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18 08:43:03

临床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肝硬化腹水是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种表现,患者往往病程长且反复住院,精神及经济负担均较重。为尽快改善患者症状,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帮助患者学会有关疾病的自我管理模式。2010年3月~2011年3月将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实施于5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108例,均符合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20例,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564±47岁。职业:工人25例,干部15例,农民65例,学生3例。随机分路径组和非路径组各5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病情轻重程度、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路径组从入院开始每份病例附有临床路径表单,责任护士每天依照临床路径表实施护理工作直至出院。路径表以入院时间先后为顺序,如入院第1~2天、3~5天、6~9天,10~14天办理出院手续。路径内容包括:入院宣教、各项检查和用药及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每日测腹围、督促患者进行出入量记录及体重测量、出院指导。非路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评价指标:⑴腹水消退情况:①临床治愈:B超提示腹水消失,指压双下肢浮肿消失;②有效:B超提示少量腹水,指压双下肢浮肿减轻;③无效:腹水无减少或增加伴双下肢浮肿加重。⑵调查了解患者与家属掌握疾病知识、遵医行为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⑶记录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

统计学方法: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腹水消退情况比较,见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2。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路径组患者住院天数134±64天,非路径组患者住院天数186±72天,非路径组住院天数明显高于路径组(P<005)。

讨 论

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持续或反复作用导致的局部或弥漫性肝脏纤维疾病,而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也加重了医疗负担。临床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改革下,临床路径为肝硬化腹水患者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流程优化重组,使医护工作程序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保证了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医疗效果,促使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程序,又降低了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表1显示路径组腹水消退情况优于非路径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临床路径的实施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让医务人员的工作规范化,可以促进医疗、护理的完整性,增强医-患-护沟通[1]。临床路径是以患者住院时间为序,把具体的服务项目细化到在院的每一天,并分别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疾病知识,避免了因一次性向患者输入大量的健康指导而造成的误解和不解[2]。护理人员对护理目标和具体护理行为一目了然,不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规范化、标准统一的管理,避免了责任护士轮休换人时的工作遗漏。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征求患者、医生、护士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逐渐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并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当中,拉近了护患关系。从表2可以看出,出院调查时患者在掌握疾病相关知识、遵医行为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路径组明显优于非路径组,平均住院日缩短了52天,提示临床路径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筑华,李红灵,雷玉萍.等.临床路径在无痛性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1620.

2 陈秀文,迟俊新,王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09,30(20):2441-2442.

上一篇:生长发育早期对儿童反颌进行矫治的体会 下一篇:骨盆出口狭窄与分娩方式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