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摭谈

时间:2022-10-23 02:05:55

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摭谈

小学生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具有许多成年人甚至中学生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使他们有效发挥学习语言的潜力,开阔视野,扩展知识,提高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虽然学生初学英语,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愿意学也乐于学,但是随着知识的日渐增多,语法的日趋复杂,许多知识又需要背诵,导致众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衰退,厌学心理逐渐增强。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亲近英语,感受英语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创新思维,让他们在乐中学。

一、重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学生对世界独特的感受与生俱来,他们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对一切充满幻想,富有创造力……这些独特的本性一旦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将会成为他们学习外语的强大推动力。儿童模仿能力强,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优势明显。儿童学习语言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他们总是先理解意思后注意语言形式,教师要努力让他们在贴近生活实际的有意义的情境中理解语言;他们善于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学习和使用语言,教师要提供可以发挥想象的情境;他们经常会在玩中无意识地学到语言,教师要通过各种语言活动,让他们掌握运用语言;他们会从有意义的上下文中,模仿和使用不断重复的他们感兴趣并理解的语言,教师要提供图文并茂、节奏感强、有意义地重复的语言和语境;他们还具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潜能,教师要给他们提供更多实践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因此,小学英语课程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等目的。

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英语电教手段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把抽象的材料形象化,运用电教优势将学习材料化难为易,突破重点难点,利用声、色、形、景来强化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并建立起信息联系,从而诱发大脑迅速反应,加强记忆过程,提高记忆效率,达到缩短教学时间、增大教学信息容量的目的。在英语电化教学过程中,在有关教学法的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媒体自身功能和特点,把设备的功能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使电教媒体与英语教学相互作用,不断磨合,得以巩固和完善,并为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

三、创造性地制作教具趣味教学

运用现有条件,创造性地制作教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具,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有兴趣地参加课堂的交际活动。如教材中Daming,Amy,Lingling和Sam等主要人物和熊猫Panpan的头饰,我在课堂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带着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增强了趣味性和真实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我充分利用水彩笔制作五颜六色的单词卡片,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做单词游戏,如:“遮一半说一半”(教师遮住单词的一半,先说一半,叫学生说剩下一半),“快看快说”,“快听快指”,“藏藏、找找、说说”与“英汉反问游戏”等,使教材内容直观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把握好教学节奏,处理好量、质、度三者的关系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密度,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节奏。慢条斯理地讲解不可取,但节奏过快也不行,连珠炮式的讲解会使学生无暇思考,也来不及消化。因此,确定教学密度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鉴于英语课的特点,教师在精讲必要的语言知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所花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二课时,参加练习的学生最好达到100%,最少不得低于8O%。这种面广、量大、质高的练习无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听课效能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国内外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了重要的位置。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中应具有哪些学习习惯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听课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抓住课堂学习是小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经验。例如在课上讲到简单语法时,全神贯注听讲的学生能根据教师讲的内容轻而易举地把题目做出来,而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则呆若木鸡,无从下手。由此可见,课上是否认真听讲,学习效果差别很大。

2.养成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在英语学习中,预习与复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习不但能提高个人的自学能力,而且可以及时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哪里,从而找到课堂听课的重点。当教师讲到这部分内容时,自己可以格外专心地听,从而收到更好的听课效果。而复习则能对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强化记忆。经常及时复习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经过多次强化就很难忘记了。而有些学生,明明已经记住的外语单词过一段时间会忘得一干二净,就是因为没有经常复习巩固。

3.养成独立作业、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习惯。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有些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即抄袭作业。其实,作业的目的只是检查自己听课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果遇到实在不会的,学生可以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及时将课上丢失的内容补回来。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抄袭只能是自欺欺人,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因此学生要养成独立作业、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实效。

六、不断总结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实施新的评价理念,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教师要尊重和爱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适时地加以肯定。评价形式要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采用学生平时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方式进行,重视学生的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及合作的精神等。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讲故事、说歌谣、唱歌曲、表演对话或短剧等),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评价采用等级制或达标记成绩的方法,不对学生按成绩排队或将评价作为各种评比、选拔的依据。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有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新,才能让学生每天都期待着上英语课。

参考文献:

[1]冯晓艳.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金色年华,2009.12.

[2]段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吉林教育,2009.9.

[3]徐忍香.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政府法制,2009.8.

上一篇: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析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