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3例

时间:2022-06-22 11:28:18

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3例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常规应用腰部取穴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予常规腰部取穴,治疗组予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选取穴位主要遵循以痛为俞的原则。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傍针刺;电针;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5-0061-0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为腰部酸痛或刺痛,活动受限,疼痛可达臀部及大腿前方,重要的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外缘有明显压痛及局限性肌紧张或肌痉挛。目前无论中医西医治疗均主张采用保守疗法。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该病5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03例均为本科门诊病人,符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1]。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5±2.95)岁;病程最长3 a,最短10 d,平均(1.6±0.45)a。治疗组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33±3.07)岁;病程最长3 a,最短1周,平均(1.5±0.55)a。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有突然弯腰扭伤,腰部长期慢性劳损或受凉史。症状: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不能久坐,不能固定一种姿势久睡,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疼痛沿大腿向下放射至膝平面以上,弯腰及旋转时腰部疼痛加重,腰活动受限,尤其前屈、后伸时更为明显。体征:单侧或双侧腰三横突顶端有固定压痛并可能触及到活动结节及条索状物,或有肌纤维钙化后的剥离感。侧卧屈髋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阴性。影像学检查:腰椎X片提示第三腰椎横突肥大。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20~50岁,能积极配合治疗者;③在治疗前2周内没有应用其他治疗方法或镇痛类中西药物;④无严重内脏功能障碍;⑤非孕妇非哺乳期妇女;⑥无其他严重的疾病,如癌症、脑卒中、精神病。

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排除其他如腰椎骨折脱位、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结核、脊柱肿瘤、妇科及泌尿系疾病等因素所引起的腰痛。③意识不清,不能表达主观不适症状。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患者俯卧位,取穴为腰部常用穴位:双大肠俞、双三焦俞。常规穴位皮肤消毒,选用0.3 mm×100 mm华佗牌不锈钢毫针针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2.2治疗组患者俯卧位,常规穴位皮肤消毒,选用0.3 mm×100 mm华佗牌不锈钢毫针针刺患侧穴位。先直刺气海俞,进针得气后用泻法,轻插重提;后采用傍针刺法于第三腰椎棘突旁约4 cm处(即压痛最明显处)斜向气海俞加刺1针至患者有强烈酸胀感;次取三焦俞、大肠俞,均以直刺法至患者得气为度。针刺得气后用G6805-3型电针治疗仪分别联接气海俞及不定穴,三焦俞及大肠俞,采用连续波型,频率60―70Hz,强度以腰部肌肉跳动并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 min,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2组间比较年龄、病程的差异用t检验;2组间性别差异采用Pear so n Ch-i Squar e 检验;两组间疗效等级差异采用Wilcox on 秩和检验。P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1]治愈:腰痛消失,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自如;显效:腰痛基本消失,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无明显压痛,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腰痛减轻,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轻度压痛,功能稍微受限,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活动受限。

3.2治疗结果见表1。

4讨论

导致本病的内因是第三腰椎横突由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因素,所受的压力较大,腰椎前曲,侧弯及旋转运动时导致横突尖端附着的软组织出现肌肉撕裂,小血管破裂等病理变化,引起组织水肿,压迫和刺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引起所支配的肌肉痉挛,并在局部形成纤维化、疤痕样组织,出现一系列症状。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两侧不对称等解剖上的变化,也是内因之一。寒冷刺激也会诱发本病[2]。中医认为它由先天禀赋不足并受寒、劳损所致,属“伤筋”范畴。《灵枢・官针》篇记载“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此种刺法多应用在压痛明显而且固定不移的病症,以加强局部压痛处的通经活络作用而设。直刺气海俞治腰痛,《圣惠方》记载:理腰痛,痔痛。在第三腰椎棘突旁约4 cm处即第三腰椎横突尖处(有明显压痛感处)“以痛为俞”,以此为不定穴傍针刺斜向气海俞,通过正旁各一加强针刺过程中的刺激量,疏通深部经脉的气血,达到通经活络,除痹止痛的作用。三焦俞穴主治腰背强痛,《铜人》记载:肩背拘急,腰脊强,可刺三焦俞。大肠俞在解剖学上分布着第三腰神经的后支,《铜人》载:治腰痛,肠鸣,腹胀。取此二穴能辅助疏通局部经络气血,达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电针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有止痛,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用针刺的效应与电的生理效应结合,直接改善损伤部位的供血及营养,二者异曲同工,相得益彰,故而筋痹得解。笔者采用傍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该法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36-38.

(收稿日期:2014-02-17)

上一篇:苍艾香薰油的制备工艺研究 下一篇:自拟清泻解毒汤治疗眼部带状疱疹64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