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2-08-18 05:40:42

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 要】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教学 能力培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通过描述、展示、对比、实践、探究操作和联系实际等方法来实现,如在教学Frontpage中设计网页的课堂中,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已经设计好的精美的网页,或者展示一些优秀的个人网页,说明Frontpage软件的功能特点;在介绍Acdsee软件功能时,用一组处理前,与处理后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直接明了的向学生显示出ACDSee处理图片的能力;在教学Excel软件中,先给一组数据,要求手工进行大小进行排序,然后再让学生利用Excel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前后的工作量和速度,展示出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等。通过上述这些教学方法上的处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也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即手可以实现的结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关于"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创设情境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1、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有了恰当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因此教师要适当把握有利时机,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如在讲授《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这一内容时,创设了这样的一种情境,在学校的图书室里,书桌和地面上杂乱无章地堆着很多书,而屋内的书橱却是空的,当你借书时,图书管理员乱翻乱找、却总是没找到,怎么办?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想出快速找到你要借的书的办法吗?学生会说把书分类整理到书架上,就能很快找到了。由此很容易引出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将书架比作文件夹、每层比作子文件夹、书比作文件。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2、为学生提供动手做的机会

信息技术这门课操作性强,给学生创设尝试、探究操作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而教师只提供相应的具体要求,详细的操作步骤等,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教师教授的技术支持进行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把学习变成自觉自愿的活动,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改变教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升认识教师要提升认识,而且要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升到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的高度来认识和操作,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及研究者"。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更新非常快,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因为从电脑的实际发展情况看,教材上有关的内容已经太老了,却还要学习,考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应该灵活一点,不要面面俱到,可以适当的留点空间,给学生思考和尝试的余地,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软件的"帮助"功能,启发他们去尝试,去探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时,我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为文字添加特殊效果、文本框的使用、文字上下标的设置等编辑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探讨成功的某些操作讲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听,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消除"悬念"。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四、课堂中自主学习存在问题的思考

自主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其次,教师要起必要的指导作用。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时,这时候教师又该干些什么呢?学生做练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最后,对自主学习的教学要做到"三个结合"。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实践操作相结合,对学生在活动中得出的答案,教师要进行概括和升华。

总之,自主学习首先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发展的能力。其次,是尊重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去,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促进"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高中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初探》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王来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立足农村教学实际,深入初中物理实践教学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