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与药物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时间:2022-06-20 05:14:27

电针与药物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8月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单纯药物对照组。治疗组110例,年龄17~68岁,以19~40岁居多,为92例;病程1个月~10年;已婚92例,未婚18例;大部分患者诉腰骶部酸胀,小腹及会不适,尿频,排尿不畅,淋沥不尽,障碍等症状;前列腺液镜检:每高倍视野白细胞(+)56例、(++)28例、(+++)20例、(++++)或成堆6例;其中卵磷脂小体减少102例,前列腺经B超检查肥大98例。药物组30例,年龄19~65岁,以20~40岁居多为24例;病程2个月~9年,以1~4年为多为21例;其中,腰骶部酸痛25例,会不适27例,排尿异常22例,尿道滴白15例,障碍8例,不育6例;前列腺液镜检:每高倍视野白细胞(+)17例、(++)6例、(+++)5例,(++++)或成堆2例;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27例,前列腺经B超检查肥大24例。两组在年龄、病程、主要症状和前列腺液镜检方面差异均无明显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7月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1]。①症状:会阴、部胀痛,腰骶部酸痛,排尿异常,头晕乏力,尿道滴白,异常等。②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有压痛,反复发作者可缩小。③前列腺镜检: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显著减少。本组均先做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0个/HP,为本组观察范围。

治疗组:①取穴:主穴,中膂俞、白环俞、会阳;配穴,肾俞、中极、三阴交。②操作手法:采用30号2~3.5寸毫针,穴位处常规消毒后,刺入中膂俞、白环俞、会阴1.5~3寸深,会出现麻胀样针感时行提插捻转手法,并在对称双侧中膂俞、白环俞处加上电针。肾俞选用1.5寸毫针向脊柱方向刺入0.8~1寸,出现针感时行提插捻转手法,并加上电针。电针刺激量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同时在腰骶部的肾俞及白环俞、中膂俞等处照射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30分钟。中极用2寸毫针刺入0.8~1.5寸,取得麻胀样针感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2分钟后出针,不留针。三阴交用1.5寸毫针以向上斜刺45°角1寸左右,取得针感后采用先泻后补手法行针2分钟后出针,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歇为3天,再行下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同时加服前列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直至针刺结束统一评定疗效。

药物对照组:口服前列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连续服用与治疗组同步结束。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7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液镜检正常。②好转:症状、体征改善,前列腺液镜检好转。③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前列腺液镜检未见好转。

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X2分析,治疗组与药物组的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讨 论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精浊”、“淋浊”、“白浊”、“尿精”、“白淫”等范畴,临床以症状复杂,顽固难愈,容易复发等为特征。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主要由于房劳不节,忍精不泄或有恶习,劳伤精气,日久肾阳亏损,命门火衰而不能蒸化水湿,水湿流注于下焦所致。本病以体虚标实证为多,故本组选取膀胱经的中膂俞、白环俞、会阴为穴,刺之以通经活络,清利下焦湿热,同时针后在主穴中膂俞、白环俞以及肾俞部位照射TDP,以温补肾阳,补肾养阳。配穴中极为膀胱经之募,针之以助膀胱气化。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先用泻法以清利湿热,后用补泻以补益脾肾。同时加服前列康片,中西结合更好地提高了临床疗效。

现代研究证实,针灸对脏腑功能的调整主要与所选穴位的局部神经结构有关系。膀胱的传入神经为T12~S5神经节段,凡是对膀胱功能有影响的穴位,其针体附近的神经均进入此神经节段,恰与支配膀胱的盆神经,腹下神经和神经进入相同的或相近的脊髓节段,腰骶部的穴位符合此条件。膀胱传入神经与“会阴”、“中膂俞”、“白环俞”的传入神经相互重叠多个神经节段,这种重叠与交会的形态学证实了当针刺这两个穴位时,不仅激活了与排尿有关的周围神经,而且传入神经元将刺激传至脊髓并经上升束至丘脑进行整合,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和神经的兴奋性,促使盆底肌和尿道括约肌松弛,从而调节膀胱、尿道功能。既往研究证实,针灸对膀胱、尿道功能有双向调节功能,即逼尿肌收缩无力者,可使其功能增强,促使排尿;膀胱功能亢进者针刺后使之抑制,维持储尿功能;对尿道括约肌关闭不全者,针刺使之加强,对尿道括约肌痉挛、尿道阻力增加者,针刺使之松弛,阻力下降,减轻膀胱出口梗阻状况[2~4]。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对改善临床排尿功能障碍,具有调整作用,同时加之药物的作用,为今后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了很好的治疗途径。

另外,笔者认为“白环俞”和“中膂俞”的针刺深度应为1.5~2.0寸疗效更好,深刺可使针感加强,可以刺激到深部支配前列腺的盆丛及其分支前列腺丛,可增强神经的调节功能,促使局部的血运加快,促进炎症吸收。同时加以电针刺来改进尿道括约肌的关闭功能和抑制逼尿肌,加强针感,从而改善前列腺炎的排尿功能。

参考文献

1 陈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

2 郑蕙田.深刺会阳、中膂俞为主治疗排尿功能障碍及机理探讨.上海针灸杂志,1993,12(2):64.

3 郑蕙田,田羡明,孙吉山,等.针灸对膀胱、尿道的调节作用.中国医药学报,1990,5(6):41.

4 张时纯,周惜才,刘建湘.穴位电刺激对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的影响.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8,9(2):68.

上一篇:中药外敷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对比研究 下一篇:喜炎平与潘生丁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