。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它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教学当中要同时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清楚、自然、生动地表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高彩凤,徐浩.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连接词使用情况的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2007.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王学儒.运用词块理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7).

[5]胡壮麟.英语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今天我“下岗” 下一篇: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英语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