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失眠37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17 11:07:07

电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失眠37例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19.59

关键词 失眠 针刺疗法 灸法治疗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使睡眠状态维持长久,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因此而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睡眠维持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差等。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环境原因、情绪因素等。既往研究发现由植物神经紊乱所引起的失眠占失眠患者的绝大多数。2011年4月~2013年6月应用针刺后再通过电针并结合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37例,其治疗效果显著,现做如下汇报。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19~68岁,平均52岁;病程1个月~31年。

治疗方法:①电针治疗:取穴:三阴交、百会、足三里、攒竹、太冲、神门、内关、太溪;方法:被试者仰卧于床上,对所需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用普通常规毫针先刺百会、攒竹;然后再刺神门、内关,并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逐个刺入,使各个穴位得气后,神门、足三里、太溪施予提插捻转补法,太冲施予提插捻转泻法,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并施行补泻手法后,用康岭牌电针仪施予电针治疗,主要选取双侧太溪、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次使用两组线四个穴,如先取双侧太溪、神门穴,三天后又取双侧神门、三阴交或双侧足三里与太溪等;所有穴位轮流交替使用,同时对下肢外露部分用TDP神灯或红外线灯进行照射。留针约半小时。1次/日,7天1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②灸法治疗:当针刺并上好电针后,用12cm×20cm大小的艾灸盒,放置在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点燃两节约4cm的艾条均匀地固定于艾灸盒内并开始施灸,初灸温度较低时,将艾盒加上盖子,随着温度增高,则将盖子移偏呈半盖状,直至完全移开盖子,并注意避免灼伤患者皮肤。灸法与电针同时进行,同样1天治疗1次,7天1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判定标准结合国际通用睡眠量表6项内容制订标准[1],即采用睡眠效率值公式:睡眠率=实际睡眠时间/上床到起床的时间×100%,并结合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综合而定。具体疗效标准:①痊愈:症状消失,睡眠率>75%,夜问睡眠时间>6小时,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再需要安眠药;②显效:症状缓解,睡眠率>65%,睡眠时间增加到>3小时,睡眠深度增加,停用安眠药;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睡眠率>55%,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但

结 果

37例患者中,经两周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19%。

典型病例:患者,女,58岁,2011年8月24日初诊。患者失眠3个多月,初发时到综合医院就诊,经予口服成药治疗两周后,症状无缓解,复诊,并予口服“舒乐安定片”每晚睡前1片,但睡眠仍无改善,每晚又加服为2片,只能迷迷糊糊入睡约2小时。但半个月后,药物又失去了作用。又服中药,坚持1个多月,仍不能入睡,经人介绍,遂到我科就诊。来诊时,患者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自诉焦躁不能入眠,少食纳呆,舌淡青,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失眠,辨证为不寐之心脾两虚。遂予针刺百会、攒竹、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并分别在神门、三阴交双侧穴加上电针,用艾盒灸神阙穴,经10天治疗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讨 论

失眠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病症,虽然其并不是急症,短时间内亦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但是其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头痛、眩晕、胸痹、中风病等病症。最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煎熬的就属顽固性失眠,有些患者为了获取睡眠,长期服用安眠药物,最后甚至形成对该类药物的依赖。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研究显示,在过去的1年中大约有43.4%的中国人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约有20.0%的人选择了使用安眠药物来获得睡眠[2],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近些年来,人们普遍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快,工作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也促使失眠成为一个普遍存在于社会人群之中的常见病症,给患者本人甚至家庭带来较大的烦恼和困苦,失眠甚至已成为困扰现代社会的难题之一。

在中医上对失眠也有较早的认识,失眠即不寐,是指脏腑机能紊乱,阴阳失调,气血亏虚,多由于暴怒、思虑、忧郁、劳倦、饱食、体质、环境及久病等因素影响了心神,使心神失养或者心神被扰而引起,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失眠的发生是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的表现,人的情志活动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属心、脑神经活动的范围。而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所以心、脑、肝与睡眠关系密切。所以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恢复机体阴阳平衡,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采用针灸治疗不寐,通过针刺并能调节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使人的机体恢复到平衡状态;再加上用艾灸神阙穴,《难经》对神阙穴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脐下者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络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而且灸法所用之艾,性苦、辛、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由于脐通百脉,调阴阳,补气血,温脾肾,行强壮,培补元气。故艾灸神阙穴可强身健体、防病延衰、增强机体免疫力,由于艾的温通作用与火的阳热属性,通过腧穴经络,内达脏腑,调节脏腑经络,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达到增强体质。也就是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可以通过刺激神阙穴而使其进入一个激活状态,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起到一个较好的促进作用,进而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从而使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的到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它可以使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局部组织的营养得到充足供应,使失调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得到一个很好的调整,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功效。该方法简便灵验,值得提出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41.

上一篇:自拟慢咳方治疗感冒后咳嗽36例 下一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