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审计项目管理

时间:2022-08-17 10:21:18

如何进行审计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5-080-02

摘要: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市场经济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一职业将在建立和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各种债权人和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可以信赖的信息资源。市场经济越发达,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注册会计师这一被称为“经济警察”的世界性职业将更加备受重视。但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也更加重大,审计风险水平也将增高。那么如何加强项目管理,特别是加强审计现场管理,提高审计质量、效率和效果,防范审计风险,就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面临的且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通过大量审计工作实践,认为可分别从审计现场的组织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考核管理等五个层面进行控制。

关键词:审计项目管理

一、审计现场的组织管理

注册会计师审计投入审计的人员往往较多,这也成为此类审计项目现场管理的重点及难点。如何加强人员管理,选择何种组织模式,是审计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有效使用审计资源,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能动性,就要做好审计现场的组织管理。可从以下两方面加强管理:

(一)建立业务驱动型的分工体系

要合理使用审计资源、充分发挥审计人员能力,就要建立业务驱动型的分工体系。首先由于一些科目具有天然的联系,因此就以业务的天然属性建立审计组,第二层次为按大类审计组配备适当的人员,由项目经理指定各分组组长,各分组组长对项目经理负责,直接领导各自分组成员;第三层次是由各分组在各自分工范围内进行互相的协助,同样由审计分组长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将一些能够互相复核的内容进行人员交叉分工,各专业小组组长对审计分组长负责,直接领导各自审计成员。第四层次则是各审计人员单个个体。采用层次型管理模式的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便于管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对于大型企业审计,由于采用了层次型管理,项目经理可以全面掌握整体情况,特别是交叉复核避免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不间断的进行沟通

在建立了业务驱动型的分工体系基础上,由于大型企业往往存在关联的组织架构,同时审计的财务报表本身也是平衡概念的延伸,那么项目经理为了整体把控,使得他能够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地位,因此就要使审计信息在各专业审计小组之间互通有无,充分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使将各自发现的问题线索同时摆出来,审计组可以共同对此线索进行分析,群策群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各个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使审计风险水平大大降低。

二、审计现场的进度管理

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进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提高审计的进度,离不开企业人员的配合,那么要有一个良好的进度,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就要将审计的进度管理延伸到企业中去,加强进驻现场前的沟通。当然审计前的合理分工和审计中划定审计进度时间加强节点约束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面临新的情况再进行适时的调整,三管齐下就可以较好的完成该项工作。

(一)延伸进度管理的长度

审计工作毕竟审计的内容大部分是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很多资料可以设计成模板交给企业,由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填写,这些资料只是将企业的资料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并不会损害审计的不可预见性。二是以书面形式形成的审计工作联系单记录,使审计过程有据可查,在过程之中加强了控制。

(二)合理的分工与约束并辅以适当的调整

进驻之前根据小组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是最有效推进工作进度的关键,制定一份分工表是必不可少的,建立每一个人员的日清日结状况表并和前期要求进行对比,进而可以全面、直观地反映实施审计的进程,发现各专业项目审计进展的快慢,掌握实施审计的节奏。但是,由于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特别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或者和以前了解的情况发生变化的,前期工作节点可能会发生相应的调整,这样就可以适应新的情况,为审计项目又好又快的完成赢得先机

三、审计现场的质量管理

在加强了审计现场的组织管理和进度管理之后,重点要做的工作也是审计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如何加强质量管理,这是贯彻审计项目始终的灵魂。针对审计项目特点,采取以下方式提高审计质量:

(一)审计过程中,专人管理“审计资料表”

审计项目的特点是,大量的审计依据是企业文件或者是企业凭单等,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审计会计凭证时很自然的会联想到一些相关联的凭据,譬如看到企业做股利分配的分录,就会想到分配决议,但是决议往往会单独管理,而不是附在相应凭证的后面,于是我么就需要获取这份文件,但是跨越部门可能获取起来就需要一定的过程和难度,这时如果有专门的记录人员就会很好的避免遗漏,通过比较发现有专人进行审计资料汇总和提醒的项目往往获取比较有力和可靠地证据,为下次审计带来方便。这种方法获取审计证据方面从源头上进行了控制,既减少了风险又节约了鉴别变更、签证真实性的时间,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可谓是一举数得的好方法。 (二)审计过程中,以不间断的复核巩固阶段性审计结果

众所周知,审计的工作量大部分集中于对审计凭证的审计。但是审计凭证浩如烟海,如何找到对工作有用的凭证就非常重要,因此在工作中就要坚持一下两点。一:合理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专职复核人员对审计报告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平面”复核,通过研究、分析审计结果信息之间的关系,计算比较相关比率和异常变动参数,发现潜在差异和遗漏。一般审计差错集中体现在:一是重要信息内部组成因素的关系、比率的计算与分析有误,主要在数据的组成上;二是当期信息与预测、计划或预算信息出现比较差异,主要表现为比例差错;三是当期信息与历史信息发生时效误差,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运用时效上;四是电子数据信息与非电子数据信息之间出现差异,重点为审计报告与附表数据之间的技术性差错;五是审计结果与审计人员的审计评价差异,主要为把握评价标准的尺度上。这样就能够有的放矢。

(二)采取“全面复核、突出重点”的方法,审计复核作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必须履行的重要环节,在全面复核的基础上,认真复核把关,关注新的审计准则的贯彻落实情况,比如复核过程中重点关注审计人员对新的审计准则执行时效的把握;根据不同审计对象对不同审计方法的运用;这样既做到了利用复核程序覆盖全部审计项目,在新的审计准则的贯彻落实上不留盲区,突出了重点。

(三)项目经理现场一级复核制度

为提高审计质量水平项目经理作为审计项目三级复核制度中最贴近现场的一级复核,应明确其责任,要求其充分利用可在现场直接查看被审计单位现场提供的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复核的优势,在审计现场定期复核组员的审计工作底稿、检查审计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使审计质量得以较好控制。

四、审计现场的信息管理

实现将审计信息转化为审计成果的前提是信息共享,只有在审计人员之间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凝聚最多的智慧,发现更多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程序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实行了财务信息的电算化,那么审计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能够和财务软件进行数据链接的审计软件也应运而生,审计人员应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尽可能的利用有关的电子信息,由于审计软件是无数审计人员智慧的结晶,当我们利用财务信息时,就可以通过运行审计软件,发现一些违反普遍规律的问题,所以要对信息的对接做好安排。其次,审计过程也就是审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一定要做好保存工作,指定收集人员进行保管,特别是对所有人员都有用的信息,如企业的基本架构和股权结构等信息一定要做好保管,以便使用

五、审计现场的考核管理

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工作质量,还必须加强现场审计人员工作情况的考核。

(一)建立责任联保卡片

“责任联保卡片”是由项目经理根据对人员水准的了解指定的具有协作关系的两个审计人员签署的卡片,用以记录并考核审计人员工作成果、工作进度的档案,还可与审计进度横道图结合使用进行考核。使用责任联保卡片一是可以明确分工,使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方面实现了自我监管和被动监管结合的过程,二是通互相帮助,可以促进审计人员的团队意识,进而达到加强审计现场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二)建立审计底稿互核制度

审计项目由于所需工作量较大,一般参与人员比较多,只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制度才能够保证审计的效果达到统一的要求,在大家都了解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后,虽然工作中已经尽可能的避免遗漏,但是仍然难免疏忽,这样建立互核制度就能够恰当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很有经验的审计人员也会出现错误,这样在大家互相提醒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产生错误或不足的原因,共同集思广益查找补救的方法后使得不仅直接犯错的人员有所改进,项目组其他人员也能够有所提高。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手段来加强审计的现场管理,可有效防止审计实施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对审计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达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浅析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下一篇:我对改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