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学生感受力中提高习作意义

时间:2022-08-18 01:18:59

在培养学生感受力中提高习作意义

【摘 要】要改变习作教学中忽视学生立意指导、导致学生表达意图不明确等现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展开教学:一是在语言和文字运用中,从发掘自身的生理感受入手,体悟表达主题情感性;二是从自身的情绪变化入手,提高表达主题的深刻性;三是从与经典作品对话中完善自己的美好愿望,提高表达主题的独创性。总之,只有关注学生生活感受力的培养,才能有利于学生言语表达主题从准确、鲜明走向深刻。

【关键词】习作指导 生活感受力 习作立意

当前的学生习作普遍存在意图不明确、主题不集中、内容空洞的现象,虽然有些学生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可是主题散乱,仍不能给读者以精神的愉悦和智慧的启迪。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生活感受能力,有生活但没有感受,或者感受肤浅,不能敏感地从生活丰富的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深刻而新颖的主题。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要结合现有的教材,创设习作立意指导的情境,使学生的生活感受力趋于具体、敏感、敏锐,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使得文章主题鲜明、立意深刻。

生活感受能力,指学生的内心受到外界的自然、社会、文化、习俗、交际等生活刺激后产生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具有“情感性”“深刻性”“独特性”。真实、丰富、灵活、深刻的生活感受力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帮助其提炼主题、启动思维。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以人文主题来安排课文,往往是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人文主题,选用不同的文体来安排言语交际、识字、阅读、写话等语用活动。随着年级的增高,这些主题的深度也随之增加,言语表现形式也更丰富和灵活。但是,从教学实践看,如果不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来理解这些主题,学生在言语表达中往往会出现表达雷同、内容雷同的现象,如写“秋天”都是美丽的、丰收的。然而,如今在学生所处的环境中,有的在秋天却很少出现课文中那么美丽、愉悦的景象。要让学生写好自己生活中的“秋天”,就要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入手,进行立意指导。

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场景、课堂创设的典型语境和经典作品的文本语境,在培养生活感受能力过程中进行提炼主题指导。

一、在发掘学生生理感受中体悟立意的情感性

丰富的生活和缤纷的世界,给学生带来具体而独特的生理上的感受,随之出现多样化的情感,如看到色彩斑斓的物体而兴奋;吃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而开心;看到心爱的人或动物受伤而痛心,看到苦难的人而生同情心……这些细腻、真切的生理感受,常常稍纵即逝,因此,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回顾产生这种生理感受的前因后果,认识到由于生活的多样性给自己的感官带来的感知觉是多样的,也为自己提炼要表达的主题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小学生形象思想占优势、理性思维较弱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学生某一感官的具体感受入手,指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件、物体等带来的感受开始,理清事情的过程,再指导学生通过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意图。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一天的生活日记时,先让学生回忆一天中,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舌头、手、皮肤等器官哪个感觉最深刻?自己的眼睛看到哪些东西最开心?舌头尝过的什么东西最甜……再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为什么开心?为什么这么甜?自己想要告诉别人什么?这时,有的学生会从教室地面干净,想到要表扬认真值日的同学,想到保持卫生也是一种美德;从自己穿着妈妈新买的温暖衣服,想到要感恩妈妈;从校园花坛鲜艳的鲜花,想到赞美小花努力开放的勇气……

随着学生生活感受能力的提高,我们进一步打通各种感官之间的感受,让颜色充满声音,让滋味充满形象,让冷暖充满重量,从而使学生能从自身更多的通感,来提炼自己的表达主题。比如,在冬天玩雪时,指导学生观察雪花的色彩、形状,打雪仗、堆雪人后,让学生先从单一的感官来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随后通过打通各种感官之间的联系,再说说自己的新感受:看到美丽的雪花,轻轻落在自己的手心,不一会儿就没有了,自己仿佛听到什么?此时,你想告诉同伴什么?有位学生从视觉感受到的美丽,听到风声,产生怜惜的感觉,提炼出“我要好好保存雪花”的话题,这不仅流露出学生纯洁无瑕的童心,而且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得自己的言语充满感染力。在他的启发下,有的同学想到:美丽的雪花虽然不见了,但她带来的快乐却留在大家心中。学生在不断丰富自己生活感受的过程中,进一步刺激感官,从新的角度再次感受,随之产生的感受逐步深刻,提炼出的主题也具新意。

二、在关注自己情绪变化中提高立意的深刻性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外界信息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小学生在观察、学习、交往等生活实践中,伴随着丰富、细腻的情绪,从外在表现形式看,这是学生喜怒哀乐等情感、态度的表现形式,从内在看,这是学生需求和愿望的内心反应,包括了对客观世界和外界信息的认知过程,这也是学生习作立意机制的心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情绪入手,提炼与众不同的表达主题。

(一)利用积极情绪的线索词提炼主题

有专家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线索词能激发人回忆起过去往事的具体情节,消极的情绪线索词使人对过去的事情更概括化。因此,当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积极情绪的词语,比如“开心”“高兴”“激动”“满意”等,再让学生回味课文中的主人公围绕这些线索词,是怎么把自己的生活具体内容写清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体验?然后再让学生围绕这些线索词,回忆自己的生活事件,要求越具体越好。最后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明白,可以把“开心”“满足”等主题,通过自己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传递给对方。

(二)利用认知法改变情绪提炼主题

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困惑,也就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为此,我们通过提高学生的认知,对造成困惑、挫折等情绪的客观事物、外界信息进行客观的分析来调整情绪,从而引导学生提炼新的主题。比如,学生感到最痛苦的事是一节课要认读很多生字,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字源图画、字体的演变规律、编写字谜、看字说故事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比较等思维,体验到汉字带来的趣味,逐步改变对认字的看法,变痛苦为开心。再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识字过程来提炼主题,学生有的说“想象识字,真快乐”,有的说“汉字里面有图画”,还有人说“不讨厌汉字,要多动脑”。

有时,学生在与同伴交往时也会产生消极情绪,如看到同学比自己成绩好而产生嫉妒,受到同学嘲笑而伤心,不敢和同学主动交流而郁闷,等等。这时,我们可以先改变学生的认知来改善与同学的关系,如变嫉妒为树立自己竞争的目标、请教的伙伴。在回顾自己前后的情绪变化中提取主题,有的学生说:“请教同学就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有的说:“嫉妒害自己,请教惠自己。”又如,面对同学的嘲笑,可以引导学生改变感受来提炼主题,直面问题 “自己什么方面被同学嘲笑,怎么改变这些方面的不足去赢得同伴的欣赏”。于是有的学生提炼出“嘲笑让我发现不足”“嘲笑是一面镜子”等主题。有时不敢当众和同伴交流,可以改变交流的时间空间,让郁闷、紧张的心情得到舒缓,再寻找小范围的空间和特定时机去主动交流,逐渐开放自己的心扉,这样提炼出的主题也有积极意义,如“主动,让我有了知心朋友”“真诚朋友多”等。

三、 从调整美好愿望中提高立意的独特性

愿望是人对未来的事物美好的期待与设想,是对即将发生的事件的美好规划。小学生本性天真纯朴,从小有很多美好的愿望,虽然带有波动性、情绪性、浅表性,但正是这些愿望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不断修正自己前进的方向、不断汲取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成为有能力实现愿望的人。习作立意指导,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不断激活学生已有的愿望,在互动中产生更高级的愿望,让愿望成为表达的主题的过程。这样,学生个体愿望的多元性、深刻性、独特性也就形成立意的多元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一)在学童话中激活愿望

童话的主题往往表现人类精神世界中最美好的愿望,如“善良、勤劳、友爱、美丽、快乐、和谐、幸福”等。现行低中段的语文教材中童话占有很大比例,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在品味童话文体表达形式的同时,建构内心的真、善、美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童话时,从课文的童话内容和主题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从作者的美好愿望中受到启迪,激活自己的美好愿望。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是一篇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求真”的童话,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练习本领,实现心中梦想的故事,感受 “小鸭”和“小鹰”等童话人物“学会游泳、学会飞翔”的美好愿望。学习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再让学生说说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些愿望。能不能也编一个童话故事,把自己的愿望和实现愿望的经过讲清楚?一位学生说:“我想学会造房子,让家里人住上漂亮的大房子。我讲一只小猴子到国外城市考察学习画房子、设计房子,回来后每天练习造房子,最后成为一个建筑师,让村里人都住上了好房子。”学生在美好愿望的驱动下,使自己童话故事的人物、情节都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表达出来的主题朴实、深刻,也不乏新意。又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安徒生借文中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里,带着美丽的微笑死去的故事,表达了“让可怜而美丽的女孩在另一个温暖的世界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课堂上,在感知童话人物的生存环境和行为后,让学生探讨,要真正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可以从哪些方面努力?学生在讨论后,逐步认识到面对艰苦、恶劣的环境,我们心中也要有美好的愿望,让美好的愿望伴随着自己努力奋斗。于是,有的学生提出“我要设计一个温馨太空城,让地球上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里生活”的愿望。学生在这些愿望里流露出人间大爱的主题,使得文章立意更鲜明、深刻。

(二)在日常生活中调整愿望

愿望有不同的层级性,有的愿望通过一定努力或到一定的阶段就实现了,有的需要通过一生的努力才能够实现,还有的作为一种理想来引领自己前行,但是无法实现。前两种是现实型愿望,后一种是理想型愿望。不管哪一种愿望都随着人的成长、环境的改变、情绪的变化发生变化。反映在写作上,学生对言语表达主题的提炼,也会随着愿望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我们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可以利用学生不断调整愿望的时机来提升表达的主题。比如,有位学生写自己愿望的变化:

一年级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考试每次100分,爸爸妈妈就会奖我去“肯德基”。可是,100分,不是天才很难得到,我放弃了这个愿望。

二年级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都打“优”,我就能到肯德基去吃奥尔良烤翅了。可是,我总写错别字,数学计算也老是忘记进位、退位,这个愿望很难实现啊!

三年级时,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当上班长,这样可以管同学,特别是那些总是不听我话的同学。可是,我在竞选中落选了。竞选班长也很残酷啊。

四年级时,我最大的愿望是当英语课代表,总有一个小官,让自己在家里有地位。后来,一次英语公开课上,我拼命举手,可是老师总是不给我机会,这个愿望也泡汤了。

五年级时,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出去旅游,爸爸妈妈终于在暑假里带我去了一次北京。

六年级了,我庆幸自己小时候没有实现愿望,使我少吃了肯德基。现在听说一只“鸡”长6个翅膀,还每天吃激素,如果当时实现愿望,我吃多了这些垃圾食品,那每天晚上不做噩梦才怪。所以,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看报纸、网络,能吃到绿色无公害的食品。

从上面的文章中,我们发现,学生愿望的变化有以下特点:一是低年级时的愿望与父母的引导和奖励有关,容易受到可视、可吃的物品刺激;二是年龄越小愿望越大,年龄增加愿望反而变小;三是愿望能不能实现不仅与主动能动有关,还受其他条件限制;四是随着失败的次数增多,愿望的方向也开始调整,从理想型向现实型发展。

这也启示我们,在进行习作指导时,要提升学生的愿望就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成功的次数。比如,实行班级小干部轮流制,让每人都有成功当选的机会;让学生某方面的要求降低,如每次考100分调到每次考90分以上;等等。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向身边的榜样、名人学习,理解他们的愿望,比如的愿望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焦裕禄的愿望是“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教师的愿望是“让每个学生学得开心、扎实”、父母的愿望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等;再让学生反观自己的愿望,有没有把心胸放大,从关心自己到关爱他人,从得到眼前的小利到着眼自己的全面发展。这时,学生的愿望会包容身边的人,乃至天下人,如“我最大的愿望是让爸爸妈妈开心,不让他们为心”“我最大的愿望是办一所开心学校,让同学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我最大的愿望是让地球更绿色、不受伤害”。学生的愿望格局大了,将现实型的愿望和理想型的愿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使得表达的主题更准确,富有启迪性。

(三)在与经典名著对话中强化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考验、经过一代代人价值认同后沉淀下来的文学作品。每部经典作品中,作家客观地反映社会、揭示道理、传承人类文明、流露独特的人生感悟,用自己追求人类真、善、美的美好愿望和历史使命感,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激起读者人生的美好愿望,涤除内心的污垢,净化心灵。因此,阅读经典作品不仅仅是欣赏作家独特的言语表达风格、塑造的典型环境和人物、描述的曲折感人的情节故事等,更主要的是通过文学形象、语言来感受表达的主题,与之进行对话、沟通,强化内心美好的愿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一般都具备“修辞立其诚”的特点,即运用得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内心的真实、真诚、真情。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愿望具有波动性的特点入手,让学生在与经典名著对话、悦读中巩固、强化积极向上的愿望,在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提高立意水平。

儿童最早接触的经典著作主要是童话、寓言、神话等“情节故事类”的文体。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古代寓言》《中国古代神话》《中国近现代经典童话》等,这类作品都具有“通过幻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分辨善恶、美丑,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意图:人类在追求美好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和危险,只有具备勤劳、善良、坚韧、仁慈、宽容等品质才能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在学生明白作者通过故事和人物告知的道理后,我们可引导他们从故事中走出来,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内心实际进行反思观照,把内心的真、善、美的愿望放大,成为自己与身边的人交流的主题。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习作教学总目标。培养学生生活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是使学生习作立意从准确、鲜明走向深刻、创新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在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实践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生活感受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以促进学生树立立意创新意识,使文章表达主题鲜明、准确而又有新意。

参考文献:

[1]杨泉良.生活感受能力的训练及写作能力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1):63-65.

[2]袁加锦,李红.人类对情绪事件效价强度的易感性及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

[3]孙桂锘. 用认知法指导学生调节情绪[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59(1):107.

上一篇:浙派语文的发展路径:在“开放”中“求是” 下一篇:言语形式求同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