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儿童艺术感觉的培养

时间:2022-08-17 10:19:53

谈谈儿童艺术感觉的培养

摘 要: 儿童美术的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技法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找到美的角落和美的时刻,让他们去看见,感觉,理解,并且能以多种绘画技法表现出美好的形象与意境。为此我们需要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丰富的感情根植于孩子心灵的土壤,培养起孩子良好的艺术感觉

关键词: 艺术感觉 儿童教育 浪漫超脱 多情善感

儿童美术教育在我国发展到今天,已走过一段很长的历程。经济的繁荣和举国上下重视教育的风气,以及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这项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然而,由于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偏差和误导,儿童美术模式化、成人化、需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

我认为,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这是基于儿童美术教育是美育的原因。其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让他们从周围世界的美和人的关系的美中看出精神的高尚、善良,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这种美。

那么,什么是艺术感觉呢?艺术感觉又叫艺术气质。有人认为艺术感觉主要是天生的,我认为艺术感觉更重要在于后天的培养,特别是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艺术感觉包括“多情善感”和“浪漫超脱”等。

具有艺术气质的人比一般人更“多情善感”。“多情”就是感情丰富,感情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人的感情,一方面是天生的,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特别是一些崇高、美好的感情,一些社会性质的感情,是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的。比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等等。通过教育,孩子由不懂到懂,由感情较平淡到浓烈,更纯正,就如酿酒一般。所以在美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孩子美好、健康、丰富的感情上,让他们懂得爱懂得恨,富有同情心,用人类各种各样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某教师教孩子画花,一小朋友摘了一朵花给她,这位老师不仅仅是拿这朵花作示范,教学生怎样画花,还告诉小朋友,花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被折断了腿,非常伤心,花孩子也非常痛苦,不久将死去。小朋友受到了情感教育,还画了一幅花妈妈拥抱花孩子的画。

中国美学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作为反映,强调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义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所以,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有意识营造一种气氛,努力将孩子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冲动,激情澎湃,甚至把孩子推到癫狂状态。因为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一切事物都可以更加鲜活,更加具有生命的律动。

“善感”就是容易动情,容易被感动。有艺术气质的人往往感情丰富,或是将感情移到别的事物上,这在美学上叫移情作用。儿童的感情纯真丰富,在他们的眼里,很多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与学生琴瑟和鸣,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其深度耕犁文本还不如深度耕犁学生的心田。孩子幼小的心田中,美景处处,无论是郊野小景,田园风光,还是山水胜境,庭园一角,都能反映出精华所在。教师只需跟着孩子漫步于其中,一起去感叹露珠的晶莹,感伤叶片的纷飞,感动果实的坠落……

走进孩子多情的心灵世界,倾听孩子美妙的心声,掀起他心中情感的波澜吧。让孩子们感动于一切美好的事物。让感动和他们常伴。

对美的东西具有特殊的感受力,这是美育应该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要能感受美,就要懂得欣赏美。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时时处处存在于生活中,我们渴望美,欣赏美。孩子更需要“美”的熏陶。所以艺术欣赏课是必不可少的。欣赏的内容应该广泛:自然风景美,动物美,建筑美,等等,以及各类艺术的美。带领孩子们在建筑的雄伟中回味历史,感受经典;在自然的清新中体会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在小动物的憨态可掬中懂得对生命的敬畏……至于美术这门艺术,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美术的形式感。美术方面的形式感包括空间感、均衡感、节奏感、色彩感、韵律感、透视感,形象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变形和比例的把握,等等。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这些感觉,然后让学生学会用这些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在教学《点彩游戏》这课时,只是告诉学生创作的技法,没有作太多要求,然后让孩子们作画。他们的画给了我美丽的心情。那随意而果敢的一块块笔触仿佛似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流淌出热情的乐曲;那规整而又活泼的印痕就是一首清新的小诗,书写着田园的淳朴;那色彩的有序排列犹如多瑙河轻柔的水波,荡漾起游者的欢乐……孩子们在美术方面的形式感如此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一定可以创造出“美”的艺术。

兴趣的培养也势在必行,尤其是对儿童来说,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爱好多,兴趣广泛,艺术感觉才会好。只有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地看、听、摸,耐心地体验观察的感受。兴趣也是感情的基础,情和趣是分不开的,对什么东西有感情,就会对它十分感兴趣,越感兴趣,对它的感情也就会越深。兴趣越广泛的人感情也就越丰富。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亦无所谓爱好的人,是谈不上艺术感觉的。所以,美术教师的任务还包括开垦荒地——不能任由孩子的心灵布满荒芜,而要深度耕犁学生的心田,拓展出片片绿洲,把广泛兴趣的种子撒在这绿洲上,并且悉心培育,相信在这绿洲里定会开出鲜艳的花朵。

“浪漫超脱”主要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态度大多是功利实用的。比如市场上有一头牛。商人来了,他眼里看到的是经济价值,能否为他赚钱;农民来了,他注意的是牛的筋骨是否强壮,能不能为他耕地拉车;食客来了,他看到的是美味的牛排,新鲜的牛肉,这些都是实用功利的态度。而艺术家,却可超脱那些现实功利的目的,完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它。牛的毛皮是多么光滑油亮,色泽是那么美,牛的肌肉是多么的发达,整个造型是多么伟岸,那是力量的象征。牛虽然默默无言,却有一种忍辱负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都引起了审美者内心的愉悦和情感的颠动,这就是审美态度。

美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超脱现实的审美态度。儿童的心灵纯洁如白纸。所谓“纯洁”就是很少有功利的目的,现实的态度,天然就是一种超脱审美的态度。教师应有意识地保护儿童的这种心态,千万不要用功利的色彩来污染了那纯净的心灵世界。

培养艺术感觉,应该有意识地与现实拉开距离,美学上称为审美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以美的眼光看待事物,从而发现美,挖掘美,欣赏美。比如现实生活中的猪又脏又臭,又懒又笨,看见它只会联想到吃猪肉,而教师教学生画猪,却是以审美的态度,给猪涂上美丽的色彩,加上漂亮的花纹装饰,猪的神态也画得乖巧可爱,变成了学生的好朋友。这时的小朋友,对他们所画的猪完全是一种审美态度,加进了感情因素,再不会有谁想到要吃猪肉。

“浪漫超脱”还表现为很容易忘掉现实生活,进入角色,进入一种境界。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童幻世界。在这个混沌而丰富,情感炽烈而细腻的浪漫的心灵世界中,仙人、鬼魅、现实图景和神话幻想同时并陈,共置一处。如果说孩子们这些心灵的素材像火药,那么就让我们点燃它,引领他们上天入地进行思想的翱翔吧。我们定会听到威力无比的爆破声。

人生就是体验。有艺术感觉及气质的人,不仅能够深刻地体验自己的人生,还能通过艺术作品体验别人的人生,从而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美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着在美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艺术感觉”这个美术主题能如凤鸟作永恒的飞舞。

上一篇:合作学习小议 下一篇:对“音乐学科综合”教学的理解和探究