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野性的呼唤》

时间:2022-08-18 03:00:04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野性的呼唤》

摘要:《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自然拥有其内在价值,人类应该尊重保护动物,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从生态学角度对《野性的呼唤》进行解读,揭示人类应该遵循的正确的自然法则,对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关键词:杰克•伦敦 生态批评 《野性的呼唤》

中图分类号:I71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5-

一、引言

工业发展和科技文明的进步对自然地征服和破坏,在20世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生态文学作家雷切尔•卡森指出:“我们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我们还没有成熟。我们只是巨大的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日益恶化的生态和生存危机,生态思潮几乎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由此产生了与生态学紧密联系的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等很多交叉学科。生态批评学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生态批评从生态角度研究文学与自然、人与自然地关系,在人类征服、统治、改造自然及其欲望批判的基础上,尝试着去打破人类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坚实壁垒,追求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谐局面。《野性的呼唤》就是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代表作之一。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只叫巴克的狗,小说讲述了巴克从文明社会回归自然、回归野性野性的过程。巴克,一直是南方种植园的生活优越、无忧无虑的一只宠物狗。直到有一天被欠赌债的园丁伊曼纽尔卖到了阿拉斯加,它的世界彻底与文明隔绝。在与自然、同类、人类残酷的斗争中,巴克能迅速调整自己,适应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它经历了重重考验,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以过人的力量,毅力和智慧赢的了领头狗的地位。后来,他在一场灾难中被约翰•桑顿救起,从此便对桑顿忠心耿耿。直到桑顿死后,巴克也回归了自然,恢复了野性。小说按照巴克这条线索进行,情节容易掌握,但文中设置的环境和部分情节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也充分展示了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

二、生态批评角度解析《野性的呼唤》

1. 对征服、统治自然地批判

巴克充满竞争的生存经历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写照。19世纪后期,正是美国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在工业时代,人们认为自然的价值只是工具性的价值,就是自然只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他们只知道向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欲望得到无限膨胀,到处充满了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肮脏、龌龊情景。20世纪初北美发现了金矿,大量淘金者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全都涌向原本平静、和谐的荒野进行开采金矿资源,与此同时又肆意毁坏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在当地建造了居民区、厂区。作者杰克•伦敦运用自己锋利的笔触将这些丑陋的行为都揭露的淋漓尽致。

雷切尔•卡森认为,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的最重要根源就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已经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杰克•伦敦把巴克塑造成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具备极强的生存能力,能够处理各种危险局面,转危为安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甚至就下主人的生命的强者。在小说中随处可以见到作者对巴克的赞美之词:“他为这种汹涌的生命浪潮主宰着,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关节,每一条韧带都感受到极大的,变得分外协调,分外敏捷,分外激烈,在运动中充分得到发挥和展示。这一切都超脱了他自身的生命,而又与死亡无关。星光下,在这凝固的无生命的茫茫雪原上,巴克就是这样奔腾飞跃着。”这里杰克•伦敦赋予狗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使用工具和附属品,而是具有自身价值及其意义的生命的强者。这毫无疑问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可见,小说从根源上对人类征服,统治自然进行了批判。

2. 对人类文明的批判

杰克•伦敦所处的年代正是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时候,他所接触的所谓文明世界是一个扭曲畸形发展下的世界。杰克•伦敦对所谓这样的文明痛心疾首,将他对文明世界罪恶、丑陋的控诉和批判写入了《野性的呼唤》。相较于巴克的勇敢、智慧和忠诚,小说中先后出场的人类形象都是面目憎恶、心怀不轨、行为可耻的。首先是巴克对人类的信任使其命运彻底改变,从生活优越的文明社会一下子掉到另一个极端,生活艰难,到处充满谎言欺骗,必须为生存而战。就是在这个所谓的文明社会,巴克被人当商品似的卖来卖去。在这一过程中,它受尽了虐待和侮辱。所谓文明社会的人的虚伪,残暴在这里暴露无疑。巴克最后也看清了人类的“文明“社会,回归了自然。从巴克的视角我们能看到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通过动物视界中人性的泯灭和巴克野性的复发以及人类之间的尔虞我诈、残酷竞争来揭示美国社会的本质。让人看清当时所谓的“文明”世界。

3. 对人类欲望膨胀的批判

欲望,古往今来,有多少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曾满怀深情的赞美过!有人说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有人依靠欲望让世界发生了沧桑之变。然而,在生态文学家的眼中,欲望就像被从瓶子中放出来的魔鬼,一旦放出就难以有效控制,将会带来巨大灾难。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急剧膨胀,人的无限欲望与自然的有限供给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野性的呼唤》中,作者对欲望批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欲望膨胀导致人类疯狂的开发自然;欲望膨胀扼杀人类美好、善良天性。

小说在开始阶段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大环境,北美金矿的发现引发了一场强大的淘金狂潮,为了满足人类自己无限的金钱欲望,疯狂的淘金者没有放过大自然所剩无几的这片雪白的净土,穿行于杳无人烟、毫无生命迹象又充满各种危险的雪原,探索着着各自的发财梦。这些淘金者不仅破坏了当地自然资源,生态平衡,同时也给当地居民---印第安人的利益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他们为了争夺有限的金矿资源而互相残杀、互相迫害。由此可见,物质欲望膨胀不仅破坏了自然资源,而且也伤害了人类资自身,使其丧失了天真纯洁和美好的本性。

4. 回归自然,寻求和谐

回归自然是生态文学永恒的主题和梦想。回归自然甚至可以作为《野性的呼唤》这篇小说的主题,整个小说的情节都是按照巴克野性回归,重返自然这条线索进行编排的。巴克最后投身融入自然,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景象的向往。巴克欢快的奔跑于自然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因为他本来就是自然地一部分,因为在那里有他的同类兄弟,它能够和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自然给了巴克自由自在的愉快的生活和生命力的自由绽放。在自然中,巴克完全属于自然并能完美融入自然,达到了与自然之间和谐的整体平衡。“透过苍白的月色或者朦胧的北极光,可以看见巴克在狼群前面奔驰着,像巨人一样高人一头的跳跃着,它的大喉咙高歌一曲,唱着一只原始的年轻世界的歌曲”。 这是巴克献给自然的赞歌,也是作者献给自然的赞歌。表达了作者对将来回归自然以达到和谐统一状态的渴望和向往。

三、结语

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中融入了颇浓的生态伦理理念,这些理念一方面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另一方面对于培育人的生态伦理思想,培育人的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日趋严重,当我们重读这部生态文学作品,小说中体现的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更具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Jack London. The Call of the Wild [M] Bantam Books, Inc. , 1984.

[2]王宁. 文学的环境伦理学:生态批评的意义[J]. 外国文学研究,2005(1).

[3]杰克•伦敦. 野性的呼唤[M]. 蒋天佐译.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4]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迈克尔•莱恩. 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M]. 赵炎秋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陈光明. 《折射杰克伦敦思想感受的一面镜子―评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重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

[7]叶平. 回归自然---新世纪的生态伦理[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白居易对《文心雕龙》重情及文章之用文学观念... 下一篇:对黑格尔与汤因比的中国文明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